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篇章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国英,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二语习得、涉外法律。(广东 广州/510520)摘要:在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语篇衔接问题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衔接能够通过语法和词汇等手段,把结构上彼此毫无联系的句子粘合在一起使之成为篇章。虽然衔接并不是语篇构成的唯一充分因素,但它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英语和汉语都在衔接手段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该文拟从篇章分析的角度对英汉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进行尝试性的对比分析,以揭示衔接手段在英汉语篇中使用状况和总体分布的异同。
  关键词:语篇;语法衔接手段;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7-0100-04一、引言
   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和哈桑(Halliday and Hasan,1976)在其专著《英语的衔接》中把衔接定义为“存在于篇章内部、使之成为语篇的的意义关系”。根据黄国文的《语篇分析概要》的定义,语篇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在交际形式上,既可为独白,又可为对话;在篇幅的长度上,短者可为一句话、一首诗,长者可为一篇、一卷。语篇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衔接,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衔接”( cohesion)这一概念。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是语篇表层的可见语言现象。衔接,从语篇生成的过程来看是组句成篇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Halliday
其他文献
一、实施背景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色和创新之所在,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中等职业学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要提高教学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的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可以说是一所职业学校师资力量的重要指标。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在现有的软硬件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作出深入探索,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法,调查了两专业学生对营销知识与高职公共英语课整合教学的态度和看法。调查结果显示,两专业学生对营销知识与高职公共英语课整合教学态度存
本文依据Corder错误分析理论,对学生作文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在高职学生写作中都非常严重;英语写作能力级差明显.随着高考英语改革的推进,高
3月23日,广东省教育厅原巡视员、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一行4人到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投资主办的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以及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现代学徒制办学经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院长赵鹏飞接待了来访人员。院长助理刘庆原、组织人事处处长文媛、教务科研处处长陈景勇、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石品德等参与座谈交流。  在座谈会上,赵鹏飞介绍了学院现代学徒制办学的相关情况。目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在这一框架下的多区域合作是属于制度性一体化的合作,而且是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合作主体的区域合作。政府作为这一合作进程中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协
摘 要:新课改对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求德育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增强德育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问题导入法、活动教学法、社会实践法和心理疏导法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实效性  2008年12月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本轮课程改革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要求教学遵循“贴近实
伴随着民族风情旅游的蓬勃发展,民族风情旅游异地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旅游开发现象。本文探讨了民族风情旅游异地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优点,指出了民族风情旅游异地化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