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是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也是高度重视合作的社会。合作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新世纪的教育宗旨: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还有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发展等等。合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教育宗旨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它意味着我们要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鼓励学生与他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合作,意味着学生能够以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别人、观察别人,在他们的人生中能够更多地持合作的态度与人共处。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机会。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性的人,他们需要在群体性的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在他们进入真正的社会之前,他们首先就要在一定的团体中学习如何定位社会角色,形成一定的社会技能,以自己独特的性格与他人进行交往,开展自己的社会行为,学会如何去适应周围环境,从而由一个“自然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正是一个由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正是适合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一个团体。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机会。小组成员一起活动、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个人存在感,更能与组员间形成亲密友爱的关系,满足学生尊重与爱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与个性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求的是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小组活动中要学会取长补短,广纳众长,从而能做出正确全面的决定。同时,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给他们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小组成员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能够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必然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教师也需要学习。与学生一样,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之间的这些差异使得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在集体备课以及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合作学习,教师更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再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是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讨,教师引导的方式。这是一种动态的、灵活的过程。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再采用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生间平等的交流、师生间平等的交流,知识以更多种的方式进行传播。
三、分组原则和组员的职责分工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快乐地获取知识,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效高质课堂教学。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四到六人小组。进行均衡分组,按照学习成绩均衡搭配。比如八年级3班50人,分成9组,先由班委确定9位小组长,再由组长大致按照学习成绩的顺序进行分配, 最后根据男女比例、性格等因素进行微调。个别没有选上的,由教师和班干部进行调节。
组内职责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让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每个组员都是不可替代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资料员、提出不同意见者等角色,并应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1. 小组长。负责组织和监督,由小组长组织活动。监督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全组成员在一起进行讨论、探究活动。在小组活动时,小组长还负责协调与纪律监督。小组长的人选是很重要的,要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2. 联络员。负责一些沟通联络工作,当小组内有些问题需要与其他小组共同合作或交流、与教师需要进行沟通交流时,联络员就负责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联络。3.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小组讨论的结果与决定。通常记录员都是选择笔迹工整清楚、写字速度快的学生担任。4. 报告员。负责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对其他小组的提问进行解答,因此报告员可以选择学习成绩优良、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学生。5. 资料员。负责收作业和课堂笔记等并进行检查,也负责在与其他组互相检查时检查其他组的资料。6.相反意见者。负责对小组讨论的内容提出与大家相反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对小组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被忽略的地方。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启示
要创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就要创设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所达到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就是合作,合作需要在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保护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让学生学好,关键就要使学生乐意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保证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大胆地给学生留足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机会。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性的人,他们需要在群体性的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社会性。在他们进入真正的社会之前,他们首先就要在一定的团体中学习如何定位社会角色,形成一定的社会技能,以自己独特的性格与他人进行交往,开展自己的社会行为,学会如何去适应周围环境,从而由一个“自然人”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正是一个由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正是适合学生进行社会化的一个团体。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间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机会。小组成员一起活动、一起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个人存在感,更能与组员间形成亲密友爱的关系,满足学生尊重与爱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与个性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求的是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小组活动中要学会取长补短,广纳众长,从而能做出正确全面的决定。同时,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都要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给他们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强小组成员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发展的需要
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能够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必然不能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教师也需要学习。与学生一样,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之间的这些差异使得他们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在集体备课以及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合作学习,教师更新了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再采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而是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讨,教师引导的方式。这是一种动态的、灵活的过程。实施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不再采用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生间平等的交流、师生间平等的交流,知识以更多种的方式进行传播。
三、分组原则和组员的职责分工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快乐地获取知识,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效高质课堂教学。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四到六人小组。进行均衡分组,按照学习成绩均衡搭配。比如八年级3班50人,分成9组,先由班委确定9位小组长,再由组长大致按照学习成绩的顺序进行分配, 最后根据男女比例、性格等因素进行微调。个别没有选上的,由教师和班干部进行调节。
组内职责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让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每个组员都是不可替代的。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对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应设立小组长、联络员、记录员、报告员、资料员、提出不同意见者等角色,并应过一段时间后交换分工。1. 小组长。负责组织和监督,由小组长组织活动。监督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组织全组成员在一起进行讨论、探究活动。在小组活动时,小组长还负责协调与纪律监督。小组长的人选是很重要的,要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2. 联络员。负责一些沟通联络工作,当小组内有些问题需要与其他小组共同合作或交流、与教师需要进行沟通交流时,联络员就负责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联络。3.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小组讨论的结果与决定。通常记录员都是选择笔迹工整清楚、写字速度快的学生担任。4. 报告员。负责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对其他小组的提问进行解答,因此报告员可以选择学习成绩优良、语言组织能力强的学生。5. 资料员。负责收作业和课堂笔记等并进行检查,也负责在与其他组互相检查时检查其他组的资料。6.相反意见者。负责对小组讨论的内容提出与大家相反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对小组已经讨论过的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些被忽略的地方。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启示
要创建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就要创设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所达到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首要前提就是合作,合作需要在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保护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让学生学好,关键就要使学生乐意学,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保证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必然会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大胆地给学生留足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活动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