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鲁砚新品种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砚是中国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优秀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着眼新时代鲁砚新品种的开发和研究,笔者组成金山砚开发研究课题组,通过实验分析和设计创作,对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金山石进行了田野考察和鉴定分析,结合色彩、硬度、形狀,因材施艺研磨试制,设计开发了一系列金山砚系列作品,经过专家鉴定,成为新时代鲁砚的新品种。同时,利用金山砚的开发,培养当地雕刻技能人才,培育砚石文化生态,赋予金山石多元价值,为带动巨野县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金山砚地质构造背景
   金山原名龟山,秦汉时改称金山,因“凿石得金而名”。该山位于菏泽市巨野县城东南25公里,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以西的边沿地带,属泰沂山脉的切断余脉。金山南北长2华里,东西宽1.5华里,总面积两平方多公里,海拔133.2米。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范蠡曾称金山是“天下之中第一山”,此山岗峦起伏,蜿蜒东向,连接嘉祥诸山。东与高平山相连,东北与白马山相接,南枕禹梁山,北临独山,西北是麟山,群山环抱,白马形似卧龙,麟山伏卧如虎。金山矗立其间,向有“镇山”之称。
   金山所在的大地构造位置,属中朝陆台山东台背斜的西南边沿凹陷带,处于“鲁西断块”华北新断块区(一级)鲁西隆起(二级)地区。地质构造形态为第四系与上第三系基本呈水平状态覆盖。地质构造发展距今约24.5亿年前的太古代,便有原始物质堆积,经过泰山运动、五台山和吕梁山等一系列剧烈地壳运动,形成一套深度变质的岩系,并褶皱隆起成山,长期遭受剥蚀。约在5.7亿年前蓬莱运动之后,地壳相对稳定。在加里东旋迥早期,又下沉接受海浸,沉积了以石灰岩为主的寒武、奥陶系。至3亿年前的中石炭世,海西旋迥,地壳再次平稳下沉,在奥陶系的古风化面上接受新的沉积,形成假整合。此后约在0.4亿年中,有频繁地、小幅度地震荡升降,海陆多次变迁,植物茂密,沉积了含有多个煤层的石炭——二选系海陆交互地层。金山属鲁南黄河冲积平原上的残丘,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
   二、金山砚岩石结构特征
   为深入研究金山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课题组实地探察了菏泽市巨野县金山、凤凰山、白虎山、青龙山4座山体,深入矿坑内部,随机挑选了12块花色不同、形状各异的岩石样本,送交国土资源部济南矿产资源监测中心进行了检验检测,对金山石的构造、硬度、色度等进行了科学分析。
   (一)岩石和矿物测定
   经测定,金山石形成于距今4.5~5亿年的早古生代,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方解石、生物碎屑、胶结物、砾屑、砂屑、泥质和不透明物质。岩石鉴定名称有(泥)灰质白云岩,弱白云石化微晶灰岩,弱白云石化微晶生物碎屑灰岩,亮晶砾屑灰岩(竹叶状灰岩)。
   (二)硬度测定
   通过使用摩氏硬度计,对12块岩石样本进行了硬度测定。
   经过分析,金山岩石质地细密,成分不一,硬度在2.5~4之间。其中,白云石和方解石含量较高的岩石,硬度适中,发墨良好,适合做砚台;砾屑、砂屑含量较高的岩石,硬度较高,虽色彩多样,但发墨较差,适合做茶盘等。
   (三)色彩纹理分析
   结合矿物组成和实地勘探,金山岩石色彩丰富、纹理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 黄色,兼有青色或青灰色皮,偶有青灰或黑灰色石眼,未发现有重圈眼。大体划分为两种:(1)姚黄,有纯色、松花纹、木纹、多彩等;(2)杏黄,有纯色、松花纹、木纹、多彩等。
   2. 青色,兼有白皮,及青黄间色,还有青黄韵色。大体划分为三种:(1)蟹青,有纯色、花斑、夹黄、夹黑等;(2)天青,有纯色、夹黄 、夹黑等;(3)彩纹青,有金线、双彩、多彩等。
   3. 花色,以各种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彩石聚集在一起,形状浑圆、密度高,连接彩石部分的边缘有风化。大体划分为四种:(1)聚彩石,有红、灰、黄、白、黑等五种以上的各色彩石随机组合而成;(2)聚金石,在黄褐石中聚集黄金色条状、块状纹;(3)聚银石,在青色石中聚集银条状、飘带状条纹;(4)聚宝石,在青色石中聚集不同状彩色宝石状条纹,呈镶嵌式分布。
   4. 紫色,主要为块状构造,大体划分为两种:(1)紫霞红,多有条痕状、条纹状集合体,硬度偏低;(2)深紫,主要由方解石组成,硬度偏高。
   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还发现有可以巧妙结合、相得益彰的亮点,比如有三类砚石中兼有冰丝、红线和鸽眼,可以巧雕增添意趣;有的存在黄青兼花、青黄夹层、黑黄夹层,可以巧雕或分层雕;有的在青色、黄色石中偶有石函,可做石函砚,等等。
   (四)透水性分析
   课题组选取了姚黄、天青石、聚彩石三种砚石,进行了透水性实验测试,一天(24小时)未干,有致密不透水的特点。
   综合金山岩石物理性质的科学分析,金山石质地致密、纹理丰富、贮水不耗,具备制作砚材的物理条件,为金山砚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金山砚特色文化设计
   菏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文明演化史上占有重要一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此,课题组立足金山砚的发现地菏泽,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研究提出了以汉文化、麒麟文化、牡丹文化为创作核心的设计理念,结合砚材不同的石质、色泽、纹彩、形状等,因材施艺、巧妙构思,赋予金山砚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内涵。
   (一)多角度设计图样文案
   课题组充分利用当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石、青铜、壁画、汉纹饰、石雕、玉璧玉饰、陶器、肖形印等文物,对金山砚文化进行深度思考和艺术设计,创作了一系列图样文案,作为制作金山砚的独特的地域性、标志性符号。汉文化、麒麟文化、牡丹文化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汉文化突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如针对“孝、德、忠、仁、义、礼、智、信、善、爱、廉、和”,每个字设计了一个故事,对应创作了一个图样。设计的成语故事为,孝:荥水孝亲;德:孔融让梨;忠:苏武牧羊;仁:亲尝汤药;义:巨伯轻生重义;礼:孔子见老子;智:泗水升鼎;信:季札挂剑;善:凿壁借光;爱:牛郎织女;廉:夜郎自大;和:蔺相如完璧归赵。
   麒麟文化突出自强不息、仁厚可亲、吉祥和谐。巨野县是麒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民间保留了大量有关麒麟文化的历史遗存,广泛存在于戏曲、民谣、曲艺、舞蹈、建筑、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富有吉祥寓意和深厚文化内涵的麒麟图案为金山砚艺术设计增添了更多表现形式和人文光彩。如作品赏析图2。
   牡丹文化突出浓郁的乡土色彩,特别是在有上千年栽培历史的曹州,牡丹文化已经融入到菏泽人的血液和骨髓里。当地人把牡丹时常作为家乡的象征,寄以无限的美好和眷念之情。如作品赏析图1。
   (二)多层次设计砚铭
   课题组运用秦篆、帛书、汉全文、汉印四种字体,用毛笔字书写了全套72张砚铭册页,结合不同器型,分别镌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或长或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一般是文字精炼的汉文化格言、诗词和赞语,有的朴实无华,直抒胸臆;有的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有的意趣盎然,飘逸潇洒;有的砚铭周边衬之以汉画图案、美术图案,如牡丹、兰草、肖像、山水、动物等加以装饰。同时,对不同砚台进行文化命名,设计不同的砚台系列样本。
   四、金山砚雕刻创作过程
   (一)选料
   课题组沿着金山石脉的走向,深入矿坑内部,通过分析石层生长位置,从接缝处慢慢下凿,寻找适合制作砚台的石材,并尽力保住砚材的完整。
   (二)相石
   通过目测、水浸、敲击、刀刻等方法,从开采的石材中挑选出材质好、无裂纹、块度适宜、石形合适的砚坯,两面粗磨后在石材上标上编号、长宽厚尺寸,并双面拍照。
   (三)设计
   根据每方石材的大小、形状、花色、厚度及柳裂暗坑等,使用电脑、纸张进行构思设计,将稿纸整体、局部地放大,反复对照砚石观看,找出天然的神、奇、美、妙、绝、化的纹彩,巧妙布局、合理设计、因材施艺,尽力把砚材的最大价值、最佳效果发挥出来。
   (四)比对
   将设计图纸与砚材比对落图,电子图纸、纸质图纸与砚材编号对照,有的砚材要继续去皮、磨平,发现柳裂的及时换料,相符的在反复相石的基础上划线落图,根据砚材设计相应的造型品相,古砚以几何形占多数,强调“砚以方整为贵,浑朴为佳”。创作中首先设计了长方砚、方形砚、圆形砚、八角砚、抄手研、箕形砚等几何砚,后续结合砚石不同形状,相继制作了一系列随形砚。
   (五)雕刻
   根据设计好的勾样图案,采用线刻、浅浮雕、薄意雕以及俏色雕、点刻等技法,对构图设计进行具体化、精细化雕刻,使造型主次分明、层次清晰、风格显现。再使用小巧的工具,对不足之处或细节部分进行精雕细琢,达到满意的效果。
   (六)刻铭
   根据砚材的石质、形状、色彩和俏色,书写设计相应的砚铭,并将书写好的金山砚铭精准落到相应的砚材上,既体现书法的美感又展现石刻的韵味,化作“点睛之笔”。
   (七)打磨
   使用不同细度的砂纸、不同的手法对砚堂、砚池、砚边进行细致反复的打磨,最后用细砂纸抛光。磨光后的金山砚器形更加饱满、手感更加细腻,特别是对边角的打磨,既要体现出精、气、神,又要达到手感舒适不刺手的程度。还有砚堂既要把握平整度、弧度,又要把握磨制的粗细度,达到下墨快和下墨细的最佳效果。
   (八)上蜡
   使用热风机或水煮的方式,将金山砚台加热,以少许油蜡慢慢涂抹砚身,用干净软布擦拭均匀。上蜡完成后,金山砚的创作即告全部完成。
   (九)拓砚(拓印)
   因设计的砚台尺寸较大,采用乌金拓法,以体现端庄大气。
   (十)配砚盒
   选取优质红木,采用上下盖、砚架等造型配制精致、合适、考究、名贵的砚盒,起到防尘和保护砚石的作用。
   五、金山砚鉴定结论总结
   为充分论证金山砚成为鲁砚新品种的科学性、可靠性,课题组专门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为主任的10位山东省制砚领域工艺美术大师组成专家鉴定委员会,围绕砚石“质、品、工、铭”四大要素,对金山砚进行了现场鉴定,形成了专家鉴定意见。专家一致认为,金山石具有质地细密温润,石品丰富,色彩绚丽,纹理多样,发墨益毫的品质特点,符合制作砚材的标准。课题组根据砚石材质、大小、厚薄、形状,巧借天工,因材施艺,采用线刻、浅浮雕、薄意雕以及俏色雕、点刻等技法,融入汉文化、麒麟文化、牡丹文化内涵,设计了各种图案、纹饰,制作了长方砚、方形砚、八角砚、箕形砚、抄手砚、瓦当砚及随形砚等30余个品种,实现了造型、纹饰、雕刻三者的协调统一,一致认定金山砚为鲁砚的新品种。
   金山砚的创作扎根菏泽大地,承载着齐鲁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融入汉文化、麒麟文化、牡丹文化精髓,突出了菏泽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二是以文化传承为灵魂,用小篆、古隶、汉金文、汉简四种书体,设计书写了系列金山砚砚铭砚刻图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金山砚文化;三是融入民间传说、汉画故事、风俗民情,寄托了人们深厚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
   金山砚的成功研发,既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又有积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服务民生价值。在金山砚研发过程中,课题组积极培养当地砚雕人才,促进从业者文化素质和技艺水平的提升;研发成功后,将部分研究成果无偿捐赠给地方,继续支持地方开展金山砚创作,开发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生态,既填补了菏泽没有鲁砚的空白、促进了鲁砚的创新发展,又赋能了地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
   金山砚的研究开发工作,刚刚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的主要任務是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基础上继续探索前行,不仅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性开发和利用,继续发掘发现更多更好的金山砚材,更重要的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合金山砚材的特殊性,在不断继承鲁砚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探索和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鲜明地域特色和符合时代需求的新鲁砚新品精品,为鲁砚的传承和创新作出新的贡献。
   六、部分金山砚作品赏析
   (一)圆形牡丹砚(图1)
   (二)麒麟八方砚(图2)
   (三)长方形砚(大风歌)(图3)
   (作者单位:范玉庆,范玉庆工作室;袁敏,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李龙旺,山东省轻工集体企业联社;徐永昌,菏泽市巨野县徐永昌工作室)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微信的信息交互模式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从最简单的交流工具到群体对话、朋友圈、公众平台、营销等,并且成为当今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通信工具,不断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并逐渐渗透到高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平台在高校中更受欢迎。文章通过一系列“厦理工e起来”的公众平台探索其在高校的推广,得出以下几点:推送和定位客户感兴趣的信息;采用新型营销方式来
期刊
摘要:海南省要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就要以旅游产业的自由化和便捷化为目标,拓宽旅游消费空间,从而打开旅游行业的新局面。而要吸引国内外的消费大市场,就需要海南自身旅游消费的产品与旅游消费的服务进行国际化处理,产品和服务要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而让海南省成为国际旅游岛,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基于此,文章主要研究了海南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策略,希望能推动海南省旅游
期刊
摘要:智慧旅游的发展使得旅游的营销方式发生了改变,而社会化媒体则给旅游营销提供了新的平台。分析了智慧旅游社会化媒体营销的需求及目标用户,并且从微博、微信、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三类社会化媒体出发研究智慧旅游在这些平台上的营销应用并提出策略建议。镇江是实施智慧旅游的第一批城市,文章以镇江为例具体分析镇江旅游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现状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慧旅游;社会化媒体营销;微博;微信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2000~2019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最早建立的四个自贸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进出口数据,采用小波-新陈代谢GM(1,1)模型对我国整体进出口以及自贸区进出口数据进行预测,分析了跨境电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有限;不同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对自贸区对外贸易的带动作用不同;自贸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促进效果强于全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期刊
摘要:易地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环节,农户是否能够适应新搬迁点对易地搬迁后期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解基础设施对农户适应性影响,课题组成员深入腊尔山片区,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农户搬迁后适应状况进行调查。文章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方面考察搬迁农户的适应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举措。  关键词:基础设施;易地搬迁;适应性  一、引言  2015年1
期刊
摘要: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产业发展逐渐呈上升趋势,2016年1月19日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的提出对整个旅游业和城市的经济有重大的意义,2020年旅游产业占GDP的5%,全域旅游是区别于传统旅游的一种发展方式,全域旅游是新时代提出来的概念,是各种资源的融合。文章针对贵州六盘水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问题,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期为贵州六盘水旅游城市转
期刊
摘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漳州统计局网站提供的统计年鉴2010~2017年年度指标,对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进行了实证探索。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GDP对数是FIR对数的格兰杰原因,劳动力资源与GDP对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FIR对数与GDP对数呈正相关关系,劳动力资源与GDP对数呈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阶段。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点,文章以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形势以及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   一、新发展阶段恩施州经济社
期刊
摘要:自安索夫提出多元化战略以来,多元化战略已经成为大规模国际化企业的主流选择,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企业站在多元化的十字路口,都做出了一份自己的选择。小米2014年在雷军的带领下,启动了“生态链”战略,展开了E-EPIC商业模式。文章从多元化战略理论切入,对小米多元化战略的动因进行分析,运用横向同比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从财务角度审视了小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成果,然后借以SWOT分析总览了小米公
期刊
摘要:在国家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文章对绿色金融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国家、企业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发展绿色金融的现实意义。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并就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绿色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经验   一、绿色金融内涵概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