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4-01
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兴趣的的制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上活地理课,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变由老师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怀有一个民主的心态,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其次要勇于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尤其是要对学生的一些看似“奇思怪想”、“标新立异”的观点,甚至是一些看似“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应该采取“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言”来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赞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参与到课堂中来,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照本宣科,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以图释文、图文结合使教学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山脉的走向时,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由学生判断说出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各有哪些。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各种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这样有形有意,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有些地理概念靠语言、地图、板图可能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若在教学中把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有的学生之所以讨厌学习地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知识枯燥无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
引用歌谣谚语教学。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利用漫画辅助教学。在讲课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漫画,用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又形象,同时漫画的寓意深刻,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讲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时,选用“苦难的母亲”的漫画,通过分析设问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人口已经出现了过剩,主要是因为以前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口过剩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填图比赛。公平合理的竞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紧张、活跃而有序的地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岁?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思想特别集中,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通过这样的小故事,课堂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样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了地理教学水平。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地理,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只有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通过课外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帮助解决一些课本上的疑难问题,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将使他们受益终生。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因此如何创新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使工作更上一层楼。
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直接受学生兴趣的的制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地理教师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艺术,上活地理课,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趣,变由老师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怀有一个民主的心态,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对待,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多给学生一份关爱,多给学生一份温暖,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其次要勇于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尤其是要对学生的一些看似“奇思怪想”、“标新立异”的观点,甚至是一些看似“不可思议”、“匪夷所思”的想法,都应该采取“肯定的态度、激励的语言”来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赞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参与到课堂中来,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照本宣科,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識,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以图释文、图文结合使教学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能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山脉的走向时,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出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由学生判断说出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各有哪些。然后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分别将各种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这样有形有意,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有些地理概念靠语言、地图、板图可能还是难以让学生理解,若在教学中把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展示,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象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有的学生之所以讨厌学习地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到地理知识枯燥无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造成的。陈旧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地理课堂搞活,使学生感到地理课堂新鲜有趣。根据课堂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力求做到每堂课的方法有所不同。
引用歌谣谚语教学。易记的歌诀、谚语、顺口溜,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学生颇感兴趣,记忆较快。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
利用漫画辅助教学。在讲课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漫画,用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又形象,同时漫画的寓意深刻,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如在讲述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时,选用“苦难的母亲”的漫画,通过分析设问引导学生得出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地球人口已经出现了过剩,主要是因为以前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人口过剩给我们整个社会带来的压力。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填图比赛。公平合理的竞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紧张、活跃而有序的地理课堂也增强了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根据讲授内容恰当穿插一些趣味故事,既能加深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如讲“日界线”时,可先讲一对孪生姐妹出生的故事。问为什么妹妹反比姐姐大一岁?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思想特别集中,对跨越“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情况容易理解,掌握得牢。通过这样的小故事,课堂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了。这样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了地理教学水平。
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地理,认真钻研地理知识。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只有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通过课外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帮助解决一些课本上的疑难问题,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中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将使他们受益终生。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因此如何创新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师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使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