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伸推拿结合牵引和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zmh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拔伸推拿结合牵引和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85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推拿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拔伸推拿及牵引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牵引和药物治疗.共治疗8周,其中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定差异有显著性,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拔伸推拿结合牵引和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颈源性眩晕临床症状,提高生活、工作、心理等功能,最终达到治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
其他文献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管内神经结构及功能的损害,患者出现SCI水平及其以下脊髓功能(包括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1-3].近年来,SCI的发生率升高,全球每年约有13万人新发SCI,其中将近50%患者损伤平面达到C6或以上[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SCI年患病率为37/百万人口[5],致残疾总人数超过100万[6].
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LLIF)是一种较新的腰椎椎间融合技术.该技术已应用于多种脊柱疾病患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LLIF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可以显著减少医源性损伤、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由于LLIF具有一定改善脊柱力线的能力,近期研究试图将其应用于成人脊柱畸形(ASD)的治疗.虽然这一尝试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及可行性,但目前对于LLIF治疗ASD的适用标准及矫形能力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文献回顾讨论LLIF在ASD治疗中的适应证、疗效、并发症f.
目的 挖掘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两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比值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中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共16个季度的ADE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 经计算及二次筛选后得到司库奇尤单抗ADE信号152个,依奇珠单抗ADE信号68个,其中有12个信号为司库奇尤
目的 探讨妊娠伴有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配合给予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后获得的术中切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妊娠伴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配合完成剖宫产手术治疗)和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添加手术室优质护理方式配合完成剖宫产手术治疗),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术中切口感染、酮症酸中毒、低体温)、护理满意度(心理干预、术中配合、服务态度、护理水平、护理效果)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焦虑状态、抑
中国高血压调查(2012~2015年)发现,中国≥ 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18岁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45亿.2017年,中国有254 万人死于高收缩压,其中 95.7%死于心血管疾病 [1].高血压的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给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除了遗传、易感性、钠盐摄入量、肥胖和缺乏运动等传统生物学危险因素外,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影响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这种与精神压力刺激密切相关的高血压,称之为精神压力相关高血压 [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
2009年,芝加哥国际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resolution esophageal manometry,HREM)工作组出 版了芝加哥分类(the Chicago Classification,CC)第1版,其后有2次更新,2015年发布了CC版本3.0(CCv3.0).随着新的HREM指标的出现,有关HREM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发展迅速.与之前的分类相比,2021年的CCv4.0有4个关键的更新.
期刊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1].同时,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非常普遍,并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产生极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冠心病合并的焦虑抑郁越来越受到广大心血管科医生的关注.
1 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rn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全世界人口死亡总数的31%,在INTERHEART研究中,主要研究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9个危险因素,其中心理社会压力约占可归因性风险的30%,排名第三 [1].
心理健康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心脏—身体的连接中,心理、心脏和身体互相关联、相互依存.早在1980 年,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将由环境心理应激引起和加重躯体病变的疾病定义为心身疾病.其中,明确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源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原发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期前收缩和心脏神经症等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即目前所指的心理心脏病范畴.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明确关系[1],心理健康或与导致心血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是由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紊乱而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1].IBD在全球范围内影响较大,据统计,IBD患病在美国约100万人,在欧洲约250万人,在全球范围内的人数更多 [2-4],并且IBD的诊疗费用也相对较高.研究表明,越早确定IBD的活动性越能降低手术率和病死率 [5].然而,目前仍然缺乏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