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游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是一年中最最美丽的季节。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和我一样,喜欢出去走走、看看。那如何把你在游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游记与别人一同分享呢?笔者认为,只要掌握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一、开头要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写游记一般要在开头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这一点与记事类文章很相似。如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第一自然段“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二、游玩的路线要清楚
  某次游玩的路线要交待清楚,让人看了一目了然。游记的记叙顺序一般采用游览的顺序。如《颐和园》一文,作者先写绕过大殿的长廊的景色,然后写万寿山脚下及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最后写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
  三、抓住景物特点,突出重点
  在游览过程中,游览的点很多,我们不能对所有景点都均匀涂墨,一一描述,而是要有重点地描写,把你旅游中印象最深的、主要的几处景点重点描述,细致刻画,如此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颐的园》结尾“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细细游赏”。作者说“到处有美丽的景色”一句话把颐和园其他“点”的美概括出来。可文中的长廊、万寿山上山下、昆明湖却花了很多笔墨。这样使整篇文章重点突出,并详略得当。
  四、移步换景,过渡自然
  出去游玩不可能永远呆在一个地方看。那怎样把几个景点像丝缕穿珍珠一样,使文章形成一个整体呢?这就要用过渡句。如,《颐和园》一文,第二自然段开头“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第三自然段开头“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第四自然段开头“登上万寿山“,第五自然段开头“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通过“移步换景”的过渡手法,作者的游踪、景物的位置,便于描述清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
  五、要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
  游玩参观,每个人对景物总是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体验,若能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能阐述人生哲理,那就是一篇很好的游记。如《挑山工》一文,挑山工的这种朝着目标勇往直前的精神使作者受到了感染,其实也在向我们阐发一个哲理——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也要和挑山工一样,向着目标马不停蹄的道理,这样文章立意就高了。或在描写景物时,抒发情感,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上文写到的《颐和园》的结尾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也就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原电池的内容在高考中几乎是年年考的知识点,但学生由于没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很容易丢分,拿不到高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原电池的题目产生畏惧心理,甚至部分同学对原电池的题目不动笔。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理解原电池的本质,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就能够在涉及原电池的考题中做到不丢分或尽量少丢分。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浅谈几点教学建议:  一、理解原电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培养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  1、注重掌握口算的方法。例如: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用凑十法来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
【摘 要】在中学化学中的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是各种考试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同位素和同分异构体犹为突出。很多同学丢掉了这简单的题目,其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其本质区别,不善于归纳总结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关键词】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中学化学    现将中学化学中的几个“同”的定义、要领归纳总结如下:  一.同位素  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障碍。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绝大部分不是粗心问题,而是思维水平跟不上,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下大功夫培養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其思维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
在初中化学课本中,讲到氧气制法时就涉及到催化剂的问题了,尤其是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最常用的催化剂就是MnO2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者自己动手做这个实验都能明显地感到MnO2使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了,也就是说MnO2的催化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是事实。问题是要想证明证明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却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证明某种物质是另外一种物质的催化剂,仅仅看①这种物质能否改变
新课标教材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的教学单元,强调从运算的意义和数学思想方法出发进行解决问题的教学,从例题到习题跳跃性大,练习较多出现例题末出现的题型,给教师教学带来一定困难。《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之“解决问题”目标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
【摘要】如何让体育课堂流光溢彩,近几年来,我的做法是把音乐教育引入体育课堂,通过音乐教学的艺术魅力,实现体育教学的流光溢彩。把枯燥的体育通过音乐的滋润,让学生在上体育课的同时,再领会音乐与体育的双壁合辉的教学效果。本文仅就体育教学与背景音乐,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和粗浅看法,以求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体育;音乐; 整合;效果    一、 体育与音乐的整合有哪些优点    1、调动学生激情,提高学
摘要:随着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对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然日益深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一定会得到全体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创造性思维 能力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知识的获得来自于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一旦通过艰苦的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形成“成功效应”。因此,教师
学生在基础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阶段性的问题,而且每一位学生由于基础与天性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又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我们教师是否可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尽快解决所遇到的困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在基础素描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到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是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音乐教学中,合唱训练以其易于组织,适应性强而备受接受与推广,首先合唱队人数伸缩性大,少则几人,多则数百成千均可,所以极易推广;其次,合唱无需买乐器,其“乐器”就是自已的噪子,单就这一点上讲,是任何艺术表现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就其本质上来讲,学生通过合唱学习,对音乐的感悟力,综合审识力,鉴赏力以及音乐纵横感觉能力的培养都是极为理想的。学生参加合唱既是音乐欣赏又是音乐创造。合唱注重的是整体的配合,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