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 策略 细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haiku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孩子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有关资料证明,早慧儿童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喜欢阅读。阅读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如何让孩子学会阅读并爱上阅读,给孩子朗读是一个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下面就结合自己平时为幼儿绘本朗读的点滴感受,谈谈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绘本朗读的策略和教师应注意的一些小细节。
  一、绘本朗读的模式
  在我们平时的绘本朗读中存在着3种完全不同的读绘本的模式。分别是双方积极互动的模式、教导式互动的模式、表演倾向的阅读模式。长时间地为幼儿朗读后发现,第三种模式对幼儿的词汇发展是最有效的,而第二种模式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几乎毫无帮助。读绘本过程中不需不时停下来与幼儿讨论,但读绘本之前和之后的讨论却可使幼儿获益良多,尤其是绘本后的讨论。
  二、绘本朗读的策略
  绘本的种类有很多,在为幼儿园的幼儿朗读时,都是照着绘本一直读到完吗?其实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绘本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幼儿更加喜爱阅读。
  1.观察画面,感受文字的魅力
  很多精美的绘本文字一定简洁、准确而且生动优美。这一类的绘本,我们只要尊重原著,把绘本上的文字读出来即可。教师在朗读原著时需要加入相应的语速、语调,让幼儿感受文字的魅力。
  如《海豚绘本花园——世界真好》中文字是这样呈现的:小老鼠在暖和又舒服的窝里很快就睡着了。他紧紧地挨着妈妈和他的六个兄弟姐妹。真暖和呀!突然,鼻子有点痒痒的……如此朴素易懂的文字,被温暖的画面衬托着,为孩子们呈现了一段绵延悠长的趣事。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我总忍不住把文字一字不漏地朗读给他们听,孩子们也在画面的引导下认真地听着绘本内容,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很是令人欢喜。
  2.通过动作,体会绘本中的情感
  有些绘本通常含有深刻的道理或者温暖和智慧,然而文字中又没有能够完全展现出来,是从绘本中的主要人物之间的目光里、谈话里还有动作中表现出来的,这时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可以通过绘本中类似的动作,让幼儿体会绘本中的情感。
  如绘本《给爸爸的吻》中文字是这样叙述:
  “哦,”爸爸说着,就把熊宝宝高高举起来,“那么,像长颈鹿那样吻爸爸,好不好?”“长颈鹿宝宝可是会给他爸爸一个长长的、高高的吻哦,像这样……”
  就这样一步步熊爸爸让小熊从不愿洗澡睡觉,不愿亲吻爸爸,到最后小熊主动要给爸爸亲亲以及拥抱。所以在为幼儿朗读时学着熊爸爸一样,找一名幼儿将长颈鹿宝宝、考拉宝宝等动物亲吻的模式演示一下,幼儿能真切体会到爸爸对小熊的爱。从而能真切地感受到熊爸爸的爱,同时在熊宝宝亲吻爸爸的那一刻都感动地拍起了手。
  3.加入拟声词,增加绘本的趣味性
  有一些绘本内容简单易懂,但是又不乏趣味性,孩子就是能被绘本所吸引。这类绘本教师在为幼儿朗读时就可以加入一些拟声词,模仿里面角色的声音、动作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绘本更具趣味性。
  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故事内容很简单,文章是这样叙述的: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真好吃;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真好吃……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呢?
  每每为幼儿朗读“啊呜”时都会很夸张地张开嘴,同时发出“咕咚”一声,孩子们都要捂着嘴笑个半天,然后告诉我,肚子变成苹果啦,肚子变成香蕉啦!
  4.扩充画面,丰富绘本的内涵
  有许多好看的绘本,文字仅仅起到画龙点睛般的“点缀”作用。一般而言,我们总会结合画面,进行解释性的故事讲述。但是要谨慎对待的是,一般文字少的画面,角色或情节总是相应特别突出,对此,教师的解释性“朗读”应围绕角色和情节来补充,切忌因语言啰嗦而失去了画面原本带来的心有灵犀般的趣味。
  如绘本《大卫不可以》系列中《大卫惹麻烦》中,文字是这样呈现的: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想这样!我必须要吃吗?我忘了!
  整本绘本的每一页都是这样的一句话,需要引导幼儿发现图的乐趣,图中暗藏的玄机,图中人物的表情,这样就能令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丰富了绘本的内涵,能更好更快地了解绘本了。
  5.适当删减,尽快理解绘本
  有些绘本原文丰富而铺陈,但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吸引孩子去倾听,我们不妨对原著稍作无伤主题的删减,从而使朗读在更为浓郁的思想感知中达成目标。
  我会对尚不够打动人心的绘本原文作较大的修改。比如民间故事绘本《老鼠娶新娘》,当读到绘本最后一页时,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的童谣启发我,可以把整个绘本故事的语言以“ang”韵作押韵来讲述,通过“朗读”使教学从头至尾弥漫着民谣的淳朴气氛。
  三、绘本朗读的小细节
  读好绘本故事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我们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事情才能更好地为幼儿读好绘本:深入的理解绘本的内涵,揣摩绘本的情绪,定好调子,分清故事中的角色,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反复阅读文字,找到语感,把握好整本书的语速,合理地断句、停顿,选择合适的音乐,用心投入地去“讲”。
  最后,在为别人朗读前我们不妨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这本书我读过几遍?我认真分析过吗?它想表达的是什么,我思考过吗?我想让幼儿感受到哪些,我想过吗?
  让音乐、我们的声音与图画书的画面融为一体,让所有的幼儿在带领下,不知不觉地走进故事、走进绘本,沉浸其中而浑然不觉;在乐声悄然远去,封底轻轻合上的时刻,每个人眼中都闪着光,发出深深的、满足的叹息,这应该是图画书朗读最高的境界了。
  【作者单位:常州市钟楼区北港街道中心幼儿园 江苏】
其他文献
在退水渠箱涵施工过程中,充分的施工准备,科学的支撑计算,严谨的施工方法以及严格的质量要求和保证措施将为工程的安全、质量、观感提供保证。文中结合宝鸡峡金陵河退水渠改造,总
现在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科技每天都在进步,教学当然也不能被潮流抛下,一定要紧跟潮流才不会落伍,所以多媒体在教学方面的应用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从多媒体技术开始进入教学开始,已经为教学事业带来了不少的益處,教师备课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劳动输出,而且有多媒体技术参与设计出的课堂也增加了不少趣味,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只觉得课堂枯燥,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所以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
新课改环境下要求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转变教师教的方式:由灌输向引导转变,组织、参与、引领、促进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对任务的分配来进行合作,不仅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对象有不同见解,然后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观察想象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资料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正>一、课堂教学的现状及思考学校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把学生个体学习组织成群体学习。众所周知,班级授课制由来已久,应该说它的出现与施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界限的视觉空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更加专注,更加认真地观察细节,提升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机械性和意义性教学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如何科学、全面地把两者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首要步骤,也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认识事物、丰富知识的重要过程。在科学教学中,只要学生对观察的事物产生兴趣,并认识到在科学学习中观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就会对生活现象、实验现象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观察,促进观察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观察兴趣  学生的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就要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落实。但是,在语文教学时,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呢?我们要从儿童的发展需要入手,在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上,才能将语言运用教学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
目的对应用Wingspan支架治疗的前、后循环缺血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支架在前、后循环动脉硬化性血管狭窄及椎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临床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