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刺激迷走神经对神经外科术后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wen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运用电针刺激迷走神经对神经外科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04~2016-07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5例神经外科术后合并V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编码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23)和电针组(n=22),常规组根据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及物理治疗等.电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电针刺激下肢迷走神经每天2次,每次30 min.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7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7 d时WBC、PCT、IL-6、CRP等.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电针组在3、7 d 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常规组比较,电针组在7 d时PCT、IL-6、WBC较常规组下降更加显著(P<0.05),而在0、3 d时PCT、IL-6、WBC等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在所有时间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电针连续刺激VAP患者迷走神经,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缩短病程,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电针刺激可作为重要补充方法运用在VAP综合治疗中.
其他文献
脓毒症/感染性休克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呈现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自2002年巴塞罗那宣言倡导全球拯救脓毒症运动,人们致力于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
期刊
期刊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是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处的压力,可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直接测量.CVP由四部分组成:①右心室充盈压;②静脉内壁压;③静脉收缩压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小剂量容量负荷试验(Low-VE)联合脉搏轮廓分析技术(PiCCO)对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4-05~2016-04本院
目的 探讨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tcO2)在被动抬腿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评估容量反应性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01~2015-12需行液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XBJ)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50例风湿性心脏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XBJ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