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结晶栓塞肾损伤临床及病理表现

来源 :中国血液净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胆固醇结晶栓塞的临床特点、肾脏病理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固醇结晶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肾活检病理资料.结果 11例胆固醇结晶栓塞患者中10例存在动脉粥样硬化,7例行血管介入治疗,2例新加用华法林,余2例为自发性.6例患者出现蓝趾综合征,9例伴血嗜酸细胞比例升高.所有患者均有蛋白尿,10例伴急性/亚急性肾功能不全.8例患者行肾活检病理检查见弓状动脉管腔内针形裂隙,肾间质中-重度淋巴单核细胞及部分嗜酸细胞浸润.10例随访患者中,1例肾功能维持正常,9例肾功能不全者除1例死亡外,余患者无改善,其中4例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胆固醇结晶栓塞临床表现各异,建议有明确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介入和/或抗凝后出现无法解释的急性/亚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均应积极行肾活检病理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重组蛋白HIS-CTLA-4IgV-EgG1Y162最佳的表达条件,大量诱导及鉴定蛋白质,并预测重组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模型.方法 将原核重组质粒pET30a-CTLA-4IgV-EgG1Y162转化至E.coli.BL21 (DE)菌株中,在不同条件下诱导重组蛋白进行表达,SDS-PAGE分析上清及沉淀中重组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鉴定.I-TASSER在线预测重组蛋白HIS-CTLA-4IgV-EgG1Y162的三维结构.结果 可溶性重组蛋白HIS-CTLA-4IgV-EgG1Y16
目前,我国艾滋病经输血传播已基本阻断,注射吸毒和母婴传播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全国整体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长期以来,社会组织及广大志愿者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根据国家和当地艾滋病防治规划和政策,在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预防干预、检测咨询及感染者和患者关怀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目的 零事件研究作为重要的证据来源,经常出现在不良事件的系统评价中.关于零事件研究的处理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不良事件系统评价的Meta分析中如何使用零事件研究证据.方法 对在两个时期(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25日)发表的系统评价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数据库检索以不良事件为唯一结局指标的、包含至少一项Meta分析的系统评价.不良事件定义为卫生保健实践过程中患者或受试者发生的任何不良医疗事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系统评价,调查零事件研究出现频率以及这些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依据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文献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及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初步构建我国生物医药可持续创新政策体系的框架模型,经专家意见法确认并完善框架模型.采用文献研究法,以理论为指导,构建体系框架草案.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调研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生物医药可持续创新的供给型、需求型及环境型政策工具,形成了我国生物医药可持续创新政策体系框架模型.框架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肌细胞的代谢变化,尤其是脂代谢对心房组织电信号和结构重构影响重大,在AF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脂肪酸氧化比例降低、有氧糖酵解比例升高是AF组织代谢重构的特征性变化.本文将从AF代谢、临床治疗和诊断预后等方面介绍脂代谢在AF中的研究现状.
目的 探究简易预测模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明确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死亡组(n=34)和生存组(n=246).结果 生存组年龄、心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尿素氮、血清
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部分心房间隔组织缺损而造成左右心房间血液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约占所有心脏畸形的13%.继发性ASD是最常见类型,一般可行微创封堵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微创方法主要包括:X线引导经皮封堵、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封堵和单纯超声引导经皮封堵,本文就封堵器材料的基本研究历程及三种不同术式的手术方法、优势和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
目前国内尚无使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免疫性球蛋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报道,我科近期使用静脉滴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COVID-19-IVIG)成功治疗1例COVID-19患者,女,57岁.临床诊断:(1) COVID-19,普通型;(2)结肠癌术后;(3)白细胞减少;(4)细胞免疫低下.两次予以静脉滴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75 mL.患者住院时间49 d,预后良好.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肾功能严重受损而易发生高钾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合并症进一步增高其发生风险.高钾血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维持血钾在正常水平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结局不可或缺.最新研究对使用血液透析、饮食管理等手段防治高钾血症进行了更多探索,环硅酸锆钠、Patiromer的上市也为高钾血症的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选择.鉴于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钾血症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本文旨在综述该患者人群高钾血症管理方面的最新进展供借鉴.
细胞和基因治疗是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从2019年开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启动中国药品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将细胞和基因治疗纳入监管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经过2年多的研究工作,细胞和基因治疗的监管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有力地提高了监管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本文简要介绍监管科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细胞和基因治疗重点项目取得的进展,并探讨未来工作的计划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