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实施素质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qkxx03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和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素质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無疑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在知识传授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的特点,渗透思想教育内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历史伟人如屈原、杜甫、白居易、辛弃疾、文天祥、谭嗣同等等,他们的爱国豪情充塞着青年学生的胸膛;张衡、蔡伦、沈括,他们之所以历代被人们称颂,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天山的壮丽,泰山的博大,黄山的神奇,三峡的秀美,内蒙的辽阔,都让学生心向神往,爱国的热情澎湃于胸中。其次,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挖掘课文内涵,让学生从中领悟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拿来主义》教会了学生如何对待传统;《纳谏与止谤》学生从中领悟了从谏如流的重要,自我批评的不可缺少;《〈呐喊〉自序》让学生看到了一个伟人对真理的不懈追求;《阿Q正转》让学生了解了一个灵魂残缺之人的可悲;《师说》可以让学生屏弃盲目自大,养成求实好学的习惯。 但是,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关键是把握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最忌单纯说教,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即便是思想品德课又怎能仅凭说教就可以让学生心悦诚服呢?
  三、培养学生思考习惯
  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灵的外射。很难设想一个不善于思考思想不丰富的人,会写出内涵丰富、生动活泼的文章。“教会学生思考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赞可夫名言充分揭示了思考的重要性。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理论的讲授为学生正确认识、分析事物提供了方法,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找到了源头活水,加上长期培养和及时校正,提高了学生思维品质,并进一步形成思考习惯。生活中充满了哲理,认真反思生活,可净化灵魂,密切关注社会生活,可了解并认识社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思考,可极大丰富学生思想。“我是阿Q吗”,让学生反思自己性格的弱点;“嫉妒好不好”,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它是一把“双刃剑”;“是要发展,还是要纯净空间”,让学生认识到它保护环境的重要;“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引导学生关心他人;“中国足球腾飞说明了什么”,从中悟出苦难与辉煌的含义。学生在争论中学会了思考,屏弃了无用的牢骚。一系列密切联系人生和社会问题的提出,打破了高中生活的枯燥单调,调动了学生思考积极性,增添了高中生活的色彩,发掘出了写作宝库。
  四、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学科在众多的学科中是一项基础学科,而且语文学科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学好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一项基础技能.新课改推行后,语文教学提倡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
摘要: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们是中学物理入门的第一步。如果把中学物理这门科学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砖石和钢筋框架。有经验的物理老师经常要求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学习,指的就是抓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学习。怎样才能使学生们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不会混淆与误解呢?概念和规律的整理方法很多,下面我简要地
金东从来不偷偷摸摸地看妻子的短信,他实在是不屑那种婆婆妈妈的行径,觉得忒小家子气.rn中秋节的晚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了丰盛的过节宴尝过了秋果又赏过了明月,然后就早早上
之前,本人对于江耶的印象,基本上还是来自于他的诗歌.作为一位成熟的诗人,江耶的笔触是细腻的,思考的,观察的.不久前我还读了他送我的一本诗集,其中有他描写矿难的诗歌.他写
期刊
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名著不仅语言精美,还是作者针对当时社会的一个侧面反映与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初中生在阅读名著时,通过对名
江湖中人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凡出没于江湖,拼来拼去也不过就是如此.但真正为财死为食亡算得上一条龙的人,他的名字叫周世龙.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把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称为第一课堂。而把在教学计划之外,充分利用课外课程资源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的各种活动称为第二课堂。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离不开想象。想象力丰富的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想象 创造能力  在语文教材里,课文的作者正是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写就了一篇篇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名篇佳作:想象瑰奇、光怪陆离的神州世界;童趣盎然、引人入胜的童话天地;富含哲理、
又是夜晚、浓雾,就算是有昏暗的路灯也无法照亮脚下的路,陈冬使劲往前跑,他直奔前面那团模糊的光亮,虽然他不确定那是什么.后面似乎有股逼人的寒气,他也不能确定那因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