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初中语文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utur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学科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之一,如何站在创新的高度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 教学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语文素养又在丰富的生活中得以进化发展成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语文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教学理念提供了理论保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他经常带着学生进入大自然,并亲切地称之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的学校”。他写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那朝霞般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到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大自然,走向生活,体验生活,是进行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
  二、追求教学个性化
  1、个性化教学思路,就是思路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
  ①、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中对课文第二段的处理,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详尽地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诸如写了哪些景、抓住什么特征写、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方法写等等,旨在使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进而达到初步掌握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的目的。这样使初一的同学比较直观地熟悉课文,并理解课文所包含的语文知识。
  ②、找准教学“突破口”。如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以肃穆崇敬为“突破口”,教《天净沙?秋思》时以清静悲凉为“突破口”、教学《长江三峡》时以豪迈奔放为“突破口”等,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2、个性化教学艺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如《荔枝蜜》教学的导入,可采用音像资料导入的方法,运用媒体播放有关蜜蜂、蜂蜜的图片,同时插播旁白进行解说,然后谈感性认识——提问:同学们都接触过蜜蜂,蜜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蜜蜂的印象。同学发言后,教师导入课文学习——“刚才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蜜蜂的印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看看作者对蜜蜂的感受是怎样的”。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三、创设模式,提高效果
  探究并构建具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新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是语文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农村中学和城镇中学的情况不同,课堂教学模式就应有别。当然,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并通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思维训练,但有没有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有别于当今部分教师采用的所谓的讨论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教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制约,要靠语文教师自己去摸索、探究,积累吸收经验,最终达成。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有利于教学的信息,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才能焕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和师生的生命活力。
  首先,创设并保持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心理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自觉学习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并自觉地把这一理论运用到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实践中,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形成培养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创设和营造,部分班级已经形成了和谐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在此基础上,保持并发展和谐积极的语文课堂心理气氛,进一步组织好语文课堂教学。
  其次,分层激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根据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分为多个层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评价,对进步快的学生予以公开鼓励,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一以贯之的育人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使之成为学生用以仿效和认识的榜样;其次,教会学生了解自己、学会分析自己的方法,如采劝照镜子的方法,对照自己与课文中、与教师讲解中真善美标准的差距,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
  再次,帮助学生选择认同对象。对于学生来讲,课文中品德高尚,人格健康,功绩卓著的科学家、革命家、艺术家应该是他们的认同对象。这种认同对象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帮助他们克服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培养正确的自我态度和自我激励能力,发展自我控制机制和自我调节能力。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就必须精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之作品,激起学生的心灵共鸣,精心设计教法,通过教师的引导把学生带进作品营造的意境中,挖掘作品在选材、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上每一堂课都力求上成精品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体验、自主提高”等,教师应通过明确适当的教学目标,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喜欢语文课,进而喜欢上语文课。
其他文献
摘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潜移默化地给小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 知识教学之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  一、生活中
摘要:由于我国的语文教材沿袭的是古代读经式的文选阅读课程形态,注重读者的涵泳和感悟,所以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角度和深 度,直接决定着一节语文课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并非天然生就,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 径进行提升的。大体上,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可以沿着解读前的背景知识准备、解读时的方法技巧、解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发病率居第二位的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丢失和路易小体的形成。常用的治疗策略仅仅局限于对
摘要:高中科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乐于“学”,会“自学”。长期以来对于重视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追求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一、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背景:生物体内的蛋白质绝大多数都是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位于高尔基体内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在糖蛋白的合成中起关键作用。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至少有6种,其中N
【摘 要】在现代英语的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英语阅读理解体现了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独立运用和英语语句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可谓是重中之重。课外阅读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英语实践活动,突出英语学习的特点。  【关键词】课外阅读;英语学习;阅读理解;技巧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接触英语,沉浸在英语实践的氛围中,才能较快的形成。课外阅读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英语实践活动,突出
摘要: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关键词:历史 教学方法 大胆创新 情境 多元  当前,素质教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被研究出来。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
第一部分  研究发现,乙肝病毒x蛋白HBx和核受体法尼酯X受体FXR(FarnesoidXreceptor,NRlH4)与肝细胞再生和原发性肝癌发生密切相关。然而,FXR或FXR信号通路在HBV感染相关HC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