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活动课的教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来不断提高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近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数学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灵活应用到活动课教学中。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析,旨在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
  活动课是数学课堂的重要内容,开展高质量的活动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短时间内还原出动态的数学课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提高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之前合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能够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眼前,让活动课教学有声、有色、更生动,能够有效调动課堂教学气氛。小学高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以往的教学氛围比较枯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呈现方式,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来呈现数学知识,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和生动化,并且也一改传统以文字为主的单一知识呈现方式,能够促使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能够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同时也使数学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
  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才能实现在活动中不断探究知识、思考问题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活动课中,可以创设良好的活动情境,通过活动情境有效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深入到具体的情境中才能更直观和形象地感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的图片、视频来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新鲜感和亲切感,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给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想象奠定基础,从而促进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分化教学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紧跟教师的上课步伐。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发展还不够成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思维模式更能够被小学生掌握。因此,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应该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就能够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亿以内数的认识(一)》教学中,对于其中的数学活动课“感受1亿有多大”,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活动,经过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活动课开始,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出一组杭州烂苹果乐园的素材图,调动学生兴趣,然后展示一条信息:杭州烂苹果乐园由宋城投资500000000元兴建,引出活动课题,引导学生探究1亿有多大。在具体活动中,有的学生准备探究1亿张纸有多厚,具体通过测量100张纸的厚度,然后再用100张纸的厚度乘1000 000,推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有的学生准备探究1亿粒米有多重,先测量500粒米的重量,再乘200000推算出1亿粒米有多重。学生通过测量得出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粒大米约1吨重。为了强化学生的感受,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一张纸的厚度和6000多米的长度对比,展示1亿粒大米的体积和1粒米体积的对比,以此来深化学生对1亿这个数字的感受,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图文并茂的优势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创设良好的数学活动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还能够突破重点和难点,促进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兰州市七里河区大滩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阐述了政府在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的政府政策及政府职能的基础上,讨论了政府具体应该如何制定政策。
课例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教学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课例研究已经有了更为重要的意义。PAD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在新课程教学中更加丰富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语文教学中运用PAD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内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难以被小学生理解,这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了诸多问题。而思维导图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像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呈现出来,有利于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好思维导图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创建高效的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数学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以往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是教师教
随着国际金融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深入及我国加入WTO的深入,银行业与证券业仅靠传统的业务已经无法满足形式的变化与客户日益多样化的要求,文章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科之间不断交叉融合,虚拟学科已成为医学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虚拟学科的定义出发.探讨了虚拟学科的构建原则和组织特征,结合医院实践介绍
文章论述了“十五”以来,我国电力需求增长迅速,电力供应紧张,来自全国电网的高速建设和政府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拉动大了输变电设备的市场需求,给从事压器等输变电设备的制造商提供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不断深化发展下的产物,对小学的科学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育与探究式教学进行结合时要遵循以知识为探究载体以及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创建探究式的情景教学模式,开展科学的探究实验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将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具体途径进行分析,旨在促进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
现代化教育技术本来就与数学有着一定的联系,在小学数学课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从以现代教育技术激趣导入、以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资源、以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思维等几方面入手。  数学这个学科本身与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基础,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数学为其提供思想方法上、语言上的支持,通过数学所培养
科学、合理的内部分配是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杠杆之一。岗级考核分配方案的实施是我院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