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对学生“智力”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帮助学生获得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大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变得更加的聪明。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把学生的智力素质的培育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采取更加适合学生智力开发的教学手段策略,使学生在认知和学习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较为稳定且有助于学生大脑机能发展的促进和提高作用,使学生的观察、认知、记忆、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综合发展,以在成长过程中适应社会快速发展所提出的挑战和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力培育;教学思考
  小學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培养小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中,研究和探索对学生“智力”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是每个数学老师重点要做的,这对于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了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智力”培养的几点粗浅做法。
  一、建构已有知识体系框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与积累习惯
  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需要形成一定的条理性,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更加清晰且符合常理的认知。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应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不断的补充新的知识点进去,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知识库,方便后期的复习巩固。只有这样,通过将机械式的记忆方式转化为更加符合大脑可接受的方式,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利的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一个知识点引出与之有联系的相关知识点,形成一定的规律和逻辑,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形成一种更加清晰地思路,知道自己在学什么、学会之后应当怎么应用这些知识点。
  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学生可以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分别把两种立方体的关键要点列表记录下来,并将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和区分的关键要素进行列举,形成符合学生自身学习习惯的知识架构,在后期回顾记忆的时候,借助自己整理的框架,能够减轻学生在认知和记忆中存在的困难,快速的想起所有的要点与易错点,实现高效快速的学习。同时,也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建立高效学习方法的启发,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和发现,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认知活动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展大量的实践和应用活动,帮助学生将书面的知识转化、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中去,使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一种能力,拒绝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思路。学生在进行具体的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事物的各种差异及不同,进一步激发其主动进行比较和思考,发现相应的问题,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教师在备课中应当结合教材内容,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可以建立一个具体的情境,以西瓜作为案例,一个完整的西瓜,分给班里的学生,每个学生得到的是整体中的一部分,西瓜的总瓣数可以比作分母,每个学生得到的一个作为分子,这种比喻方法可以更加快速的将学生代入情境中,并能够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学习,如学生之间通过互相赠送,得到的总数,就是分数的加减得到的结果。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提升发现和探索的意识。
  三、培养学生注意力及思维等方面的自我管控综合能力
  数学的课堂氛围营造尤其重要,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更加自律和获得更加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应当积极的帮助学生进行注意力等方面的训练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管理自我意识,集中听讲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提升数学成绩。小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自我管控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从根本上扭转对学习的态度,将学习作为一种快乐且向往的活动进行对待,从而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加端正的态度投入到课堂的听讲和与教师的互动中。
  如教师在课程内容开始前,可以开展几分钟的课堂互动活动,带领学生背诵乘法口诀,或者是进行一些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小比赛,使学生调整情绪,形成一种高昂的精神状态,将课下的放松状态调整到学习中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有意识的训练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采用一些小游戏的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又能使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以主动的姿态接受教师的安排。
  四、结语
  小学数学的学习能够从多方面提升学生智力的综合发展,使学生能够具备更加丰富的想象抽象能力和更加缜密的思考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创造开发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晰且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成为一个具备自身见解能力、能够独立应对考验的高素质人才,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我们要重视孩子知识水平的提升,当然,也不能选择性的忽略孩子们的品质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必须要让学生先成人、再成才,这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聂晨曦.社会心理学在奥林匹克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8,(1):11-12.
  [2]任永.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旬,2018,(4):164.
  [3]谭国珍.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J].小学教学研究,2007,(11):40-41.
  [4]陈秀青.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艺术,2017,(12):60.
其他文献
摘 要:文言文教与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现在虽获得师生们的日益重视,但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中,还存在着基础不扎实、语感不强、灵活运用能力差等典型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常要教育学生落实背诵,扩大阅读量,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分析方法的探索,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文言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生学习;教学策略  在华夏文明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文言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很多文言词汇
目的:  探讨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方法:  本实验分别在感染真菌性角膜炎的C57BL/6小鼠动物
摘 要:高中的物理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掌握科学知识,对于一些科学计算进行创新性的开发。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本文根据实践总结出一些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生学习兴趣;提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化学实验课在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课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要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演示实验  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
期刊
目的:观察讨论两种模型不同水肿程度下角膜的宏观微观结构及其透射率变化。方法:模型一(内皮损伤性水肿模型):200克左右的健康SD大鼠的眼球用截囊针于角膜内皮面中央划一个十字(
该研究主要以老年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丙泊酚在老年中国人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靶控输注技术.一、老年病人连续输注丙泊酚的药动学研究;目的:观察老年病人全身麻醉时连
目的:探讨正常中晚孕期单胎胎儿肺静脉血流流速曲线的变化规律及肺静脉血流流速曲线改变对胎儿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中晚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引人注目.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是妇科和生殖医学领域的重点课题.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应用实验性子宫内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