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喻成园丁,在教育的大花园里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而德育便是这花朵能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甘露。经过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感受颇深,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德育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
  一提到思想品德教育,人们都会认为那是政治老师或是班主任在班会上要做的事。其实不然。德育教育应如春天里的小雨,润润地,不知不觉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田。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位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初步养成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并有一定的自信心,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评价自己学习效果,总结有效学习方法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善于与他人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外语言文化差异,尊重并包容异国文化,具有民族自尊心。通过英语教学,教育学生懂得通晓外语对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国际交流,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英语课中注重思想教育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之一。课堂又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英语学科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可以借助英语这一国际语言的桥梁,更广泛地了解,熟悉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初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也是了解,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英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英语教师在作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做到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对他们不失时机的德育教育,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教师在教学生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书育人。
  再则,如今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核心,德育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渗透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琳琅满目的信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仔细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去思考,增长学生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变静态的书本知识为解决多变的实际生活中道德问题的能力。内涵的解释要科学,外延的拓展要适当。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通过合作互动,不仅发展学生的求同存异的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使学生的德的认识和情感在教师的“润物细无声”中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地。
  二、让教材成为实施德育教育的载体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英语课本中的大量范文都蕴涵着重要的教育素材,为此,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将德育渗透其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受到教育。教师要做到将德育教育于语言教育之中,这既是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和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结合教学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把真理、经验、知识、思想、价值、意义、情感、态度都显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去辨析和接受。现在的英语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从起始阶段的文明礼貌、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题材到富有时代气息的人口教育、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就能自然而然地融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三、注重语言教学的情感教育,促进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秀学习成果的前提,是在日常学习中一点一滴逐渐形成的。我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德育内容自然渗透其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因为初中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不可以过于前卫的穿着打扮误导学生的审美观。通过自身字迹优美、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有胜有声”的效果,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要靠老师的渗透和培养。从感性学习入手,通过示范、模仿、运用,使学生充分感知语言,从而逐渐领悟语言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良好习惯,是掌握英语的关键。把听放在首位,在听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课堂练习,养成大胆讲英语的习惯,朗读和背诵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运用语言交际的习惯等。英语教师对作业的布置也应灵活多样,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语言实践、良好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四、适时给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师在英语课上要结合课文给学生讲授相应的背景材料,指导学生在课外读些与此有关的简易英语读本,以扩大学生对英语国家风土人情和文化习惯的了解。同时,还要让学生多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由于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英语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要不断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学生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竞争是无情的。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必须努力学习。在课堂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一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未来的社会化、专业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团队协作成为人们完成工作必不可少的精神。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要求学生进行一些group work或pair work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群体中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内涵丰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抓准时机,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塑造现代人格,迎接新的挑战,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又是紧密联系的,本质上统一的,互为依存的。只有全面认识,充分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高质量地完成英语教学中教书育人的任务。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的任务不仅有“授业、解惑” ,更有时代意义的“传道”。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因为初中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会看到令人满意的累累硕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循环日记”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分五人一组轮流写作,规定学生每周写一篇日记,日记本不固定在一个人手里,每天传递到不同的学生手中,通过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循序渐进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教学模式。我努力在“循环日记”上下功夫,对我班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地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循环日记 教学 写作  一、及时评价,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我将本班55名孩子分为11个小组,每组
DHDE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主营业务是改性塑料和弹性体产品的开发、生产。改性塑料和弹性体属于塑料的深加工行业,因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发展速度呈现井喷式态势。然而,国际聚合物巨头纷纷进入中国,给中国改性塑料和弹性体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DHDE新材料公司亟需尽快建立战略管理体系,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本文在透彻研究PEST、波特五力模型、SWOT模型的基础上,客观地
摘 要:儿童的心灵是一块可以随意耕作的沃土,种下冷漠,不会收获热情,种下自私,绝不会收获博爱。“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长期在孤独寂寞中成长,他们承受着几倍于同龄人的心理压力,过早地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往往更容易感受到感情上的空虚、孤独、无助,容易走向歧途。对于长期生活在情感缺失状态下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
冷冻消融术是一种肿瘤微创治疗,具有局部消瘤作用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并能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甚至诱导远处病灶消失即远位效应,因此具有局部和全身双重治
本文主要针对研发投资影响因素的稳健性进行实证研究,分别选取了中国省际数据2006-2010年的数据和金砖国家数据1999-2009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分析国内外关于研发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