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视域下江南运河古桥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江南运河古桥文化的空间、构件、装饰这三大视觉形态类别出发,运用符号学相关理论工具,尝试分析江南运河古桥文化视觉要素,厘清视觉符号的编码方式,研究江南运河古桥文化的视觉要素构成、符号编码方式,及其视觉传达设计策略与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完成视觉设计传达的有效办法。视觉符号凝练、生活美学回归、数字媒介融合这三大设计手段,能够有效地助力江南运河古桥文化实现当代设计的继承与转化,对于整个大运河线性廊道遗产文化的保护、活化与传播具有十分积极的探索意义。
其他文献
5月21日,广州荔湾报告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自此,广州爆发新一轮本土新冠疫情,再启战“疫”模式。  “疫情期间,请所有职工保持24小时通信通畅!”“预检分诊是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一定要及时更新掌握中高风险地区名单,严格执行‘三必查一询问’制度。”……工作群上、会议室里、采样现场到处都可以见到范育玲的身影。她作为石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
劳动精神是劳动者在劳动中展现的面貌、品质和精神状态。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形成具有四重逻辑:它根植于中华优秀劳动文化中勤勉肯干、实干兴邦的文化逻辑;继承于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理论逻辑;发展于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历程中弘扬劳动精神的历史逻辑;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实践逻辑。新时代“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升华了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贺铸生活于北宋末期,创作了20余首豪放词,这些词在豪放词发展史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书写内容看,贺铸豪放词中书写登临怀古、抒发内心豪壮情感的内容上承苏轼词,书写军情国事、表达隐逸向往的内容下启南宋词;从使用手法看,贺铸豪放词中以诗为词写法上承苏轼词,回忆以及化用前人成句的手法下启南宋词。
从小说《茫茫夜》文本对“同性爱”的书写中,可以发现郁达夫基于传统文人心态对个人欲望的表达。作者把异性恋爱的发展模式套用在对同性爱的叙述中,有意为故事中的于质夫和吴迟生构造男性(强)/女性(弱)的二元对立属性,促使于质夫在对吴迟生的权力想象中,修复国族贫弱的困境下受损的男性主体意识。此外,尽管大胆借助同性情爱题材的创作,呈现现代青年落寞无助的生存体验,但异性爱缺失下对同性爱表达的被动选择,也表明郁达夫并未对同性爱给予价值立场上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