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嗜酸细胞腺瘤和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涎腺嗜酸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3例嗜酸细胞腺瘤、15例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及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结果:嗜酸细胞腺瘤多发生于腮腺(95.6%),23例患者经局部切除后均无复发,诊断主要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即肿瘤由嗜酸细胞构成,包膜完整。嗜酸细胞腺癌亦为腮腺多发,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涎腺肿瘤,局部复发(50%)、区域淋巴结转移(50%)和远处转移率(28.6%)都较高,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该肿瘤的诊断除依据常规病理特点外,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均可证明嗜酸细胞胞浆颗粒为大量线粒体,可辅助诊断,其中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因特异性强、简单易行更加适用。结论:涎腺嗜酸细胞肿瘤较少见,嗜酸细胞腺瘤预后较好,肿瘤切除后很少复发;嗜酸细胞腺癌预后差,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案,肿瘤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线粒体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我国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及其长期趋势。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文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各种密封瓶包装的药品不断增多。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方法自密封瓶内抽取药液,往往不能将其抽吸干净,不但造成药液浪费,而且会因剂量不足影响疗效。经临床实践发现
期刊
<正>背肌筋膜炎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背部肌筋膜及肌肉等结缔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见于平素缺乏锻炼,长期保持单一姿势工作者。主要表现为背部多处
据统计,鸟类活动引起的输电线路故障(简称鸟害故障)仅次于雷害和外力破坏,已经上升到输电线路故障总数的第三位。鸟类对输电线路危害的主要形式为鸟类飞行、鸟类筑巢和鸟粪引
<正>多媒体教学利用丰富逼真的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虚拟的实验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尤其是人机互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大
目的:回顾性分析颞下颌关节腱鞘囊肿和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为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8年5月至2013年8月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及
目的:系统评价阿瑞吡坦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1980年至2010年3月)、EMbase(1980年至2010年3月)、Cochrane Librarie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