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刊讯(张迿)2014年11月12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的推进中小学课改和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培训会上获悉,自治区规定,为把质量均衡落到实处,新疆在评估检查中,专门成立教育质量均衡检测小组,负责对接受评估的县(市、区)的城乡教育质量均衡情况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教育质量达不到均衡化要求的,在均衡化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为强化教育质量均衡,新疆启动了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求各地把教育资源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张迿)2014年11月12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的推进中小学课改和校本课程建设项目培训会上获悉,自治区规定,为把质量均衡落到实处,新疆在评估检查中,专门成立教育质量均衡检测小组,负责对接受评估的县(市、区)的城乡教育质量均衡情况进行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教育质量达不到均衡化要求的,在均衡化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
为强化教育质量均衡,新疆启动了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求各地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项目是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
其他文献
“严谨、朴实、奉献、进取……”响亮的声音在我校孔子广场上空久久回荡,孔子广场人头攒动,队列整齐……这不是一群学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各异;这又是一群学生,他们正在缅怀青葱岁月、重温母校校训。这是2012年我校百年校庆校友们自发组织的一个活动。“吼一吼,吼出当年的精气神,”参加活动的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校友说,“在望城一中做学生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老师们就带着我们大声读校训,还真能止饿忍苦。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培训的课程设计,应以“实践—反思”为基点,培训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丰富实践经验、教学水平一流的教师,并打造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作为教师教育重要的培训模式,其培训课程设计和实施,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度研究。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及实施,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一、课程设计应是专业化和个性发展的融合 研修培训面对着个性鲜明的教师,所以,语文研修培训课程设计,应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从不同的视角都可以看到教师成长的足迹。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的三要素。从教师对教学中这三者之间张力关系和互动关系认识的角度,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教师成长的初始阶段——以“课本”为本 在进入教学的初期,由于指导思想上、方法措施上或教师自身素质等原因,大多数教师会先经历“教书”——“教课本”“教教材”的阶段。从“照本宣科
郭华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5期上发表的《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主体教育实验18年回顾》一文,是一项可喜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所得出的一些重要结论,恰是多年萦绕在本人的脑海中,未能想好且又没有表达出来的,我深表赞同,并很受鼓舞,愿意作一点解读,与读者、编者、作者交流,如有误读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人觉得,这篇文章至少在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上,富有建设性,很有启发性,需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王玫:我认为这与当今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影视文化、科技文化等的广泛流行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与工具不断更新换代,而且这一速度越来越快,使得孩子们的视野被打开,他们可以快速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隔30年的今日,这“三个面向”,不仅是我国教育的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也是人民对优质教育的现实要求。2013年9月13日、14日,北京乐成教育研究院和美国西部院校协会在北京乐成国际学校联合主办“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教育论坛,来自北京、深圳等地的60多位一线教师与国内外教育专家共聚一堂,热议当前教育如何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主持专家 郑新蓉教授 教育即生活,读书即品读教育、品读生活。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主持读书会,涉猎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性别教育等领域。本期读书会主要介绍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和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著作——《女权辩护》。 进入性别研究领域已经有七八个年头,女性主义的作品也读过一些,但我一直不敢用“女性学者”来标明自己的身份,最多算是一名女性“学着”,学着去
刘良华教授在2010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上的《一线教师,做个教育的草根研究者》一文,用了较大篇幅谈“教师怎样做研究”这个话题。作为一名大学教授,能够这样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非常难得。该文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教师如何做研究”有意义、值得思考的问题。但读了这篇文章以后,笔者认为刘教授的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对于刘教授提出的研究,笔者以为还不完全是教师的研究,而是更接近于研究者的研究,或者是研究
一、在教学相长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中国教师》: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过去的体育课堂常常是“放羊的课堂”,您是如何看待体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呢?体育课是如何体现“教学相长”的呢? 孟文砚:我认为在任何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备受关注的。 第一,教师的责任感是体育课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我不认同过去的体育课常常是“放羊的课堂”这个观点
课堂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既能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呢?许多研究者都在试图寻找科学、有效并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但这些教学方法往往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能力培养,忽视了差异性的存在,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施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憾,为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可探索的途径。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分层递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