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国英,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二语习得、涉外法律。(广东 广州/510520)摘要: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语篇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衔接能够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粘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篇章。虽然衔接并不是语篇构成的唯一充分因素,但它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英语和汉语都在衔接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该文拟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对英汉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进行尝试性的对比分析,以揭示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使用状况和总体分布的异同。
关键词: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00-04一、引言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的意义关系”。根据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的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话、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衔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衔接”( cohesion)这一概念。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衔接,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是组句成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Halliday
关键词: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00-04一、引言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的意义关系”。根据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的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话、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衔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衔接”( cohesion)这一概念。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衔接,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是组句成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Hall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