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生物学复习中习题讲评的“点睛”方法

来源 :生物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部分年轻教师课堂讲评时表现出的不足之处,本文列举了三道例题,梳理了习题讲评的回扣基础、直观事例、提炼升华等三种“点睛”方法,期望对年轻教师成长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在体内建立高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观察盐酸小檗碱灌胃处理后,肝脏指数,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对肝脏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Toll4样受体(TLR4)、p-IκB、IκBα、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蛋白表达的影响.同时,体外构建棕榈酸诱导肝脏细胞的脂肪堆积模型并考察盐酸小檗碱对细胞内脂滴的作用.结果 表明:盐酸小檗碱可降低肝脏湿质量,减轻肝脏组织病理损伤,降低高脂诱导的ALT、AST的含量,降低肝组织TLR4、SREBP-1c的表
为了实现柠檬酸的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笔者基于微生物群体感应开发生物膜固定化技术,对黑曲霉831固定化发酵生产柠檬酸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材料(PAF201)作为载体,并研究了材料疏水性、孔径和载体浓度对黑曲霉固定化发酵的影响.考察了(NH4)2SO4、KH2PO4以及麸皮水解液对固定化发酵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麸皮水解液代替麸皮可以稳定黑曲霉的固定化环境,改善黑曲霉的固定化效果;在600 h内进行了8批次固定化连续发酵,发酵效率稳定,柠檬酸最大质量浓度和生产强度分别为162.7 g/L和
图像系统是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体现核心素养价值取向的不可或缺的指标之一.通过对浙科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学》必修1、2模块中图像系统的图像数量、表现形式和核心素养价值的比较分析,得出新教材中图像系统的价值取向与特点.
本文对植物种子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从种子库对种子保护和种子种源供应两方面介绍了植物种子库的生态功能.
生物安全风险是指因生物因子、生物技术或其他生物活动等引起的生物性威胁.其发生不仅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还会造成社会紊乱,更严重甚至会危害国家安全.本文概述生物安全风险的成因和防制措施,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生物安全观念并形成相应的社会安全责任意识.
“课前活动”栏目是2021年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的一个特色栏目,位于节引言和正文之间.该栏目设置形式多样,顺应学生认知规律,重视真实情境创设,注重资料检索和调查,是辅助教师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素材.
以初中“生物的呼吸”教学为例,通过课前游戏情境、三次深呼吸体验、建构呼吸系统知识结构图、采用模拟实验、观察电动人体呼吸模型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呼吸的真正原理.最后进行情境拓展,从而内化科学原理,迁移科学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沙门氏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可在生物或非生物表面形成生物被膜,从而增强其在不利环境下的生存率.本文中,笔者首先综述了沙门氏菌生物被膜的主要结构成分:蛋白类结构成分如卷曲菌毛、鞭毛,多糖类结构成分如纤维素、脂多糖,详细介绍了其形成途径及在生物被膜中的主要作用.事实上,生物被膜的形成在复杂的调控网络下受到不同环境信号的强烈影响,因而笔者对这一遗传网络中的主要调节因子CsgD、环二鸟苷酸(c-di-GMP)、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为了进一步说明沙门氏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其适应不同环境的机
本文以“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复习课的教学为例,通过梳理定律的本质与应用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认识水平;进一步结合生物科学史教育,拓展现代科学研究前沿,探讨社会产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介于课程规划与课时教学设计之间的中观层面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要研究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目标、核心概念、关键问题、评价方式等要素.本文结合“细胞的分子组成”单元,通过内容确定、目标确立、任务—情境—活动和评价设计等,阐述了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