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南,近几年崛起成为纺织服装出口大国,超过印度,排在世界第二位。长江证券研究所、中国服装协会共同推出的一项产业观察研究认为,越南纺织业的快速崛起,原因在于两方面——其一,是越南用工成本相对较低;其二,越南国民的人口素质显著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以识字率而论,越南15岁以上成人识字率达到94.51%,略低于中国的96.36%,但显著高于孟加拉国、印度及柬埔寨。
面对越南纺织业的崛起,中国是否应该惊慌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看来,倒也不必。“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一度,中国廉价产品把别人打得落花流水,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中国的劳动力充足,并且这些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在相当长时间里确实廉价。”如今,虽然越南这样的国家似乎在重走中国走过的改革开放之路,但总体上来说,越南的经济体量、人口体量都要小于当年的中国。
与此同时,蔡昉认为,中国的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尚有巨大潜力可挖。而在更广阔的空间开展职业教育,则能在劳动力供给的层面,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产业升级逐步推开,也能让中国诞生更多中产阶级,纺锤形社会初露端倪……
恰如习近平8月份考察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时所说:“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蝴蝶真的能飞过沧海
赵脯菠,中国十九冶集团员工。北京时间8月27日23时,22岁的他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一举夺得焊接项目的桂冠,使得中国在这个项目上获得三连冠。
在总长18个小时的比赛中,赵脯菠和参赛选手一起,致力于完成组合件、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和不锈钢4个模块的焊接。最终,来自各焊接项目参赛国和地区的35名裁判共同打分,赵脯菠以93.53分夺冠。
完全可以说,在焊接领域,赵脯菠是新出炉的、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然而,仅仅在七八年前,赵脯菠还是个失意的读书郎。因为中考不理想,这个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一个小山村的小伙子,没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不得不前往攀枝花技师学院学手艺。

焊接是个技术活,在许多制造业领域,焊工的地位都可以用“崇高”而论。1996年不幸因病去世的宝钢工程指挥部、宝钢总厂原副总工程师曾乐,就曾经是一代“焊神”。可来到攀枝花技师学院的赵脯菠当时并不知道这些。他报名学焊接,只是因为曾经在建筑工地上看到过这样的灿烂的瞬间。
能不能捧起电焊工这一行当的饭碗呢?进入攀枝花技师学院学习的赵脯菠逐渐感到——学这门技能,一点也不比在草稿纸上演算习题来得简单。但比起令人挠头的文化课来,赵脯菠似乎更吃得起这方面的苦——练习腕力,用手托砖一托就是几个小时;练习蹲功,看书、洗衣服时都蹲着,有时蹲久了大脑供血不足,站起来眼前发黑。然而,活动活动四肢,他竟然还能咬牙继续蹲……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得以通过考试,进入学院的精英班学习。
从中考成绩平平的农二代,到在攀枝花技师学院学习技艺,再到在中国十九冶集团谋到一份焊工的职位,赵脯菠已经看到了个人命运改变的希望——蝴蝶真的可以飞过沧海。去年,他成为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的选手,前往位于嘉峪关的甘肃冶金技师学院深造。
回顾这次学习,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姑娘。因为训练项目是电焊工,所以在赵脯菠训练的时候,会有甘肃冶金技师学院的同学拿着防护面罩将他团团围住,聚精会神地观察学习他的训练动作。其中,有一个防护面罩背后是一双女性的眼睛。“因为学焊接的女生并不多见,我发现她竟然能在那里静静地看几个小时。实在难得。”
过去一些年,类似赵脯菠这样,由农二代通过学一门技艺,逐渐在城市立足的年轻人不少。同样是焊接,中冶宝钢第三分公司前几年曾经涌现出一位“小焊神”——唐果。与如今的赵脯菠一样,他也出身于农村。到宝钢工作后,凭借多年努力,先是成为上海市农民工先进个人,之后成为焊接技师,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再之后成立工作室,带动新一批的年轻人在焊接领域成长起来。
近几年的情况,更能说明职业教育所立之功,在助力脱贫攻坚、打破贫困代际传递上,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今,上海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自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战略重组为全新的中国宝武集团以后,原本宝钢的精神、文化传承,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以宝钢股份“曾乐式青年”评选为例,候选人来自上海、武汉、南京、广州、湛江等各个地方,有科研人员,也有一线工人,学历层次从硕士研究生到大专毕业生。其中不乏一些出身中西部农村的年轻人。
赵脯菠求学和受培训的攀枝花技师学院、甘肃冶金技师学院,都位于中国西部。今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张掖市山丹培黎学校時,曾强调:“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相对落后。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习近平还勉励师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大有前途。我支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