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信号采集测量快速响应方法研究

来源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多路信号采集测量的快速响应,自主搭建试验装置,以高温高压工况需要进行温压补偿的流量测量为例展开研究,从软件算法策略上做出改进,并与常规方法进行对比,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流量和液位信号的均值响应时间分别提高了36.7%和45.6%,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采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考察了不同温度(T,750~950℃)和水蒸气分压(SP,10%~30%)下生物质焦油水蒸气重整过程中的气体生成、气体产物中总碳转化和焦油转化等反应特性,求算反应动力学,并与焦油热裂解特性进行比较.在热裂解过程中,随温度增加,各气体(H2、CH4、CO、CO2)产率和气体产物中的总碳转化率增加,反应时间缩短.而在焦油水蒸气重整过程中,等温下的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且H2、CH4、CO产率和气体产物中的总碳转化率显著提升,而CO2产率在850℃时有最大值.在焦油水蒸气重整过
制约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开发应用的瓶颈在于如何同时实现高离子电导率与高机械强度.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溶液聚合技术,以3-环己烯-1-亚甲基丙烯酸酯(CEA)为后交联单体,聚乙二醇甲醚丙烯酸酯(PEGMA)为导离子单体,制备了不同链结构的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再通过硫醇-烯烃之间的“点击化学”反应形成化学交联网络结构.所制备的三嵌段共聚物电解质具有独立的导离子中间嵌段,且交联单体位于分子链两端,从而能够同时满足离子电导率与机械强度的要求.该三嵌段共聚物电解质在60℃下的离子电导率为6.13×10-
通过3D打印技术,快速制备了能够纺制核壳型海藻酸钙微纤维的微流控通道,并实现了对纤维形貌结构的精准调控.系统研究了三相流速、通道高度、承接管长度、溶液黏度对纤维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外相流速可以减小纤维整体尺寸,增大中间相流速会增加壳层厚度,增大内相流速能增加核的直径;微通道出口距离固化液的高度越大,纤维越细;承接管长度过短会使纤维不均匀;溶液黏度对纤维的形貌影响很小.3D打印技术制备的微通道相比于其他制备方法更加便捷,易于加工,且通道的批次重复性良好,非常适合用于微纤维的批量生产.此外,纤维核壳
糠醛渣的能源化利用是糠醛产业清洁生产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然而,现有的直接燃烧利用常面临着因糠醛渣高K引起的灰分烧结严重、高S导致的SOx排放量大和高水含量导致的燃烧效率低等难题.基于此,在管式炉中考察了单一气氛(N2、CO2、O2)和混合气氛(N2+H2O、CO2+H2O、O2+H2O)中糠醛渣灰在不同温度下的烧结特性,并对灰分颜色、收缩率、微观形貌、矿物质成分和K/S释放等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灰分热收缩行为显示,随温度升高,灰样收缩率增加;在单一气氛中添加水蒸气能促进灰分烧结.SEM分析发现,在灰分烧结前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得不同Zr含量的改性蒙脱土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物理吸附仪(BET)和化学吸附仪(NH3-TPD)表征其结构特征,在固定床中考察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物分布和焦油品质的影响规律,基于模型化合物苄基苯基醚(BPE)、联苄和联苯的热解行为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对煤中共价键断裂规律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酸洗可增加蒙脱土的比表面积,添加Zr后该值先减小后增加,酸性与之相反,当Zr含量为24%(质量)(24ZrAM)时,催化剂的酸量与强酸强度达最高.在xZrAM的作用下,热解焦油产率和沥青含量均
为研究聚磷酸铵(APP)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粉尘爆炸的抑制特性,从最大爆炸压力Pex、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ex、最小点火能量(MIE)和最小点火温度(MIT)等多方面分析了APP对PMMA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PP可有效降低PMMA粉尘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并延迟最大爆炸压力峰值到达时间;对于不同浓度PMMA粉尘的MIE,APP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存在临界抑制浓度配比1:1,在该浓度配比条件下PMMA粉尘很难通过静电点火;对于不同浓度PMMA粉尘的MIT,
泡沫灭火剂是常用的火灾扑救方法之一,但常规泡沫灭火剂存在半衰期短,析液、聚并迅速而影响灭火效能的问题,基于火灾化学和活性剂技术,提出碳氢表面活性剂SDS、有机硅表面活性剂LS-99和低碳醇的三元系泡沫体系,并系统探究碳氢/有机硅/低碳醇的复配配比.通过表面张力、发泡高度、稳泡系数的大量测试,发现LS-99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083%.LS-99和SDS二元系在降低表面张力、提升发泡高度和稳泡系数方面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适量浓度的能够延缓泡沫析液、聚并的异丁醇,设计出了性能优良的碳氢/有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模型在网络环境的安全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入侵检测数据集存在不平衡类问题,限制了分类器对少数类的检测性能,降低了少数类的检测率.为了解决入侵检测数据集数据不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采样技术(SSG),由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算法和高斯混合模型(GMM)欠采样聚类技术相结合.其次,为了解决网络入侵数据特征学习不充分的问题,运用特征提取功能强的膨胀卷积神经网络模型(DCNN),使用膨胀卷积来增大对信息的感受野,从而提取高级特征.在UNSW-N
利用定容燃烧弹爆炸实验平台结合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系统研究了组分浓度和当量比对氢气/二甲醚/甲烷三元混合气体燃料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火焰传播速度Sa随氢气浓度XH2的增加单调递增,随二甲醚浓度XDME和甲烷浓度XCH4的增加单调递减.压力峰值pmax与XH2的关系受到当量比φ的强烈影响,当φ=0.8、1.0和1.2时,pmax随XH2先缓慢线性增加然后快速增加;而当φ=0.6、1.4和1.6时,pmax始终线性增加;同时,pmax随XCH4线性递减,而随XDME的变化可分为两个时期.XH2与最大压
针对复杂工业过程数据的动态性、非线性和多阶段性等特征,提出基于时空近邻标准化和KNN规则(Time-Space Nearest Neighborhood Standardization and K Nearest Neighbor Rule,TSNS-KNN)的复杂多阶段过程故障检测方法.首先使用训练样本在时间和空间域上的两层嵌套近邻集的统计信息对样本预处理,然后将标准样本的累积近邻距离作为检测统计量进行故障检测.TSNS-KNN在排除非线性干扰的同时,消除了前后时刻样本间的动态相关性,将多阶段数据转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