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结合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rl111shi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歌唱的音乐表现中,一方面应以富有乐感的艺术表现带动演唱技巧;另一方面应以演唱技巧作为手段去完成艺术形象的塑造,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歌唱的艺术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技巧是手段,艺术表现是目的。演唱技巧为艺术表现服务,艺术表现又是通过技巧来完成。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结合。
  一、歌唱中的演唱技巧
  (一)歌唱中的发声技巧
  歌唱中的发声技巧是对歌唱艺术的运用、掌握和表现的实践方法。它包括很多,主要有气场的力量控制、顿音、连音、灵敏性、柔韧性、延长音、技巧、读字和风度。演唱者只有通过对这些技巧的综合运用,才达到能完美地体现音乐文本所要表达的音乐效果。而由于声乐学习也包括学习对不同器官的有效控制和运用,所以发声技巧的训练是每个想成为演唱者的必要课程。
  歌唱的发声技巧并不同于歌唱训练的基础。它是“声乐技术宝塔的上层建筑,它的技术内容更高级、更细致、更复杂、更精确,而其难度也就越大”。在邹本初先生著作的《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一书中,曾经就把发声技巧归纳为十一个部分,分别为:花腔(Coloratura)、高音激起(InAhAttack)、颤音(Vibrato)、连音(Legato)、滑音(Portamento)、断音(Staccatto)、跳进(Saho)、装饰音(Abbellimento)、声音力度变化、起音(Atmck)、声音音色变化。
  (二)歌唱中的表演技巧
  在歌唱中表演技巧是很重要一种手段,也是声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当表演技巧为声乐艺术表现的目的服务,并且获得与声乐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时,它也就真正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歌唱技巧是声乐表演的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它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是没有赘述的,不夸张的说,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声乐艺术家,都具有独到和高超的歌唱技巧。2O世纪杰出的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为什么能在歌剧和声乐的表演艺术中取得举世无双的卓越成就,是以为她掌握了非凡的歌唱技巧。在传统的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抒情、花腔和戏剧女高音的不同歌唱技巧于一体,被称为全能女高音,同时在它的表演剧目中还包括《卡门》这样的女中音的角色。而传统唱论中关于起调行腔、缓急顿挫、运气吐字、高低抑扬的论述,均体现出对歌唱技巧的高度重视。所谓“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歌唱技巧早已被传为佳话,写成诗句。
  二、歌唱中的音乐表现
  (一)风格的表现
  在音乐表现中风格的表现,就是演唱的艺术风格和歌曲作品的艺术风格高度完美统一的体现。要准确地掌握作品的演唱风格,就要熟悉并了解原作品的风格,包括作品的民族、时代、地区、个人风格等,以及形成这些风格的很多因素,如詞曲作者的审美观念、态度、审美情趣、生活环境、经历、个人特征和对作品题材的表现手法与处理手法等。怎样才能把作品的风格特点通过自己的演唱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演唱技巧,鲜明地体现出作品的民族特征与时代特点,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风格,从而将演唱风格与作品的风格融为一体。
  (二)情感的表现
  在音乐表现中情感的表现,就是要如何准确表达歌曲的感情与思想内涵,也是歌唱艺术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要想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感情与思想内涵,就要先熟悉作品,并且对作品的音乐特点和歌词的内容有着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词曲作者的艺术风格、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以及表现手法作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正确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也要熟读作品的曲谱,从而准确地掌握作品的节拍、音准、换气、节奏、分句、和乐谱中的各种标记符号等。然后还要深入分析并研究作品的音调特点、表现方式、曲式结构、音乐体裁、钢琴伴奏、调性布局等,从而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最后要以作品为依据,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唱身份、演唱风格、演唱基调和演唱意境。
  (三)艺术美的表现
  在音乐表现中的艺术美有两种,一是效果美,一是个性美。效果美是指内容、情感和技巧相结合,能创造出完美艺术效果的声音美。这种美的声音产生的因素很多,内涵也很丰富。个性美是指在没有内容和情感要求下的音色美。这只是一种单纯的美。比如,一种甜美、明亮的音色,用于表现热情、明朗的情绪,能使人产生一种舒心的美感。而把它用于表现一种深沉、悲愤的情绪,它就不美了,因为它脱离了内容和情绪的要求。所以说,美的声音不是绝对的,只有与歌曲内容和情绪紧密结合的声音才是最完美的。
  三、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统一
  (一)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关系,就是如何把演唱技巧加到艺术表现中去的问题。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它不是现实生活的照搬,而要把现实生活加以集中、浓缩、概括和升华。黑格尔的著名命题“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说要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艺术才有强大的感染力,才能收到预期的艺术效果。中国传统美学则不对形式与内容强作区隔,而是强调以“意象”为中心的浑融一体的境界,也就是“意境”的问题。它的终极追求是“体道”,艺术技巧与表现方式均是达到“体道”境界的手段。这是一种“天人合一”观下的大境界。这种艺术追求要求把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起来。传统唱论中“唱歌兼唱情”、“声情并茂”论,琴论中“体曲之意,悉曲之情”、“得之心而应之手”等主张,就是这种艺术追求的理论表述。
  (二)演唱技巧与音乐表现结合的作用和意义
  歌唱的技巧表现是一盒调节音乐作品美与不美的化妆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好歌唱性的内涵,才可能找到与其他人接轨的相交线,从而与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欣赏者的听觉需要达成共鸣,继而达到我们音乐表演者的真正表演意图。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成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遥挂在天际,指导我们在音乐表演的大道上凯歌向前。
  歌唱技巧对于音乐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基础,然而它却不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更不是音乐表演的目的,它只是音乐表演的手段,只有当技巧为音乐表现的目的服务,并获得与音乐表现的完美统一时,它才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二者是一体化的,具有互为性,共同体现在对作品的创作这种艺术表演需求中,所以,在声乐教学和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强化技术,更要强调素质,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使演唱技巧和艺术表现互相协调,水乳相融,完美地实现对声音作品演唱的审美创造。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素质教育应运而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线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及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为教育事业的进步添砖加瓦。因而,教学实践中采取措施,构建起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成为我不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登上教学改革的舞台,其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而达到通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活动的研究是数学研究的基础,数学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数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  一、找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突破口  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可以考虑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引着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所有高中数学教师奋斗的目标。要提高高中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教师要从多方面下功夫。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建立课堂评价机制,改进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为了达到提高教学成绩,让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甚至对其产生畏惧心理,从而使得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下降,并逐渐丧失自信心,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该方面的关注,找出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症结所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困生;成因;对策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科,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转换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
摘 要: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数学教育;想象力;创造环境;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们都在积极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要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场所。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摘 要:数学学习是真正的“脑力”学习,盲目的没有任何方法的数学学习是低效的,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度“痛苦”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必然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源,给以适宜的方法指导,这是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责任。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加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对于学生能否顺利学习作用极大,首先,
摘 要:运用信息技术,其核心目的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而且前提是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不能出现偏差。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和理性的认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要根据学科特点、课程特点而定,而不是“一刀切”地运用。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另一方面,却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偏
摘 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挖掘美,为学生创造审美意境,将学生带入审美意境中去,让学生们感受美,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渗透在小学教学的每一个学科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无论是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