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英语视听说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外语教学过程中跨文化导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结合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具体特点,分析了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阐述了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一、引言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脱节的现象。在视听说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课题。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如何利用视听说课优势,发挥它内容丰富真实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习惯得体地、合适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口语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指出,外语教学的原则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则指正确且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包括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本文中论及的“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两个方面。前者指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掌握,后者指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文化能力”则主要涉及社会和文化的行为和事实,具体为“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理解外国文化中的价值观”,认识并“正确评价中外文化的差异”,能够“灵活地应付与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三、视听说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长期以来,文化因素在视听说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英语教师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把语言当成一套孤立的符号系统来传授,词汇和语法几乎成了英语教学的全部内容。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却无法应付简单的日常英语。而在“直接法”、“听说法”等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虽有所提高,但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却常常犯语用错误,造成交际障碍甚至误会。由于不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相关文化知之甚少,无法顺利进行文流。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观察,笔者将语言失误原因分析如下:
  1.缺乏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对语言系统的教学,即强调对语言系统知识、语音、语法及词汇的教学,忽视了文化的导入,致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不了解,从而导致语言运用上的错误。比如对“老人”的用法,很多学生一提到老人,就会想到old people,殊不知西方人并不喜欢用old这个词,而是用senior citizen,the elderly,或婉称distinguished gentlemen,the seasoned。
  2.缺乏言语交际的环境。
  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背诵句型,缺乏言语交际训练,在英语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对一些固定的表达形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但一旦真正使用时,由于总是使用书面文体,对于母语国家比较常见的口语表达很陌生。比如“What’s up?”“Not really.”“Tough”。
  3.缺乏对语体的认识。
  语言形式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对话双方关系,讨论话题的内容、背景,交际方式等都影响对话形式的选择。Hughes(1989)曾指出:“选择错误的语域,是外国人学习另一种语言时最常犯的错误。”传统的语言教学和应试教学让学生经常死记硬背,结果学生难以灵活地运用语言。在言语交际中,他们往往不注意对方的身份、说话的氛围和场合,不注意使用恰当的语体而导致交际上的不得体。例如,对熟人、朋友使用过于礼貌的语言,或对陌生人及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于随便的表达方式等。
  
  四、在英语视听说课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有所侧重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视听说课程的特点就是使用多媒体,而多媒体信息量大和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提供各种训练方法和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由于英语视听说课中的语言输入多为真实自然、丰富鲜活的口头语言,使学生能接触和感受英语语流的节奏、重音和语调,因此往往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成为语音教学的课堂。这也正符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989)所提出的“语音教学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的要求。
  2.利用本课程的“视”、“听”、“说”的结合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Krashen指出,听话从本质上说是输入信息,听的过程是接受和解码的过程;说话属于输出信息,说的过程是编码和传送的过程。两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根据视听说课程的特点,笔者通常在视听前中后安排问题,从而进行任务型教学,并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有效预测。在视听时,学生的任务是获取并理解新的信息,同时要完成检验理解能力的练习。在视听后,我们可以安排多种形式的口语活动,包括问题问答、内容总结、复述、话题讨论、角色扮演、观点辩论等。这三部分活动将视、听和说有机结合,即说为视听做准备,听又为说提供了语言素材和知识积累,听和说就可以相互促进。语用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方面,而听是理解能力,说即表达能力。通过创造模拟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语用能力。
  3.利用视听语言材料,有效地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知识。
  主体文化是指母语文化,与客体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是提高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跨文化交际中若不能回答外国人关于主体化的问题,会带来种种不便。跨文化交际中话题是受双方制约。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主体文化意识的培养,即与本国有关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民族及民族信仰、婚俗文化、饮食文化、社会制度、文化古迹等,从而有效避免交际中出现的冲突。
  文化知识的传授着眼于分析视听材料中交际话语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人们的话语中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审美情趣等深层文化方面的内容。在视听说课堂,我们能听到各种情景、各种场合中,各种身份的人所进行的有关各种话题的对话。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材料中的文化知识;同时,在完成视听理解活动后,让学生对材料中涉及的文化知识点进行复述、总结,或开展文化对比讨论,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达到通过听说训练导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4.关注和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兴趣。
  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消极情绪有很多因素,比如说自卑、缺乏自信、怕出错、焦虑。教师要采用轻松、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对学生要诚挚地关怀和帮助,适时地表扬和鼓励,善意地纠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进行语言文化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有进步感和成就感。
  
  五、结语
  
  尽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现在已受到广泛的重视,但是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着需要探讨的问题。视听说课程是一门综合语言技能课,教师应注意课程特点,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融合在一起,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ughes,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Heaton,J.B.Writ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2nd ed)[M].New York:Longman,1988.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8.
  [5]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赵厚宪,赵霞.论文化教学原则[J].外语教学,2002,(3).
  [8]李映.试论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外语界,2002,(6).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外语学习情感策略与语用能力的关系,分析了外语学习情感策论对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将情感策略融入以培养语用能力为宗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情感策略语用能力外语学习策略    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而这一过程无时无刻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外语学习中的情感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受到了关注。Erikson,Maslow和Roger
摘要: 高职生源的多元化决定了高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生学习英语的特点,由此分析得出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解决来自学生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生英语学习特点高职英语教学    一、高职生英语学习的特点    生源是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基础,也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
摘要: 在德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教师往往重视的只是语言知识点的传授和训练,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结合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德语本科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学实践,探索任务型教学法在德语基础教学阶段的应用。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德语基础教学应用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这个词的使用有不同的含义。在教学中,有的人用“任务”泛指任何类型的活动,包括语法练习、课文复述、场景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找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更好地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大学人才。  关键词: 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教学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200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决定在全国180所高校中进行试点推广。2004年初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7年7月,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深化教学改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一味地关注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法不可替代的优点。本文从两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将二者在英语教学中有效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 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法英语教学结合应用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们都在积极探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是绝经后妇女常患的一种代谢性骨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范畴,其特征为绝经后单位体积的骨量降低,骨质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沉着减少.妇女绝经后,随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从性成熟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症状.属于中医学“绝经前后诸证”的范畴.导师肖承悰教授通过审证求因,并结合现代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非特定穴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效应、中枢脑活动特征以及针刺效应与脑活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基于循经选取非特定穴治疗偏头痛临床效应的中枢机制,为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