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言 体验形象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_666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本剧的教学重在“感悟语言,体验形象”。学生要先了解课本剧的形式,发现文本的特点,再选择合适的课文编排剧本。在表演课本剧前应品读感悟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深入剖析文本,并根据自己的主体感受作适当的创编,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合作,以表演为平台展示自己,以表演为桥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课本剧;感悟语言;人物形象
  课本剧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经常组织课本剧的表演,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者就安排了课本剧的教学内容,如六年级上册的《负荆请罪》、六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等。对于这类课文,该如何教学呢?许多教师热衷于让学生演剧本,把“演”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为“演”而“演”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笔者认为,此类课文的教学只有重在“感悟语言,体验形象”,才能做到全而不偏,让“演”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了解课本剧的形式
  学生刚接触课本剧,会感觉很新鲜。借助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看一看,想想与以前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能发现什么特点。学生的眼光是敏锐的,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课本剧的一些基本特征。如课文主要由人物的对话组成,文中冒号前面的部分提示是谁在发言,括号里的文字表示说话时的表情、语气、动作,课文在最前面会介绍人物、时间、地点,课本剧分多幕或独幕……通过自主发现,学生在交流共享的过程中,基本了解了课本剧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对没有发现的特点进行点拨讲解,比如课本剧接近话剧、影视剧,主要以人物的直接接触为主,故事性强,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本剧的创作特点。
  二、选择合适的剧本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剧本内容进行精挑细选。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比如《九寨沟》等写景课文,适合采用朗诵形式,不适合表演;《卢沟桥烽火》等一些背景年代久远、学生不易理解的课文,也不适合表演。课本剧表演首先要选择适合表演的内容,比如形象生动的童话故事,如《蚂蚁和蝈蝈》《蘑菇该奖给谁》《三个小伙伴》《小松树和大松树》《小动物过冬》等。一些对话、动作、心理描写比较多的叙事性强的课文,如《船长》等也比较适合改编成课本剧。学生语文水平有限,因此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如果选用的课文篇幅比较长,也可选取其中一个段落进行改编。
  三、品读感悟人物情节
  进行课本剧表演,必须对课文作深入理解,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熟读,对文中人物的神态、心理、动作等进行仔细揣摩,让内容内化于心。若学生对课文不熟悉,不仅表演无法到位,而且还会出现忘记台词等现象。因此,课本剧表演应以熟悉课文内容为基础。首先通过初读扫清文字障碍,然后通过精读理解课文内容,画出重要词句,为表演打下基础。最后熟读成诵,掌握人物心理,了解人物感情,熟练地进行对话,使角色逼真,神态准确,表演符合角色。具体而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是整体把握,读懂剧本。课本剧以情节来推动故事发展,靠内容吸引人。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问自己:剧本里有几个人物?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还可以去收集、整理、阅读相关的资料,以便更完整地了解故事内容和剧中的人物。
  二是走近人物,体验形象。剧本人物是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来体现鲜明的性格特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它们进行人物特点的品析。领悟课本剧中人物的特点,是读好课文的关键。学生可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结合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进入角色读课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将人物的表情、语气和动作完美地融合起来,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人物的形象,并将人物的内心变化表现出来,进而有声有色、动情投入地读出故事的味道来。
  四、创造性地编写剧本
  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带着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造意识,满怀激情地进入审美境界。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途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在课本剧表演中,教师就要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人”。
  课本剧表演得有剧本。剧本是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改写的,既不能生搬硬套地照抄,也不能改得面目全非。由于剧本的创作并不是一件易事,学生编写时常常会依葫芦画瓢,不仅照搬课文中的人物对话,有时连旁白也与课文一字不差,没有创造意识。课本剧表演不是仅仅忠实地将课文原样演绎出来,还应该是学生主体感受的再现。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将自我阅读感受融入表演中。在编写课本剧剧本时要允许学生进行自主创作,适当删节或增添。无论是人物对话、内心活动还是旁白,只要能为主题服务,只要符合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并适合演出,都可以改写。这样,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翱翔,创造才能才可以尽情发挥。
  五、循循善诱进行指导
  对于学生来说,表演并不是一件如他们想象得那么简单的事。在表演之前,教师要进行相关指导,诸如台词的修改、表演动作的确定、表演道具的准备等。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做好角色分工。许多学生喜欢演主角,教师要引导他们发挥合作精神,明白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当布置完一个表演任务后,首先可让学生回忆曾经看过的印象深刻的小品表演,一起简要分析这些表演的精彩之处,激发表演的兴趣,以便更快进入所演角色。其次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帮助学生设计、排练,以求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要引导学生表演时面向观众,大方得体,带上道具,尽快进入角色,“忘”了自己。
  课本剧表演是为课堂学习服务的,不能舍本求末,把表演当成目的。教师要把课本剧表演当成一种手段,利用表演巩固内化所学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课堂节奏,不要脱離文本,只图热闹,要让学生以表演为平台展示自己,更要让他们以表演为桥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自己根据课本剧的特点,对一些好的课文进行改编。指导时要遵循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课本剧的学习表演,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安徽省青阳县木镇中心小学 242800)
其他文献
由于地球资源的不断消耗,节能已是大势所趋。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宣传节约能源的提示语。比如,会议室里的“随手关灯”,卫生间中的“节约用水”。那么,什么样的提示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果呢?  我们先来看两个关于号召家庭节能的宣传语。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节能措施,你将会每年节约500元。  如果在生活中不采取节能措施,你将会每年浪费500元。  相关研究的结果证明,第二条宣传语的效
小时候,我是一个怕做错事的孩子,因为做错事的后果刻骨铭心,记忆里的两件事都发生在5岁左右,那是一个刚刚可以清晰记事的年龄。  那年临近除夕,我打碎一个玻璃瓶,遭到妈妈的严厉惩罚。记得那天舅舅送来一个巨大的玻璃瓶,瓶中装了几斤鱼露。鱼露是南方人过年用来做“虾油鸡”的,在那个什么都凭证供应的年代,搞几斤鱼露也要托关系。舅舅将这瓶“宝贵”的鱼露放在靠墙的小饭桌上,声明瓶子是借的,用后要还,就和妈妈到一旁
从风景区进去,朋友就提醒我要注意那些个四处窜来窜去的小孩,他说这里是流动人口密集区,而且小偷很多,很多来这里的外地人,莫名其妙地就丢了东西。  是山区的风景,孩子穿得很旧,但脸上都很热情,一个个手里拿着草编的小玩意儿,有蚂蚱,有蝴蝶,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东西。我与朋友目不斜视地走过,全然不顾他们热情的招呼。  好不容易走到了景区门前,朋友买门票去,我却被两个女孩所吸引。她们拿着矿泉水瓶子,里面装了
高三男生柳艳兵因和歹徒搏斗受伤住院,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同社会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应该保送上大学以弘扬正气。而且在他之前亦有见义勇为者保送上清华的先例。但反对者认为保送上大学会破坏现有招考规则,还会鼓励部分冲动的青少年冒险。  见义勇为保送不能成常态  清扬  http://7900.fyfz.cn/b/810865  5月31日,在宜春市区至袁州区金瑞镇的一辆公交中巴车上,一名歹
同情  一天,哈姆先生的秘书带着3岁的女儿参观她工作的地方,她对女儿说:“这里是我替哈姆先生放文件的地方,还有这里,是我替他打电话的地方。”  这时,哈姆先生走了进来,秘书忙对女儿说:“这位就是哈姆先生。”  女儿马上同情地对哈姆说:“您一定非常苦恼吧,因为您什么也不会做。”  看情况  美国新闻署长洛文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部长级黑人,任职后,他入住华盛顿西北高尚住宅区。  一天,他穿着简单的T恤在
【摘 要】将“项目群”引入单元习作教学,能有效整合习作情境、习作内容和习作资源,变一单元一次的“短程习作”为贯穿整個单元的“长程习作”,构建了单元习作新样态。学生在持续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了语文素养,提高了习作能力。  【关键词】习作项目;项目群;单元教学  “项目群”是指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以便获取单独管理时无法取得的效益的一组相互联系的项目。将“项目群”引入单元习作教学,即以单元整组为依托,以单元
我越来越崇拜他,他也越来越老了。他的头发大部分白了,却根根直竖,像他的性格。    如果不是父亲从中作梗,或许我就是他的女儿了。他只有两个儿子,却被他训得像小狗一样乖顺,低眉顺眼的。他说男孩子太淘了,缺少女孩的灵性。  母亲对父亲说,姐夫是个有学问的人,家境又好,女儿在他家,吃不了亏。大的小的,你选一个过继给他吧。  父亲却不同意。  我是家里的老大,知道这些后,就在他面前撒娇,姨夫,我做你的女儿
2000年,我一个人在郑州闯荡,职业是寻呼小姐。  工作对我来说很新颖,每天接听大量的电话,再把信息内容从电脑上发到客户的寻呼机上。除了新颖,也颇有点神秘感。  机房很大,被分成一个个的小格,同时有50个女孩对着电脑工作。在这里我们没有名字只有代号。我的代号是42,邻座的41号,是个黑黑瘦瘦的女孩,笑起来牙齿显得很白。  很快,我发现41号与别人不太一样,她接到每一个电话总是带着微笑,声音甜美。我
老家最值得我留恋的是院子里的那棵枣树。  枣树是老屋建成时奶奶亲手栽的。历经几十年风雨,老屋显得有些低矮破旧,同龄的枣树却越发高大而生机勃勃。  每年中秋节是老家最热闹的一天。中秋节打枣,是我和表姐们童年生活中最甜美的回忆。我们齐聚在树下,仰着脖子,眼珠不停地转动,搜寻着自己先前发现的隐藏在树叶深处的大红枣,指着目标,叽叽喳喳地喊着。“奶奶打那个!那里!”“姥姥给我打那个!打那个……”我们都急切地
【摘 要】张晨瑛老师以其31年的小语教学生涯诠释着“着眼语言,着意思维”的教学思想。其创新“图式构建”学习,显化认知结构;倡导“结构组块”教学,优化教学情态;遵循学习规律导学,活化思维升格;注重言语品析过程,强化思维共振,践行着“为思考而教学”的优质教育追求。文章探寻其基于思维观照的教育教学论述及课例,是为智慧借鉴。  【关键词】思维 图式构建 结构组块 学习规律 言语品析  初识张晨瑛老师是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