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领悟能力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303000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为学生创造领悟的机会,使学生悟到知识,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悟的过程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思维,使学生逐步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领悟;思想内涵;语文思维; 知情明理;语言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11-026-001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贵在领悟。”真正的感悟来源于人们的亲身经历与感受。为学生安排有价值的感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悟”语文内涵,感受文学之美,势必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呢?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几种领悟教学策略。
  一、设置语境,在特定氛围中领悟思想内涵
  在语文课教学中创设多种教学情景,通过文字材料、故事、笑话、音乐、漫画、表演小品、电影故事、现代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在心理上营造一种由此而发出来的主观情境。在教《诗经》两首时,我利用电教媒体播放配乐诗朗诵,播放乐曲《梁祝》片段,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清新的画面,在富有磁性声音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诗人笔下的情感世界—-遐想着妙不可言的意境,体会着古代人民追求美好爱情的淳朴感情,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二、激疑启发。在质疑释疑中培育语文思维
  领悟重在过程,即对问题感受、理解、吸收的过程。比如以“激疑”为先导,以“质疑”为基本过程。教师除了用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外,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比如列举问题(如在学习《多收了三五斗》一文时,请学生列举“旧毡帽朋友不得不在万盛米行粜米的原因”)、比较问题(如在学习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后,请学生探讨孔乙己和范进的异同点)、旧事新看问题(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后,问学生在当今如何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等,这一方法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问题。
  有许多问题并不是教师用语言就能讲清并让学生领悟到的,在学生“百思”后,教师对这些问题可以先在思路上进行粗略的疏导,然后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以果追因,因果联系对照而领悟结果的由来,从而获得寻求问题答案的方法。
  三、旁敲侧击,在信息轰炸中知情明理
  实施领悟教学法,培植“激发点”是关键。信息轰炸能培植激发点,即在某个问题情境中,教师不断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信息或输出不完全答案信息,使学生的思路不断扩展,并迅速对轰炸的信息进行“整合”、“内化”,从中领悟出完全的,正确的结论。如在学习《论美》一文时,我考虑到“美”是很抽象的概念,让学生来论美往往会泛泛而谈缺乏理性。在上课之初我就用幻灯片展示了一系列有关美的图片——美丽的风物、丑陋的树根、美妙传神的根雕、又脏又丑的残疾乞丐、到地震捐款现场捐款的脏丑残疾乞丐,在这些美丑画面的对照下,喜悦嬉笑的学生慢慢的安静直至肃穆。很明显学生被残疾人的美德震撼了,对美的认识进入了理性轨道,这为培育“激发点”打下基础。其次,学生在领悟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激发点”,自主地或分成小组的形式参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思考作为新情境的学习材料。在实现师生、生生的课堂互动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感悟知行,大胆发现和创设情境,把学生导人“思考的境地”,通过引发想象、引发联想、激发情感,最后让学生的激发点在游离状态中把“知情”、“明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领悟到了美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也理解了最高的美是美德,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美学观。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老先生把学与思的关系讲得再清楚不过了——在读书学习中,就是要做到读中有思,通过“思”达到“悟”的程度。在读书中,读中有思,思中有悟,才能真正悟出深邃的道理来。只有通过感悟,才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读好书、多沉思、常感悟,能够尽早开启心智,提高学习语文的悟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四、辨析品味,在语言训练中享受语言魅力
  众多教育大家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那么,怎样进行语言训练呢?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执教的《天上的街市》作了很好的演示。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 “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应该强化语言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语文领悟能力,语文课才能讲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有望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关键词: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主动性; 积极性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5-042-001常常翻阅小语教材,偶然间发现,尽管各册教材的封面图画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幅图画的背景都是广阔的天空。这不由地让我猜想,是
本刊举行生物摄竞竞赛已有5届,感谢广大的中学教师、各界人士踊跃来稿,在来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美中不足的问题,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2005年6月4日上午,由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主办,上海昆虫博物馆、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协办的"上海市中小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共建结对
数学新的课标重视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且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帮助学生审题着手,指导学生审清题目意思,理清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摘要:课堂管理问题长期并广泛地存在于教学领域,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不露痕迹地实现课堂管理?妙用课堂“语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具体包括:一、妙用有声语言;二、妙用态势语。关键词:课堂管理;有声语言;态势语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39-001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所有教师都希望能够顺利地按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但是事实往往不
胎脂新生儿初生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的胎脂,具有保护作用,于生后数小时逐渐吸收,不必洗去.但如果耳后、头皮、腋下及其他皱褶处遗留的胎脂过厚或粘有血迹时,应用湿毛巾轻轻
英语口语教学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农村中学生无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原因,查找相关资料,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有
缙云麻鸭是我国著名的优良高产蛋用型品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由于其具有体形适中、产蛋率高、耗料省,抗病力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受到养禽业的极大关注。近年来,缙云麻鸭养殖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以"烟灰缸的制作为例,简单阐述"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在《数控铣削实训》这门课程中的应用。
我所教学的是高中一年级的生物学课程,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是科学性和实践性.在这一基础上,我将生物学科与双语结合起来,按照由浅入深的方法,从渗透课堂用语和专业词汇到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