汉语中的空宾语

来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419444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姆斯基(1981)对空成分进行了四种划分:NP-trace,PRO,pro,wh—trace。汉语中的空成分符合乔姆斯基对空成分的四种划分,但是汉语宾语位置的空成分是真空位(李艳惠,2007)。每一种空成分都有其释义方式,真空位靠语境中的主题恢复其种种特征。主题是投射在句法结构中的,真空位与主题的特别关系使禁岛效应对真空位不起作用,也正是真空位特别的解释方式使其同主语位置的空代词相区别。
其他文献
由于成像设备及技术本身的限制,以及纤维跟踪算法的局限,准确刻画纤维结构遇到许多困难.本文在张量偏转(tensor deflection,TEND)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张量及历史跟踪信息的
采用直流金属磁过滤阴极真空弧(FCVA)制造出Ti和乙炔(C2H2)气体的双等离子体在单晶硅(100)上制备非晶态碳膜.重点研究了乙炔气体和过滤线圈电流对非晶态碳膜的结构、形貌和机械性能
摘 要:本文对现代汉语歧义句在留学生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考察了歧义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设置情况和留学生利用歧义句进行汉语交际活动的策略,得出结论,应充分重视猜测在留学生学习歧义句中的作用,使留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境提示;最高效率地推断目标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利用语境学习歧义句的关键。  关键词:歧义句 语境 教学方法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涉及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
本文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六个年级的外国留学生作文语料的分析,发现“和”的偏误率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高低基本成反比,从语义和语法两个角度将“和”的偏误类型分为遗漏、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