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系统治疗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膝部严重烧(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系统治疗方法。 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0例严重烧(创)伤后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膝部皮肤缺损面积为5 cm×4 cm~30 cm×20 cm。创面行早期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控制感染,采用游离皮片+皮瓣或单纯皮瓣移植修复。皮瓣移植包括8例局部皮瓣移植,12例游离皮瓣移植。局部皮瓣包括局部旋转或易位皮瓣6例,隐动脉皮瓣2例。12例游离皮瓣包括股前外侧皮瓣8例,背阔肌肌皮瓣4例。皮瓣面积6 cm×5 cm~32 cm×22 cm。创面愈合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 结果 采用游离皮片+皮瓣移植术的15例患者皮瓣移植后完全成活,其中13例完全愈合,2例因感染出现少部分皮片成活欠佳,经补充植皮后创面愈合。另5例单纯皮瓣移植患者中1例游离皮瓣下发生感染,经持续滴注冲洗、湿敷换药、手术清创并封闭创面后愈合。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活动良好。 结论 采用包括积极清创、VSD治疗、滴注冲洗技术及自体大张皮片和(或)皮瓣移植等方法,并结合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在内的系统治疗,是修复膝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多器官功能不全是烧(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肺脏是严重烧(创)伤后功能不全发生最早和发生率最高的器官^[1]。烧(创)伤相关肺损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损伤,其中原发性损伤主要包括吸入性损伤和肺部爆震伤等。
钛网作为颅骨替代物,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颅骨缺损修复术中,术后外露情况并不鲜见。外露后创面常经久难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造成极大创伤^[1-2]。2007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单位共收治颅骨缺损修补术后钛网外露患者31例,均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烧伤发生率在所有损伤中排列第4位,高于肺结核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发生率之和。有报道全世界每天有260名儿童因烧伤死亡,每年的烧伤患者例数超过1000万^[1]。由于人口及社会原因,中国的烧伤患者数量巨大,所造成的社会损失难以估量。
目的 探讨改良腹部薄皮瓣修复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创面的效果。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手背及第2~5指背侧热压伤患者14例。将第2、3指和第4、5指分别并指后,设计改良腹部薄皮瓣(面积12 cm×11 cm~15 cm×13 cm)予以修复,医用海绵覆盖供瓣区。术后行VSD治疗,第2天开始持续灌洗引流。术后3周行皮瓣断蒂及分指术,供瓣区采用局部皮瓣封闭或植皮覆盖。结
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如DNA、RNA、HBsAg、CT、Ig、PCR,可不加注释直接使用。对本刊常用的以下词汇,也允许直接使用英文缩写(按首字母排序)。脱细胞真皮基质(ADM)3一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一氧化氮(NO)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烧伤患者血行感染的相关特征,进而明确血行感染的致病菌以及影响决定血行感染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作者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2月的烧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2364例患者中有99例(4%)发生了212次血行感染,从烧伤到发生血行感染的平均时间为7d(四分位间距3—16d)。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治疗严重脓毒症的常用药物,尽管该类药物具有充足的药物效应动力学理论依据,支持连续性给药方式,但目前常规仍然采用间歇性给药。本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地区5家ICU共6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连续性给药组和间歇性给药组,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烧(创)伤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烧(创)伤患者,按随机配对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6.0~8.0 mmol/L;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3、7、10、14 d检测患者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评估法计算胰岛素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教育程度、烧伤面积及应对行为对其并发心理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及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重度烧伤患者,统计其人口学、烧伤情况等资料,并采用医学应对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调查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并发焦虑、
目的 评价富林蜜凝胶在烧伤患者残余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5月,选择6家笔者单位的6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将每例患者的2个残余创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富林蜜凝胶处理,对照组采用碘伏纱布处理。用药后7、14 d比较2组创面的愈合率,并统计完全愈合创面数量;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每次换药的疼痛主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