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不佳:生理心理都要调整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孩子受情绪问题困扰
  从临床上的资料看,现在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近30年来,因情绪问题就诊的青少年比例越来越高。20世纪80年代,看心理门诊的孩子多数是因为行为问题;到了20世纪90年代,因情绪问题就诊的青少年大概占1/3,现在这一比例会更高。2009年,我们调查发现,青少年中存在不良情绪的比例约为0.8%,而2015年调查发现这一数据为1%。
  焦虑和抑郁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不良情绪,可以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因情绪问题不想上学,觉得上学是件痛苦的事,甚至干脆不上学。有的孩子害怕考试,到期末考试前后,都会非常焦虑。有的孩子还有回避行为,通过沉迷于电视或网络的方式回避现实,最终可能表现为“宅男宅女”。不良情绪的持续存在,可能会导致孩子在交往能力、学业上落后。
  青少年的不良情绪一定要引起家长重视,因为严重的情绪问题,不仅可以导致不良后果(如影响学业),极端者甚至还可能发生自伤或自杀等行为。所以,家长、老师,都要学会识别相关的表现,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情绪问题。
  对于普通的情绪问题,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就可以处理。目前,很多学校都设有这样的心理辅导机构,也配备了必要的器材和工具(如帮助孩子发泄不良情绪的器材),还可以进行团体的心理辅导。但是,如果孩子的情绪问题比较严重,达到了心理障碍的程度,家长就需要主动带着孩子到专业的心理卫生医疗机构诊治。严重者,如有自伤、自杀行为者,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发现孩子的抑郁、焦虑
  孩子的情绪问题(焦虑和抑郁)可有很多表现。比如,有的孩子总担心功课学不好、成绩上不去,考试来临不知如何应对;有的孩子表现为坐卧不安,听课的时候精神不集中,做功课的时候总是分神,甚至理解学习内容都存在问题;在睡眠方面,有的孩子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在早晨2、3点就醒来;另外一些孩子则表现为嗜睡,整天懒洋洋,生活和学习没有动力;还有些孩子情绪低落,做事无动力,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也没有兴趣,还可能有躯体症状,如全身酸软、无力,感觉自己比较笨等,这是较典型的抑郁表现。
  有情绪问题的孩子,饮食习惯也可发生变化。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小东和小宁都上初二,且是同桌。平时两个人关系很不错,吃午餐的时候,小宁总是抢小东饭盒里的肉吃。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小东发现小宁变了,除了比平时更加沉默外,也不再抢肉吃了。小东觉得有些奇怪,就把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老师。老师了解情况后,发现小宁有较重的抑郁情绪。进一步了解后得知,小宁的父母最近在闹离婚,小宁非常不开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最后,在学校心理老师的陪同下,孩子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诊治,使情绪问题得到了控制。小东通过同桌饮食习惯的变化,发现他存在的情绪问题,并受到了学校的表扬。就这件事而言,识别孩子的情绪问题,不仅家长和学校老师有责任,孩子也有必要了解相关知识,以便能及时发现同伴的问题。
  孩子发生抑郁和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家庭的原因(父母闹矛盾,经常争吵,甚至离婚等),遗传原因(孩子有这方面的易感因素),学习压力过大,以及父母对其要求过高等。
  解决情绪问题的5个建议
  第一,孩子要学会自行排解不良情绪。掌握一些放松的方法,如适当的体育运动、听听音乐、画画等。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爱好让他选择适合的方式。
  第二,找到引起不良情绪的原因。如果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减压;如果对孩子要求过高,家长要调整期望值。以笔者接触过的案例来说,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考上上海的“四大名校”,给孩子增添了很多压力,最后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所以家长应该调整目標。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本身的问题,家长一定要正视。现实中,父母争吵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的例子很常见,父母要自我反省并努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第三,改善睡眠。很多情绪问题在经过良好的睡眠之后,往往就自行缓解了,可见睡眠是治疗情绪问题的“良药”。家长要在孩子睡眠环境(如房间的布置、灯光等)方面多花点心思,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规律、良好的睡眠习惯。
  第四,让孩子吃好。均衡的营养不仅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也是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支持。家长应该掌握孩子健康饮食的知识,做好后勤工作。
  第五,多与孩子交流。家长应了解孩子有哪些不开心的事,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哪些困惑等。通过交谈,孩子内心的不良情绪可得到有效释放。家长还可以提醒孩子,发生了不开心的事,不仅可以与家长交流,还可以与老师、同学及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交谈。
其他文献
应令雯 周健(副主任医师)  硒是人体内一种必需微量元素,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有研究表明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硒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抗氧化能力增强,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水平降低。而且研究发现适量的硒具有降低血糖和调控胰岛素介导的代谢过程等类胰岛素作用,适量的硒可以降低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改善其抗氧化水平,抑制B细胞的凋亡;适量的硒还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氧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期收到多起投诉,都是购买和使用中医类“治疗仪”(如电子灸治疗仪等)后身体产生不适的投诉。为此,提醒消费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中医治疗仪器,使用时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且中医治疗仪非人人适用。如果产品存在以下情况,都属于夸大宣传,切忌轻信:①以患者名义和形象证明产品功效或做推荐;②出现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说明;③出现“包治”“根治”“完全无毒副作用”等字眼。
正常人眼的晶状体犹如照相机的镜头,是透明、可调节的,使人能够轻松地看清或远或近的物体。当晶状体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混浊,导致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就是患了白内障。白内障除了导致视物模糊外,往往还伴有近视度数加深、色觉改变、单眼视物重影等。  目前,白内障位列致盲性眼病首位,以老年人居多。据统计,在70岁以上老人中,白内障的患病率高达50%,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比例还将持续上升。
屏幕时代,成人的很多时间被手机、平板电脑等占据,就连孩子也不例外。很多家长发现,电子产品是哄孩子的利器。当孩子不吃饭时,当孩子哭闹任性时,当孩子需要奖励和鼓励时,当爸爸妈妈想安静地待着不被烦时,杀手锏就是让孩子玩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得不肯定的是,各类电子产品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除了娱乐、休闲,对孩子来说,有些作业必须在线完成,各种课本也都有相应的电子版本,可以在线点读。  我想,造物主在创造人类的
目前所有的体育赛事均明确规定运动员不得使用任何违禁药物。因为违禁药物影响的不只是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同时对其身心健康也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那么,运动员禁止使用的药物,普通人还可以服用吗?对身体会产生哪些危害?  违禁药物多达百种  运动员禁用药物,也就是俗称的兴奋剂,原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功能状态的药物。但现在常说的兴奋剂是国际体育界违禁药物的总称,因为其实有些种类的药物并
那天门诊,当我正在询问一位病人的病情时,诊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40多岁的妇女急切地问:“医生,高血压要看内分泌科吗?”我问她:“您是病人吗?”她赶忙把站在她身后的女孩拉到前面说:“我女儿有高血压,刚查出来的,血压最高210/120(毫米汞柱)。”这个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瘦瘦高高的个头,神情有些慌张。直觉告诉我,这么年轻的患者应该不是普通高血压。于是我告诉她,可以看内分泌科。  这位姑娘姓刘,来自
生活实例 40岁的马先生反复痛风发作3年,伴右脚大脚趾变形,时常脚踝处酸痛。平时,痛风急性发作时,马先生常服用秋水仙碱或止痛药治疗。考虑到尿酸升高是引起痛风发作的原因,1年前,马先生开始间歇性服用降尿酸药苯溴马隆,但未监测血尿酸水平。近日,马先生痛风再次急性发作,立即服用苯溴马隆治疗,结果疼痛反而加重了。这是怎么回事?  痛风急性发作:不宜用降尿酸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内科 徐夏莲 邹建洲
徐蓉娟教授是海派中医“徐氏儿科”的第四代传人,祖父徐小圃、父亲徐仲才都是上海家喻户晓的名医。徐蓉娟教授从小耳濡目染,奠定了扎实的中医基础。虽然没有承袭父辈的儿科专业,但徐氏儿科的学术精髓被她灵活运用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中,取得了骄人成绩。  家学传承根基厚另辟蹊径思路新  本刊记者秦静静支持专家徐蓉娟  中医对许多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很好疗效,尤其是一些发病率高且目前西医治疗较薄弱的疾
免疫力是指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能力。人体免疫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是不一样的:骨髓是免疫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生成细胞,如白细胞和红细胞;胸腺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训练免疫细胞;此外,扁桃腺、淋巴、脾脏,甚至盲肠,都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免疫生理状况与成人明显不同。出生时,婴儿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均已相当成熟,但因以往未曾接触抗原,故
老故事  茯苓饼是北京传统小吃,味佳,价廉,功效多,老少皆宜,从古至今,深受大家喜爱。  茯苓饼被广为流传,是与酷爱保养的慈禧有关。据传有一年,慈禧在香山行宫养病,御医见她因年事已高,常犯“心痛病”而郁郁寡欢,调理也不得要领,便劝她去向法海寺里的高寿老方丈讨个方子。慈禧差人将方丈用轿子接进宫,得方丈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圆饼数枚。吃了这小圆饼,慈溪神清气爽,三天后感觉不再心痛。慈溪大喜,次日清晨便带着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