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吧,一起慢跑捡垃圾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8月,在国外的社交网站上,突然流行起了一种新型的健身方式:人们在户外慢跑时,跑着跑着,会时不时地蹲一下身子,然后起身继续跑。对于这种健身方式,有人觉得奇怪,有人觉得好玩,还有人猜测是某种噱头。不过,当大家得知慢跑途中蹲下是为了捡垃圾时,才恍然大悟,拍手称快。
  这种新型的慢跑活动叫作“Plogging(慢跑捡垃圾)”,是指在跑步的过程中,随手捡起掉在地上的垃圾,跑步结束后再把它们处理掉。据说,这个活动最初的发起者是一个名叫艾克的瑞典人。
  艾克从小生活在干净而美丽的小镇。当他第一次来到首都斯德哥尔摩,并在街道上跑步的时候,简直开始怀疑人生——路边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垃圾?各种塑料袋、塑料瓶……“我总得做点儿什么,哪怕地上少一个塑料瓶也是好的。”平时,艾克喜欢跑步,所以干脆拉了几个跑友一起,带上垃圾袋和一双手套,边跑边捡垃圾。
  当艾克把这个活动上传到社交网站上时,没想到竟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艾克与周围的朋友们组成了一个慢跑小组,一边跑步健身,一边捡垃圾。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他们不再晒跑步的千米数和燃烧的卡路里,而是晒自己今天跑步又捡了多少垃圾。对这群跑步爱好者来说,慢跑捡垃圾比单纯跑步更有乐趣:既燃烧了卡路里,又能为环保出力。
  现在,已经有很多健身应用程序把“Plogging”收录为运动类型的一种,跟普通慢跑、瑜伽等并列。根据健身APP统计,同样跑半小时,普通慢跑消耗的热量是208大卡,而慢跑捡垃圾是255大卡,能让你多消耗47卡路里。
  因为在城市街头扔垃圾的现象在全世界都很普遍,慢跑捡垃圾这个理念非常环保和健康,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很快,“Plogging”就在多个国家流行起来。瑞典、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家的网友都在网络上分享参与慢跑捡垃圾的照片。他们在推特和照片墙上都有关于“慢跑捡垃圾”的主题页面,并发布相关的照片,就连一些不跑步的人,也饶有兴趣地加入到了他们的行列中。目前,在上海也出现了一个“顺手捡跑团”,穿梭在上海市区的大街小巷,一边跑步,一边捡垃圾。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卫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都抢着来报道。英国时尚品牌vivobarefoot还特意为慢跑捡垃圾爱好者们提供跑鞋:通过捡到的垃圾,换取一双由17个塑料瓶再生制成的鞋子。用这样的方式,vivobarefoot已将200多万个塑料瓶制成了新的鞋子。
  艾克告诉众人,这些掉在路边的垃圾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处理,不但会影响这个地区的风貌,还可能被风吹到各处,掉到海里污染海洋环境,或者被一些动物误食,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也许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污染的现象,但慢跑捡垃圾至少传递了一种积极的自我拯救的意识,唤起了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和重视,努力为自己生活的环境出一份力。拯救地球不是非要盖世英雄才可以,我们每一個人都可以是平凡的英雄。更何况,通过这个活动不但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好,而且可以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美好,so cool!
其他文献
“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到底是出自王羲之,还是严嵩,抑或是萧显所题,历史上众说纷纭,但这“神来之笔”与山海关的整体气势相得益彰,完美无缺。  明朝萬历年间,北方女真起兵反明,万历皇帝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决定整修万里长城。在维修过程中,万历皇帝发现作为第一重要关隘的山海关不仅破败不堪,而且箭楼上气势恢宏的“天下第一关”中的“一”字不知去向,少了许多锐气。于是,万历皇帝诏告天下书法名家共书“一”字,写得最
有多少次,在你回家时遇到配偶脾气恶劣,结果过了不久,你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恶劣?有多少回喜庆活动被情绪不佳的朋友或伙伴“破坏”?曾几何时,因为暴躁的老板或消极的同事使得你一整天的工作变得乱七八糟?  之所以会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皆因为情绪的“传染性”。洛杉矶精神病学者罗纳德·波德尔说:“情绪可以像感冒或流感那样传播,传染给所有与这些情绪紧密接触的人。情绪不仅会传染给配偶,还会传染给伙伴、父母、朋友和同事
我有个同学是位名副其实的学霸,但在高考那年,同学们都去了各地的普通大学,而他选择了复读。  倒不是因为他没考好,按分数,他比我们都高,上个重点本科没问题。但我们无法理解学霸的想法,他说:“要做就做到最好,要读就读最好的大学。”  他发誓非北京大学不读,我们除了敬佩以外,便只留下自卑。  前些天,我回老家,在街头碰到他,让我心中无比感慨。他几乎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很无所谓地说了一句:“没考上。”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無法在一起
女子在河边绾好长发 裤脚  河约会那中央的苇草  诗经说完了秘密  荇菜水中游  心上人就只在心上走  斑竹的斑到底和湘夫人的泪有何關  无非是出世时没忘了前世的人  前生的事  可又记不清  那人到底长什么样子  那事因果云云  只留了风的甬道  风闭着眼都能躲开城堡的尖  有天这城堡若殁了  那里也没有风 也没有云  钟声的轮廓 就是一口钟  五爻的君王也常磨难呢  占卜者的手  解经者的舌 
2017年夏天,四川绵阳姑娘李沙接待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来自新西兰北岛东部小城黑斯廷斯的议员沃金思和一名中学生内斯塔·雷德。一见面,内斯塔·雷德就邀请李沙到新西兰去玩。  李沙懵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在沃金思的解释下,她才知道,原来新西兰的黑斯廷斯小城最近正举办一场“人肉中国人”的活动,而自己正是此次活动的“人肉”对象。  黑斯廷斯的面积为五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七万人,有意思的是,那里的人非常
近年来,生物科学家发现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这项技术曾两度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它是指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新技术。利用该技术,能精确地定位到基因组的某一位点上,科学家可以在这位点上剪断靶标DNA片段,并插入新的基因片段。  那么,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何以会两度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呢?它究竟有什么用处?  1.挽救濒危灭绝物种  大
一个看似普通的小木盒,盒盖由10个类似钢琴键的木条按键组成,主人按了3下,盒子就打开了。原来,那盒盖上的10根木条代表了10个数字,只有按对了3位数的密码,小木盒才能打开——这是一个木制的密码盒。  小木盒的主人名叫郑安全,是位业余木匠,但是他的技术一点儿也不业余。他的木工作品不仅有生活气息,还有创意。如上面那个能藏个人秘密的密码盒,还有为方便妻子拿取螃蟹打造的螃蟹架,甚至有为方便年纪较大的人随时
霍比特人是《指环王》世界里的小矮人,身高往往不超过1米,也被称为“哈比人”。但是奇幻往往是有现实背景的,地球上曾经还可能真的存在过这样一群“霍比特人”呢!  “霍比特人”人?島屿矮化?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面,有一个数百万年来从未和大陆接壤的岛屿——弗洛勒斯岛,这个岛屿的面积大约有我国宝岛台湾的一半大,一直在印尼诸岛中默默无闻,直到1998年。  这一年,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摩尔伍德带队到达了这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