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 微课程教学设计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s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特点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本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能够用英语表述常见的食物名称,能够熟练运用句型征求和表达用餐意愿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巩固操练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I’d like some…;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认识和掌握可数名词复数的变化形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采用了“情境铺垫,突出主线,启发自学”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课后学习方案。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和四年级的英语课程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食物方面的知识,能够简单地用英语句型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本课时继续围绕食物展开话题,教学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也要求教师在活动上要充分设计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反复操练,关注学困生,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能更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情境,运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I’d like some…正确地表达想要某些食物的意愿;能够发现、总结并运用可数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境,导入单词、句型,引导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启发关注健康的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
  1.Warm up
  教师通过和课文相关度高的歌曲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today?引出本课的话题“食物”和重点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让学生在欢快的歌曲中复习之前课堂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复习之前课堂上学过的重点句型和相关单词,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Let’s help
  教师对歌曲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设置了歌曲中的人物Sarah和Mike去餐厅的场景。并在他们点餐时设计了第一个任务:服务员把菜单弄脏了,请同学们帮助Sarah和Mike补全菜单(如图1)。
  设计意图:通过餐厅服务员不小心弄脏菜单这一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补全菜单”复习食物类的单词。“In the restaurant”这一场景设置既能延续歌曲内容,又能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单词、句型,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Let’s talk
  教师在修复了菜单后自然而然地引出点单,请学生猜测Sarah和Mike所点的食物,引导学生用“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句型和“I’d like some…”句型,并根据图片提示进行点餐的操练(如图2)。
  设计意图:让学生扮演Sarah和Mike进行点餐,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所学句型的能力。在“What would you like?”这一句型的基础上拓展了“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这两个新句型,并让学生通过点餐的方式及时进行操练,让所学知识更具有实用性。
  4.Let’s find
  教师展示Sarah和Mike所点的食物,通过区分食品、饮料,将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用不同的颜色标明,启发学生观察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并总结出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及其用法:不可数名词一般是指不能以数目来计算的东西;它一般没有复数形式,只有单数形式,它的前面不能用不定冠词a/an(如图3)。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两者的区别。同时,也通过将食品和饮料分开,让学生观察到部分食品和所有饮料都是不可数名词,并总结出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结果,而不是直接出示,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5.Let’s sum up
  教师给出单词的单数形式,让学生写出其复数形式。同时出示变化方式相同的单词,引导学生总结可数名词复数的变化规律,并完成相应的练习(如下页图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完成一些单词单复数变化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出可数名词复数变化的一些规律,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小窍门。通过一个单复数转换小练习,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不仅能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
  6.Let’s enjoy
  教师向学生介绍Sarah和Mike的朋友Zoom和Zip,让学生阅读它们在餐厅点餐的故事,并在表格中分别填写它们所点的食物,进行对比,思考并回答“Who does well in a healthy diet? Why?”(如下页图5)。
  设计意图:Zip瘦小,而Zoom身材肥胖。从他们点餐的话语中可以发现,Zip喜欢喝水、吃蔬菜,Zoom喜欢吃垃圾食品、喝可樂,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绘本的趣味性。听读故事并完成表格这一任务,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提出更健康的饮食方式,引发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启发他们关注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7.Homework
  教师通过对Zip和Zoom的体型及其所点食物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健康饮食习惯,并完成课后学习任务单。
  设计意图:将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反思
  第一,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对英语学科中的任务型教学有了更加切实的认识与实践,对“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线索,以任务型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其他文献
下一个10年,日本将面临一个重大选择,即能否将自己的立足点真正移至亚洲,抑或加强日美安保,继续奉行“孤立主义”的路线。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结束。回首这10年,中日关系几经曲折,最终又回至原点,甚至可以说是原点之前。  这几个月,日本媒体宣扬“牵制”和“包围”中国的论点甚嚣尘上,更有媒体指责中国“侵略”日本领海,这种报道激化、推动了日本民间的“反华”情绪。日本媒体大量报道中国人购买日本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情况称为失重现象.该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如坐在下坡的车上、站在升降的电梯里)经常遇到,但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该知识的构建,从而对失重产生的原因理解不透,把握不准.下面在对照课程标准要求和简要对比几套教材编写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谈谈笔者的看法,并愿意与广大的中学物理同行交流.  1 课程标准要求及几套教材编写特点  普通高中《物
怀丙和尚是北宋人。他早年出家,除了潜心修行之外,怀丙和尚对建筑工程也很感兴趣,经常阅读一些建筑方面的书籍,钻研相关的问题。  怀丙和尚聪明善思,时常口吐妙语,于是常有人慕名来向怀丙和尚诉说烦恼,请他指点迷津。久而久之,也有一些闲散之人去找怀丙和尚。一开始,怀丙和尚以为他们遇到了麻烦,便陪着他们聊天,之后发现他们只是无聊闲谈而已。后来,怀丙和尚就闭门谢客,除非真的有需要帮助之人,他才命弟子开门迎接。
音乐,只有7个音符,可以奏出动人的乐章,产生奇妙的效应。现代医学与音乐之间派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称作“音乐医疗学”。  美国医学专家凯瑟琳·麦考密克对唱歌影响人的心肺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经常唱歌者或歌唱家们的胸部肌肉十分结实,肺部非常发达,心跳十分有力。她指出:“虽然绝大部分成年人的心肺功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弱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抽烟者或不太好动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唱歌却可以减缓这种衰
《茶之书》中,有一则有趣的故事。  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院。当儿子完成工作时,茶师却要求他重做一次。  于是,少庵又花了一个小时扫院。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上。”  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院的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院中,用力摇一棵树,抖落一地金黄色的树叶。茶师说,打扫庭院
从现在身体健康的角度看,无端地拔掉牙齿或改变头颅及耳朵的形状等等,显然为人们所不取。然而我们的有些原始先民却在长期形成的风俗中,将此类事情视为必然。  上古有些地区之民,大约在14岁左右有将某些牙齿拔除的习俗。这种习俗的意义可能在于表示拔牙者已经长大成人。拔牙之俗在考古资料里,多见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峡文化、良渚文化和昙石山文化,台湾屏东、恒春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也有发现。
虽然是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夫人,梅琳达·盖茨却不喜欢抛头露面,多年以来一直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然而,梅琳达近日一改低调作风,不仅首次随丈夫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亮相,还公开声明自己将从幕后走出,发挥“首富夫人”的影响力。    贤妻良母    现年42岁的梅琳达出生于美国达拉斯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聪明好学。1987年,她获得美国杜克大学的计算机和经济学两个学士学位。
命悬一线  这几天发生了一件事,让阿权的肠子都悔青了。  《K市晚报》有这样一篇报道:本市连续发生多起夜间抢劫的士司机案件,犯罪嫌疑人,男性,面目特征不详,擅长伪装作案,目前警方正在严密布控中,请广大的士司机注意出车安全。  阿权是开大客车跑长途货运的,每次到K市,便会去一家专门招待出租车司机的茶馆里喝茶吹牛,说些个自己勇斗车匪路霸的段子。这天,阿权听到旁边的“的哥”们在发牢骚,便逮着机会又说了一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2月10日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这次抗击疫情斗争展示了良好精神状态和显著制度优势,并有针对性地强调了四种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越是关键时刻,越要迎难而上,越要呼唤伟大精神。在严峻疫情形势面前,奋斗在疫情防控战场上
发烧,几乎每个小儿都经历过,有的孩子三天两头就发起烧来。那么,小儿为什么发烧呢?应如何看待它?  我国古代,早就有不少医学家认为,发烧是每一个儿童必经的阶段,把此现象称之为“变蒸”,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中就曾说过,小孩子从出生之日起,每32天叫做“一蒸”,两蒸叫做“一交”。这样,既变又蒸,须经历576天,即近两年的时间,方可算完毕。为何会“变蒸”呢?孙“药王”认为,这是小儿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