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弥合机制研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老年群体;数字鸿沟;弥合
  2020年8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的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车,由于其不会使用手机扫健康码,司机拒绝他乘车,乘客对不愿下车手足无措的老人出言谴责。无独有偶,2020年7月28日,大连地铁旅顺站,安检处工作人员多次让一位老人出示个人健康码,双方发生争执。信息社会中数字技术深嵌于生活日常,扫码通行、移动支付迫使媒介技术不足的老年群体深陷数字困境,逐渐从社会活动空间里退场。
  一、尴尬与退场: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无奈现状
  “媒介对现存社会形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加速度和分裂”,[1]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如是说。新媒介的出现使得社会发展加速,适应新媒介掌握新媒介的群体利用其便利自己的生活,而没有掌握新媒介的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为其所困,这就使得社会出现了分裂。当今我们正处于新媒介蓬勃发展之时,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各种媒介轮番登场,极大地改变了现实生活。数字治理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所谓的数字鸿沟指因为不同性别、年龄、收入、阶层的人,由于他们在接近、使用新信息技术的机会与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了不平等的状况,而且这种不平等会进一步扩大。”[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字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上网的网民人数达到了9.04亿,但是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仅为6.7%,是占比例最少的一个群体。这说明老年人成为掌握数字技术较少的群体,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老年人因为不会使用手机上网,移动支付、网上购物、云端生活等对这个群体都是陌生的事物,因此老年群体也就无法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而被隔绝为社会的“局外人”。同时老年群体面临着数字鸿沟的尴尬处境,“就像是走在沙漠里,四周昏黄一片。该往哪里走,会发生什么,你全然不知。你怕吗?”这是73岁的李桂芝形容自己面对智能手机的感觉,这也是如今很多老人使用信息时的真实写照。[3]2021年1月18日,笔者在百度上输入“老年人、二维码”字样,搜索显示,百度相关结果约22,000,000个都是老年人为二维码所困的生活事例。扫码通行、移动支付、在线售票,这些新事物让使用智能手机困难的老年人被现实世界屡屡拒之于门外,超市里不会扫码支付无奈放下所选之物,医院里不会扫健康码进不去大门,公交车上不会扫码无法乘坐……老年人逐渐从熟悉的社会生活场景中退场,数字技术给年青一代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阻碍了老年人在现实世界中的通行。
  二、速度与恐慌: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现象原因分析
  近些年,我国在数字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经进入数字治理时代。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使用能力减弱,逐渐成为信息使用的弱势群体。
  (一)科技发展速度加快,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愈来愈大
  “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而且,除非力量和速度有所增加,人体新的延伸是不会发生的,发生了也有可能被抛弃”[4],媒介是人的延伸,是人在现实世界的延伸。近年来,我国加大信息建设的步伐,加快了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達36.2%”[5]。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国家在信息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但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有25388万人,其中接触过网络的只有6056万人,也就是说有四分之三的老人从未接触过网络。信息科技的狂飙突进,发展迅猛,数字技术使用使得现实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和虚拟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有限,会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较少。这种状况造成了老年人群体的“数字鸿沟”现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鸿沟会愈来愈大。
  (二)老年群体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减慢,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
  由于社会环境和身体机能的变化,使得老年人群体在接受数字技术方面比较困难。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减弱,手眼协调能力降低,对新技术的接受比较慢,这些都成为阻碍老年人接受数字产品的重要因素。同时,很多App的界面设计偏年轻化,操作比较复杂,这些都给其操作软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生理和心理的障碍,久而久之,老年人就选择放弃学习数字技术。老人安检事件视频显示,老人曾多次询问:“什么是健康码?”“要电话号码?”“你们没有给我找个号码?”很多老人对健康码非常陌生,以为是政府给予的而非是个体使用智能手机获得,出现了对健康码的疑惑与追问。老年人由于经验固化,接受新事物速度较慢,这些都成为老年人学习数字技术的障碍,使老年人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
  (三)老年群体对“虚拟世界”的恐惧与排斥,加深其和世界的隔离
  “所谓的拟态环境是指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6]。信息社会中,每个人都身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两个世界,老年人习惯于传统生活模式,喜欢现实世界的交易,对虚拟世界有种恐惧和排斥心理。老年人不太懂得互联网规则,对拟态环境中的移动支付存在不信任和抵触心理,很多初涉数字信息的老年人由于一时难以辨别信息真假,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对象,导致钱财被骗的事情屡见不鲜,这进一步加剧了老年人使用移动支付的恐惧心理,因此很多老年人拒绝使用移动支付。智慧城市、移动支付、扫码出行、网上售票这些耳熟能详的信息化产品极大改变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很多老年人拒绝拟态环境中的支付方式,这种状况加剧了老年人的数字鸿沟,使得老人这个信息弱势群体的尴尬暴露无遗。
  三、构建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弥合机制
  媒介即人的延伸,信息时代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数字鸿沟、算法歧视使得老年群体深陷数字困境,信息技术运用中,“马太效应”对老年群体的伤害与歧视愈加突出,政府和社会应从政策、技术和文化等层面构建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弥合机制,营造数字包容的日常环境。   (一)政策层面上,建立利于老年群体信息利用的长效机制
  针对老年群体数字鸿沟问题,国家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顶层设计中,应倾斜于老年群体的数字媒体技术使用,为老年群体提供公平友好的数字环境。在政策制定中,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国家提出了到2021年底前推动老年人享受更加普遍的智能化服务的目标。这些政策的出台,帮助并解决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障了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畅行无阻,但需要进一步细化政策的落地与落实,各级政府能切实负起责任做到真正地关爱老人,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面临的信息技术难题,并建立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长效机制。
  (二)技术内容层面上,开发针对老年群体的乐龄设计
  媒介运营商预设产品的定位大多为消费潜力巨大的年轻群体,产品设计与软件设计以年轻使用者为出发点,在产品外观、软件使用、操作方法等方面对老年群体不太方便,老年群体由于生理与心理的变化,操作软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产品设计公司与运营商应从普惠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使用需求,切实解决使用者在操作软件时的难题,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开发设计出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版面,同时兼具容易操作、安全性能高、防欺诈的软件。在内容层面上,推送与生产出适应老年群体的高质量内容,以乐龄化设计贴近并服务于老年群体。
  (三)社会层面上,多给予老年群体善意的帮助
  老年群体陷入数字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全社会不同层面人群应给予其积极帮扶,防止出现对老年群体产生歧视行为的社会链式传递现象。“黑龙江老人乘公交车”事件中,当地新闻评论给出的建议是老人尽量少出门。“老人地铁事件”中,地铁官方媒体解释说老人已经道歉,但有评论者给老人贴上了“豪横大叔”的标签,体现了对老年人不友好的态度。老年人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一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有些地区已经探讨出适合老年人的信息扶持模式。福州市鼓楼区通过鼓励老人参与使用互联网,通过使用适合老人的乐龄设计,教会老年人通过语音控制看电视,进行网上的远程老年大学教育,老年人在医疗上不用亲自跑医院,而是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问诊和咨询,通过微信等和家人聊天,这种“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值得推广。同时很多社区陆续给老人制作佩戴二维码胸卡,这样就减轻了老年人出行乘车的恐慌心理,方便了老人们的出行,有利于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体系。
  (四)个体层面上,加大对老人群体媒介素养的培养
  媒介素养是指公民在数字化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关键能力。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使其在数字化社会中处于边缘化,对其自身发展十分不利。因此,要培养老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提高其对媒介技术的运用能力。提升老年群体媒介素养的主要路径有:
  一是政府层面的政策制定。2020年11月24日,国家颁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倡导各界加强老年人技术培训教育,从国家层面集结社会力量去帮助老年人跟上智能时代的步伐,提升他们在数字世界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素养,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数字社会。[7]
  二是子女应给予老年人必要的支持和理解。根据支付宝发布的“互联网新事物”意愿调研结果,在60岁以上的群体中,老年人愿意乐意并且主动去学习包括智能手机在内新事物者的比例为89.4%,超四成的老年人希望能从自己的子女处学习新技能。因此,作为子女应该在数字媒体技术上支持父母。
  三是社区组织开展相关数字应用培训。根据支付宝的调查数据统计,在智能手机和其他新事物学习方面,选择途径为老年大学和社区的老人近两成。因此社区应在老年群体数字技术运用方面发挥其帮扶功能。
  四是亲朋的善意支持。根据调查,老年人学习互联网新事物时愿意选择亲戚朋友的占比超三成。亲朋的心理暗示对老年人积极学习数字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亲朋应从技术和心理上增强老年群体学习新技术的信心,从而缩小老年人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数字鸿沟。
  此外,由于媒介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泥沙俱下,“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8]老年群体作为数字世界的入场者,面对庞杂的信息无所适从,要多帮助老年群体考证新闻的真伪,甄别流言和谣言,同时删除不必要的垃圾软件,学会识别诈骗信息,保护好个人的钱财和隐私,确保老年群体在一个健康积极的信息环境中享受科技之乐。
  四、结语
  数字技术以其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为人类提供信息和便捷,而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迫使其退出社会生活场景,这同时也影响到國家“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现和互联网银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人人有权利或资格共享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9]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老年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政府和社会应在顶层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坚持适老化原则,为其建构起数字鸿沟的弥合机制,老年群体应加强自身媒介素养,逐渐缩小数字鸿沟,共享科技信息成果。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16.
  [2]黄晨熹.老年数字鸿沟的现状、挑战及对策[J].人民论坛,2020(29):126-128.
  [3]被二维码抛弃的2亿老年人[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002931058623633&wfr=spider&for=pc,2020-09-05.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11.
  [5]“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EB/OL].https://www.sohu.com/a/426905558_162758.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7.
  [7]郭元鹏.“科技等等老年人”不如让老年人跟上时代[N].中国人口报,2020-01-01(3).
  [8]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2.
  [9]高成嘉.网络信息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同一性[J].新闻爱好者,2011(12):44-45.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语文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在实践教学活动时,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主
【关键词】数字鸿沟;智能技术;挑战;对策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广泛应用于出行、就医、消费、文娱、政务、应急管理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治理与服务效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老年人却因经济条件的制约、个体衰老带来身体机能的损害、抵触不自信等心理障碍和其他诸如网站界面设计不符合老年人阅读习惯等因素存在互联网使用障碍。[1]这些使得老年人成为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缺点,进行一些探究.
在新媒体时代,电影的叙事策略必然受到新媒体技术的影响。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选择“小叙事”的叙事视角为宏大主题提供了另一种叙事风格——以“小人物”为主人公增添了叙事的温情,采用独立故事片段连缀而成的结构模式,突破了常见的线性叙事模式。在新媒体叙事策略的影响下,主旋律电影拓展了叙事边界并面临挑战。
【关键词】媒介实践;移动支付;意义;反思  波斯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一书中,强调“隐形的技术”这一观念,他指出,“生活在技术垄断里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多半意识不到技术的起源和结果”。[1]在波斯曼的论述中,语言、数字、统计学以及其衍生出的民调、排序、评分等都被认为是技术,它们之所以能成为“隐形”的,是因为人们过于相信技术(technology)和技艺(technique),并且相信只有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合理的探究计划,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
聚焦春运期间形成于短视频平台抖音的“共享回乡之情”的传播实践,探究移动技术如何使得“在路上流动”和“在线上互动”的传播实践成为可能,并在此过程中生成了季节性的、流动的情感共同体。在“流动中国”的语境下,借助移动传播的力量,流动的个体在网络空间找到了新的情感连接与身份认同。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班主任的管理模式和形式也逐渐重视起来,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时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思想意识上产生较大的变化,针对山区的学生而言
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为使学生从当前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教师应关注班级中的两极分化现象.只有直面教育问题,积极迎接新挑战,才能使教学面向班级的全体成员,完成对学困生的转
【关键词】党报百年;经营;产业链  回顾党报百年发展历程,党报经营在理念、策略与实践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1921—1937年:党报经营以发行为重心  早期党报经营以发行为重心。为了广泛宣传政治主张,扩大读者群体,推动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整合有限资源,全力提高报刊销量。  在大革命时期,先后成立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印行部、中央出版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报委员会、中央出版局等中央机构,统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