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外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尤其是在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将中国文化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中,可提高学生个人发展的能力,有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对现阶段我国外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文化教育对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目的是将中国文化教育进一步融入高校外语教学中,全面提升外语专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    键   词]  外语专业;中国文化教育;现状;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9-0054-02
   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下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此种交往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也表现在文化领域。英语是全球性的语言。我国高校普遍设立了外语专业,该专业的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外语专业人才。伴随外语专业课程的不断深入,加强对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强化对外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强化学生个人发展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外语教育现状分析
   高校外语教学与社会上的外语培训机构存在明显的不同,在师资质量、教学环境、研究氛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伴随高校在近几年的不断扩招,家长、学生以及社会都普遍关注外语专业就业率的问题,在就业率教学目标的影响下,不少外语院系逐渐带上了培训机构的特征。外语专业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毕业后顺利找到一份工作作为学习的奋斗目标。只是将就业率作为高校外语教学目标,显然是不合理的。[1]外语教学有承载传统文化传播的能力,充分利用好该专业,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不管是立足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还是立足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积极透过外语教学开展中国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现阶段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的开展情况
   新形势下,外语专业教学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促使学生养成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借助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尽管目前中国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关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较为严峻,具体表现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差,不能熟练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特有的事物、现象和观念。造成该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缺失,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2]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就是文化。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据调查,多数高校外语教学中未设立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课程未构建的情况下使中国文化逐渐成为“弱势文化”。基于目前的情况,需要立足高校外语教学,全面展开中国文化教育,扩大我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增强我国综合国力。[3]
   三、新形势下外语教学中开展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高校外语专业培养出跨文化优质人才
   新形势下,在外语教学中开展中国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外语专业跨文化人才。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外语专业开展中国文化教学秉持积极鼓励的态度。2000年,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要将《中国文化概论》纳入外语专业教学中,并将有关中国文化的参考书籍推荐给外语专业学生。外语专业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通过对该门学科的学习可强化自身语言沟通能力,在掌握语言学科的基础上,再学习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可加深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性理解,这样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灵活应用语言的意识。[4]尽管现阶段高校外语专业也逐渐提升了对中国文化课程的关注度,但是课堂教学中一部分老师还是忽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述,该部分教学内容的缺失,对外语专业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损失。高校外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具体应用的能力,如听、说、读、写等,也要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日常教学中要加強对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训练,在引入西方文化课程的基础上,也要纳入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注重向学生渗透母语文化。高校外语专业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可以使用英语流利说出西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如圣诞节的来历、习俗等,但是如果让他们将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用英语表达出来则较为困难。其原因就在于外语专业学生缺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中国文化普及不全面的情况下,难以促使外语专业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可见,只有将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纳入外语教学中,才能普及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外语专业学生深入对中华民族特有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才能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才能提升。[5]
   (二)有助于促使外语专业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丰富多样,里面蕴含的内容较为全面。文化有优秀和糟粕之分,优秀的文化凝聚着古代人们的智慧,可以推动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的一些智慧结晶,经过几千年的流传,仍然可以运用到现代社会中来。举例来说,《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可以将这种社会风尚看成是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分析,可以将其概括为两点:一是奋发向上的精神,二是团结互助的情谊。高校外语教学中开展中国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习古人的智慧,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人格修养,对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外语教学中落实中国文化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强化民族自信心。[6]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对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有深入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激发爱国主义情感。中外交流的过程中,可利用外语这一工具充当中外交流的使者。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在拉丁语言中文化有教育、培育、尊重、发展的意思,具体是指人类对大自然有目的的影响以及人类在适应自然过程中所进行的训练。在英国学者《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做出了定义,它将文化看成是一个复合体,里面包括的内容是多样的,有艺术、法律、道德、信仰、风俗、知识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兼容性和包含性的特点,可对周边产生极大的影响。除了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墨家文化。其中,墨家文化主张是非曲直,抨击以往的血统论和宿命论;道家文化主张道法自然,倡导辩证法。上述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世界,在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的过程中,可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外语专业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接受某种文化,而是汲取某种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在对比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答案,这对引导外语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发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对外语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至于使学生走进西方文化的误区,有助于学生传承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引发民族自豪感。[7]    (三)有助于渗透爱国教育,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软实力”这个词最先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软实力对一个国家来说也越来越重要。构成软实力的要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对推动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并彰显出巨大影响力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高校外语教学中开展中国文化教育可加快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显著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维护我国国家文化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会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中外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自身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基于此,我国各大高校需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将中国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扩大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进而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8]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外语教学中积极开展中国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中国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有效增强大学生跨文化交往能力,对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周红.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研究[J].英语教师,2018(16):23-26.
   [2]王丹.大学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注重中国文化教育[J].求知导刊,2016(35).
   [3]贾素娟,杨社英.大学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注重中国文化教育[J].学周刊,2015(33):5.
   [4]王欣欣.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4):85-86.
   [5]章赟菡.论我国高校法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现象[J].理论观察,2017(6):154-156.
   [6]沈兆文.高等教育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上),2017(13):58-59.
   [7]廖维.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界,2013(5):147.
   [8]蒋晓略,李金闯.论外语教学中实施双向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雪蓮,2015(20):99.
  ◎编辑 常超波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我国进行专业学习.来华留学生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我国国际形象的树立有着重要影响,因
多声部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音乐基础教育整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进行多声部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综观
期刊
音乐课标中强调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一信条式阐述,提出了音乐课程“歌唱教学”的基本理念.不仅有碍于学生表演潜能
期刊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各界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发展要求,对高校的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课题,其中对于信息化背景下辅导员-大学生共同学习体的构建也提出了新的考验.
百货商店作为我国传统零售业的经营模式之一,曾经对商品流通起着主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品由基本的生活型消费品正在向服务型消费品转变,居民消费场所也在由传统百货更多向电商平台转变,传统百货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正承受着极大的挤压。虽然通过发展线上销售业务,传统百货企业的压力得到缓解,但是传统百货企业的发展速度仍在减慢。武汉Z百货企业成立于1985年,地处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主要从事
教育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活动之一,对聋哑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关注聋哑学生的教育情况,才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在参与特殊教
期刊
识谱是贯穿整个小学音乐学科课程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就歌唱课而言十分重要.小学三年级是各个学科学习的一个转折点,升入中年段,识谱的能力更要“先打牢地基,再稳妥盖楼”.苏
期刊
随着人们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体育运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我国的国球乒乓球产生运动兴趣,学校更是开设了乒乓球课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坚持把“健
期刊
美术是一门具有艺术性和开放性的课程,为有效激发美术课堂的活力和生命力,小学美术教学应采取开放的美术理念,通过开放性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足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