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调动策略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4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始终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其要点在于激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乐于学习、敢于质疑,能够通过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树立学习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成绩水平。合作学习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充分发挥学生群体内部的交流与带动作用,能帮助学困生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本文探讨了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调动策略,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合作学习 学困生 参与度 积极性
  1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学习现状分析
  作为教学改革指导下创生形成的新型授课模式,合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优化已经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其教学理念和应用方法以被教师们广泛接受。合作学习不仅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合作能力与团队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较为重视的是学生群体整体的沟通与合作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而对于部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相对滞后的学困生则缺乏差异性的针对措施,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与提升相对有限。
  实际上,大多数学困生在信息接收能力与智力水平上与其他学生并没有特别大的差距,只是因为学习投入程度不足或学习习惯和方法不科学而形成了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由于成绩长期不理想而出现了放弃学习或抵触学习的心态。教师在组织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会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而学困生往往沦落到了旁观者的位置。这使得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愿主动表现自己,接到任务布置也是被动完成。同时,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因此不愿与小组内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合作小组的学习带动效果很难作用在学困生身上。
  上述现状是当前合作学习模式下学困生转化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困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从知识获取、方法掌握、习惯养成以及信心树立等多个方面入手,帮助学困生更好的融入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学习兴趣,形成自尊自立的心态,让学困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积极影响。
  2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调动策略
  2.1组建合作小组时应关注学困生的课堂参与
  学生的学习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对现有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发挥与潜能激发。因此,在组建合作小组的过程中,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交流沟通习惯进行全面的掌握,在小组内合理设置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较强学生与学困生的比例,让学困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收到更多的积极影响。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关注,通过谈心交流鼓励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表达自己,提升合作学习的参与度。另外,教师可以适当的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渗透合作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如何合作,如何协调自我表现和给予他人机会的关系,让学习小组内部能够给学困生提供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
  2.2设计合作内容时应关注学困生的学情
  合作学习通常都是围绕教师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的小组分工完成任务的模式,组员知识储备与实际运用能力是影响目标达成效率的直接影响因素。学困生的既有知识能力相对不足,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承担的任务也相对较少。在合作学习任务下达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考虑到学困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应用层次,不应设置过难的学习任务让学困生手足无措,导致其成为在合作小组内部任务达成的薄弱环节,同时也不应设置过于简单,而让学困生的成为可有可无的角色。教师在设计小组活动时,要对教学内容的编排、重难点的落实进行精心安排和设计,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合作学习内容。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灵活调整。
  2.3合作活动之前应关注学困生的课前预习
  很多学困生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效率低下的根本问题在于其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应有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在进行新内容的学习时,往往都是从零开始,不能完成既有知识与方法的拓展与迁移,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之前,教师要督促学困生进行必要的课前复习和预习,对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可以把小组活动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就可以避免活动时的盲目从众或无言以对的现象。
  2.4课堂活动评价时应关注对学困生的课堂评价
  教师应多关注学困生在小组中的发言和表现,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此外教师还应培养学困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的有效手段,通过自评学生能自觉总结学习方法、判断学习效果,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教师应引导学困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以及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另外,教师应积极引导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对这种带动行为给予肯定和支持,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素质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出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模式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积极性调动与综合素质培养之上。教师应关注学困生,寻求有效策略,注重激趣、强化体验、有效评价、讲究调适,激励学困生积极参与合作,让合作学习成为学困生脱“困”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合作学习中学困生的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冬才.合作学习对缓解学困生英语课堂焦虑的作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蒋波,谭顶良.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合作学习对谁更有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2:43-45.
  [3]李坤凤.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J].教学与管理,2011,03:128-129.
  [4]孙宏伟.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提高学困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01:98-100.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 我国政府信息化和电子政务的建设仍保持快速发展和继续深入,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 我们也认识到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着唇亡齿寒的关系。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贯穿于各类政务信息从产生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 继而影响我国的现代服务型社会建设水平, 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水平, 是当前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1 相关文献检索情况   本文
【摘 要】虽然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但制度创新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并且相对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其他所谓的社会管理创新仅仅只是“治标”,只有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才是真正“治本”。  【 关键词 】人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好制度;坏制度  当今中国社会从总体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从局部看,由于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个别地区各种矛盾尖锐、复杂,甚至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甚至能够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整个人生。高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情感和素养的重要课程,可以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极大帮助。本文在明确了高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作用的基础上,探索了高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育教学的一些对策,旨在全力发挥出高中语文教育教
【摘要】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强势智能。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应该与学生的智能特征相适应。多元智能关注课堂、融入课堂的研究,进一步引发了关于如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的思考。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英语 教学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和信息科学的发展,提高公民的自身素养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引
为实时监测提升机容器垂直姿态,确保提升机容器发生倾斜时能够及时预警,设计了基于ADXL345的提升机容器姿态感知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提升机容器与垂直方向的倾角值判断
网络信息时代的网络信息,正迅速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在信息领域竞争中,信息资源是基础目标,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包括图书信息领域正以全新的理念参与到竞争中来。因特网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交流,成为人们进入信息社会的工具,而对于文献情报工作者来说,能够从网上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则是最大收益者。信息时代的图书管员必须对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编录,为求知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对图书管员提出
【摘 要】高中数学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理念,转换教学角色,加强课程研究,提升教学能力;关注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努力适应并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背景 现状 对策  1.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困惑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力求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新课程在内容上作重大调整,力求改变目前数学繁、难、偏、旧的状况,重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数学基础;新课程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