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糖皮质激素牢记两原则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z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物质。它们广泛作用于人体,可以改变糖类、蛋白质和脂类代谢,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护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肾、骨骼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在人体应激状态下大量分泌,升高血压、血糖,兴奋神经,帮助人体渡过难关。不过,如果应激过度,也会导致人体受到伤害。
  利用糖皮质激素强大的生理作用,人们合成了一系列与它们结构相似的药物,如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果患者正在接受全身糖皮質激素类药物治疗,需要掌握服药原则,正确地服用它们,才能够获得最好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原则一:缓慢减量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就像一个上下级分明的作战指挥系统,下丘脑是国家“首脑”,由它派出信使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通知“司令部”(垂体)准备派兵作战。于是,垂体又派出信使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告诉“特种部队”(肾上腺)出动“特种兵”(糖皮质激素),进入血液中发挥生理作用。当血液中“特种兵”数量过多时,“司令部”和“首脑”能够直接察觉,减少信使1和信使2的派出,从而减少“特种兵”的派出。
  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外援)以后,体内“特种兵”众多,使得“首脑”和“司令部”几乎停止了信使的派出。如果此时突然停药,会在一段时间内造成“特种兵”缺失,人体可出现乏力、胃口差、情绪消沉,甚至发热、呕吐、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抑制”。若此时人体遭遇严重感染、手术或创伤,因糖皮质激素缺乏,应激能力会减弱,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拟停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必须缓慢减量,逐渐解除“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抑制”状态。
  原则二:早晨服用
  人体自然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节律性,信使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上午8时浓度达到顶峰,随之“特种兵”的数量也迅速达到高峰。因此,服用糖皮质激素也应当顺应生理规律,在早晨8时左右服药,使得外援“特种兵”与内部“特种兵”共同作战;即使“特种兵”过多,造成精神兴奋、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血压(血糖)升高等情况,在白天还是可以通过活动、饮食克服的。如果下午或晚上服药,则更容易导致失眠、睡眠质量差、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且加长“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抑制”状态的时间。
  当然,一些局部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如外用药膏和吸入剂,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则没有严格的使用时间规定及缓慢减量的要求。
其他文献
问:肾癌术后多久能恢复运动  我因患肾癌接受了手术治疗,现在出院2周了。我平常爱好运动,想出去活动活动,但家人认为术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不能多动。到底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运动?  上海 陈先生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张海梁:适度的体育活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对控制体重、保存肌肉、保持骨骼健壮等都有一定的益处,还能促进睡眠,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  肾脏手术后3周左右,患者就可以外出活动
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手术切除是有望治愈胸部肿瘤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手术系统的迅速发展,其在胸外科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李鹤成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胸部肿瘤微创外科治疗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在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由该团队领衔完成的“机器人辅助胸部肿瘤精准微创手术的应用推广”项目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机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时教授对日美外交新思维的观点曾经在全球引起极大反响。9月23日,他应我社邀请在广东佛山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发表了精彩演讲,深受听众欢迎。我们择其要与读者分享。      和平崛起要像中药一样持久    世界现代史上500年来出现过两种头等强国,一种是英国和现在的美国,他们是持续性的强国,还有一种是短暂性的强国,像苏
今天门诊非常喜庆。小周在婆婆陪同下给我送来了红红的喜蛋。一个月前,她顺利产下了一个3.15千克的儿子。  小周是去年因不孕症来就诊的一名肥胖患者,体重高达106千克,结婚3年,一直没有怀孕。婆婆和妈妈为此事非常着急,无形中给小周带来不少压力。小周告诉我,她从13岁进入青春期开始便食欲大增,体重迅速增加。身高1.63米的她,20岁时的体重已经高达90千克。她也曾经下决心减肥,节食、针灸、火罐都试过,
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1.76亿人,其中有3550万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的诊疗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最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组织国内糖尿病、老年病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撰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那么,老年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哪些特点呢?特点一:症状不典型,并发症、伴发病多  老年糖尿病是指患者年龄≥65岁的糖尿病,包括65岁以
【生活实例】  老王退休后,和老伴安享晚年。尽管有着数年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但老王平日里几乎没有不适,便很少到医院随访。去年春节,儿子特地从国外赶回家过年,老王别提有多高兴,早早地开始筹备年夜饭,忙得不亦乐乎。饭桌上,几盅酒下去,老王打开了话匣子,忍不住向儿子“催婚”。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坚称婚姻是自己的自由,父母无权干涉。一番争执中,老王突感胸前剧痛,家人见他面色惨白、额头大汗,吓得呆立在原地、不
咳嗽的日子久了,很多人脑海中可能都曾闪现过这样的疑虑:我是不是得了百日咳?其实,长期咳嗽并不是百日咳特有的症状。除了百日咳,鼻部和咽喉部疾病(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或慢性扁桃体炎等)、咳嗽变异型哮喘、胃食管反流、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都可能引起咳嗽。那么,到底什么是百日咳呢?百日咳≠咳百日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曾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大规模接
舌尖上的“营养经”  民以食为天,膳食营养是每家每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2020年12月27日,在由《大众医学》杂志主办、广西轩妈食品有限公司协办的“舌尖上的营养经”活动中,孙建琴、孙皎、张美芳、汤应娅、沈红艺、沈秀华等沪上知名营养和临床专家分别就“国人餐桌上的十大误区”“鸡蛋中的胆固醇”“合理选择食用油”“科学吃零食”“正确看待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食品标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在解读当下国
学问一: 服药前,先喝口水  服药时,很多人习惯“先吞药,再喝水”。殊不知,这么做并不科学,吞下的药片容易黏附在咽喉和食管壁上。正确的做法是:服药前先喝一小口水,润一润咽喉和食管,再用水送服药片,使其更快进入胃内,避免刺激咽喉和食管。学问二: 饮水量因“药”而异 大量饮水  服用对食管黏膜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阿仑膦酸钠、氨茶碱、泼尼松等,应饮水200毫升以上。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磺胺类抗菌
关键1:重视泌尿生殖健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妇科 王文君(主任医师) 李 君王文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生育调节、绝经综合征、绝经相关疾病的医教研工作。  关键句:对于因缺乏雌激素所致的老年性阴道炎、尿道炎,抗感染只能‘治标’,雌激素治疗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