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改革研究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迅速,公立医院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医疗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对财务绩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分析了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庄严承诺.为如期实现碳中和,节能提效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山西是全国能源消耗大省,文章通过分析山西省节能现状,详细阐述了当前全省节能提效降耗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并针对节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产业结构、科技创新、统筹兼顾、市场机制、政策标准、基础工作等六大方面提出了持续深化节能提效工作的对策建议,力争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发挥山西节能力量.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主要分布于基岩裸露地区,很少涉及覆盖区.为了满足和适应新时代国家经济建设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未来中国地质填图工作必须向覆盖区推进.所以,利用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技术,按照地质填图的要求对海量多源异构地质数据融合与综合分析,是实现覆盖区智能化地质填图的关键环节.以浅覆盖森林沼泽区为例,充分利用航空磁测、土壤地球化学等结构化数据和遥感影像、地表地质等非结构化数据,开展聚类分析与人机交互深度学习2种算法模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数据的聚类分析无法进行有效的地质
在经济生产当中,人力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关键要素.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已从单一地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变,如何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文章在全面了解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从多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人力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借鉴.
Dear Editor,rn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carrying 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 pose serious challenge to human health worldwide.The major reservoir of ARGs is believed to be the environment (Cao et al.,2020).Some ARGs can be transmitted from the envi
期刊
利用重力异常数据建立覆盖区的基岩地质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地质与岩石物性资料,同时受地质先验信息、人为因素等干扰严重.运用重力异常钻孔约束反演的方法尝试构建浅覆盖区基岩地质模型,探讨在人为介入较少的情况下快速高效构建包含基岩面起伏特征、断裂展布、密度分布等要素的地质模型的可行性.在郯庐断裂泗洪地区的地质调查实际应用中,对区内布格重力异常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的方法进行基岩面异常场提取,随后联合运用小波断裂分析、线性回归反演、视密度填图等方法构建了该区域的隐伏基岩地质模型.结果显示,在不需要大量地质先验信息的情况下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无偿给予地方政府,由接受转移支付的政府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预算资金.卫生健康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卫生体制改革效果卓著.随着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中央和省转移支付项目资金管理逐步规范,项目进度快中求稳,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不断扩大.
随着国家各项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工作在企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会计工作落实的程度以及开展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尤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所面临的情况日趋复杂,如何更好地按照当前市场的发展需求调整会计工作管理制度是各级决策人员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会计系统按行业不同可以划分为企业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这两者在本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文章围绕其中存在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新构造运动活跃,其河流阶地发育过程和水系演化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新构造运动信息.发育于鄂尔多斯西南缘的千河水系两岸不对称分布5级河流阶地,通过野外调查和钻探揭露,厘清了阶地结构和发育特征,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光释光(OSL)测年和黄土地层对比定年,分析了阶地形成的时代和下切速率,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千河阶地发育和水系变迁的动力背景.研究结果表明,千河干流T5~T1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 Ma、0.766 Ma、0.504 Ma、0.131 Ma和0.04 Ma,各级阶地对应的
“河套古大湖”对于研究区域环境及气候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其形成与消亡的时代仍存在争议.依托于哈素海西南岸边获取的HSH钻孔,采用AMS14 C、OSL测年方法确定了沉积物年代,结合岩心的岩性、沉积结构等特征,分析了哈素海的演化历史,并探讨了河套古大湖存亡的时期.结果表明,哈素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主要经历了以下转变过程:150~70 ka为较稳定的湖泊,70~55 ka湖泊水位下降,为滨湖相沉积,55~27 ka为湖沼沉积,27~0 ka为滨湖相沉积.根据哈素海的沉积演化历史,结合河套盆地相关
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全新世演化过程是划分滦河三角洲范围的依据,也是认识陆海相互作用的有益补充.通过对七里海地区6个钻孔进行详细的沉积学、微体古生物研究和年代测定,分析了中晚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滦河口北部七里海地区发育中晚全新世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晚全新世砂坝-潟湖和海相三角洲及近现代砂坝-潟湖地貌沉积体系.6~5 ka B.P.,七里海西部发育冲积扇湖相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为湖相三角洲前缘.5~1 ka B.P.,七里海南部形成潟湖,推断现今海岸线外侧发育一道滨海砂坝,区域形成第一期砂坝-潟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