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游台湾的背后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q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两岸直航开通不久,安利(中国)组织了一次12000多名营销精英参与的台湾游。大家都没料到,一次企业的海外拓展培训成为海峡两岸各个层面关注的焦点。时隔四年,依旧是12000人的安利大团赴台游,但引起的轰动效应减弱了,媒体也显得很淡定,因为两岸交流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人多了,闪光灯少了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个久居大陆的台湾人去买水果,为了不被摊主“宰生”,用一口纯熟的普通话跟他讨价还价,但是摊主马上问,你是台湾人吧?这人觉得很惊奇,难道自己的普通话还有台湾腔?摊主指着一堆猕猴桃问他这叫什么,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奇异果。
  如今,除了猕猴桃和奇异果之类的称呼问题,两岸之间几乎没什么信息差了。内地综艺节目里总能看到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的台湾面孔;超市里四季摆着来自台湾的菠萝蜜、莲雾和榴莲;60后眼中“龙应台的台湾”,70后眼中“侯孝贤的台湾”,还有80后眼中“周杰伦的台湾”,现在是一个在大陆二十多个城市能直航到达的地方。
  而早在四年之前,情况还不是这样。2009年安利带到台湾的那支“万人团”,是自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施以后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旅游团,也是两岸之间第一个直航邮轮旅游团。一位参与者记录道:每次靠港,码头上都有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当地官员热情致辞,盛装的礼仪小姐向每一位来宾送上当地特产,随行的电视转播车排起长队。
  第一个吃螃蟹的安利团受到了很多“特事特办”的照顾。所到之处,旅游大巴前有警车开道;为了减少游客通关耽搁的时间,台湾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事先飞到上海,与游客同船出发,然后在船上提前查核证件……
  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监李君说,今年赴台的“万人团”受到的关注比四年前少了,作为负责企业公共事务的人员,觉得略微有些失落,但也说明两岸交流愈加频繁。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于组织者来说,这一次赴台的准备工作也比四年前“挑战小很多”。
  2007年,安利公司就已宣布了2009年营销精英的海外研修目的地是日本与韩国,大量准备工作也早就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有去台湾这个想法的时候,还是陈水扁执政,我们就‘赌’马英九会上台,结果马英九真的上台了。我们2008年底递交了申请,‘赌’大陆国台办会批准,‘赌’台湾方面会批准,结果都‘赌’赢了。”安利大中华区副总裁刘明雄说。
  2008年底,两岸“大三通”基本实现,这让萌发了临时“转场”念头的刘明雄信心倍增。但是,在具体的手续办理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诸多挑战。“万人团”是2009年3月中旬出发的,而安利直到2月底才拿到批文。
  时过境迁,这次的情形明朗得多。安利的组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参与者们也很容易就拿到了赴台的相关证件。从3月12日到4月1日,12000多人分5个批次,从大陆 19个口岸就近直飞台湾。
  这两次台湾行在安利的营销精英研修史上也是个特例。安利每年都会组织业绩突出的营销人员海外旅游和研讨,但时隔这么短去同一个地点还是第一次。这与活动“总策划”刘明雄有关,他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是一个热爱家乡的台湾人。
  原本在安利台湾工作多年的刘明雄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被派到安利(中国)工作。刚到广州时,有一天他在街上见到几个穿军服的年轻人,像是部队放假出来逛街,打闹说笑着从他面前走过。这些青春的面孔让他想到了台湾的“阿兵哥”。刘明雄年轻时在台湾当过兵,所以对部队里那些黝黑而英气逼人的脸庞非常熟悉。他想到,这些孩子如果有一天要在战场上相见,那就太残酷了。这些情结在他心里植根很久,所以他两次组织安利营销人员去台湾,就是想让两岸民众有更多的交流和理解。
  刘明雄说:“这次台湾行和2009年那次相比,活动安排更开放,气氛更加融洽。”2009年那次邮轮之旅,两岸的媒体和公众都盯着这支“万人团”,游客白天上岸活动,晚上要回邮轮住,每个船舱都要点名,确保游客都住在船上。台湾怕有人“跳船”,大陆也怕游客滞留不归。旅游团在台湾水湳机场开惜别晚宴时,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当地人进不去。
  但这次,大家住在台湾的五星级酒店,音乐会、野营会等很多活动都有当地人参与,游客和当地人在路上错身而过时,会互相打招呼。安利做了一个统计,2009年,团员们行程中23.3%的时间在台湾当地,而这次在台时间高达96.4%。2009年只有3条旅游线8个景点供团员选择,这次有10条线22个景点。
  “如果说四年前是破冰之旅,那这次就是春暖花开。”刘明雄言道。随着两岸民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和常态化,官方介入的力量渐渐消退,民众自发的交流成为主力。
  里长伯眼里的新“陆客”
  最开始台湾人对陆客的印象,可能是台北故宫里听到的东北话“这怎么卖啊?”,或是国父纪念馆里士兵交接仪式时的催促:“怎么还不开始?”因为最初旅行社推出的台湾游项目多是些低价团,游客疲于奔波于各个景点,走马观花逛一圈,不觉得台湾好玩,台湾人也不觉得陆客可亲,这样的见面只能给双方造成误解。“真正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双方深入而真诚的交流之上。”刘明雄认为。
  活动细节的安排足见刘明雄的良苦用心。安利在台北华中露营场的草地上举办的一次野营中,邀请台湾当地人一起参加。主办方给团员和当地人分别安排了座位,但是谁都没有按指定的位子坐,大家很自然地坐到了一起,围着圆桌喝咖啡,好奇地互相打听一海之隔的事。
  来凑热闹的当地人里面有一位“里长伯”,里长是负责管理某一片社区的芝麻官,相当于大陆的居委会主任,就像大陆的居委会必然是“大妈”坐镇,里长约定俗成是位老伯伯,所以经常被街坊亲昵地称为“里长伯”。
  这位里长伯“绿”得很,60多年没出过台湾,对大陆的所有印象均来自官方宣传。旅行团里的一位安利营销精英颇有中医根基,见到满面通红的里长伯就问,您大概有“三高”吧?里长伯说,哪止“三高”啊,我有“五高”啦。这位团员给里长伯把了一下脉,动笔开了个方子,并给他留下自己在杭州的地址,约他有机会来大陆时找他。里长伯很感动,“陆客”和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这样的交流不是个例。安利团组织的一场音乐会上,当地的小孩子被父母牵过来玩,团员们把荧光棒和鼓掌器送给小孩子,孩子们的可爱面孔是不分地域的。
  台湾人也给游客留下了热情礼貌的印象。有安利团员在微博上分享,第一天上岛遇到一户台湾人在搬新家,他们看到大陆游客觉得很新鲜,热情地邀请他们去新家坐坐,喝杯茶“唠唠嗑”。也有游客对台湾计程车司机的周到细致赞不绝口,他们为乘客准备了手机插槽、饮用水和杂志。一名团员在国父纪念馆遇上一头银发的义工奶奶,认真细致地为游客讲解,没有任何报酬,让人心生敬意。台湾的服务人员都很温和,不会在你进门时就从头到脚打量一番,迅速对你的财力做出判断,然后决定要拿几分热情接待。
  一些台湾媒体的心态也从“制造误解”转为“寻求理解”。2009年那次旅行,台湾媒体笔下的陆客出手阔绰,很张扬。刘明雄说,当时金融危机发生不久,台湾指望大陆游客带来的商机可以刺激经济,所以媒体很在意陆客的消费能力。但这次当地媒体更关心大陆人喜欢吃什么、玩什么,他们更希望了解陆客的喜好,如何能够长期吸引陆客。例如大量媒体报道描述了安利团对骑自行车游台北的项目感兴趣,对颇有民俗味道的“办桌宴”赞不绝口……
  四年前,台中市市长胡志强在安利的惜別晚宴上真诚致辞:“人民之间的互动超过任何互动!”如今,再次创造了两岸人民互动良机的刘明雄被媒体人戏称“做着海协会、海基会的工作”。
其他文献
10月末接连两次飞行器坠毁事故,让一众科学家们对宇宙探索之路再次打上了问号。不过即使几遇挫折,探索之心仍不会停止——伴随着“我着陆了,地址是67P”这一句,人类终于第一次登陆彗星,并且发现了地球生命的线索。  而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这一次登陆,彗星可能一举扔掉“扫把星”的名头,戴上“生命使者”的新头衔,因为我们的探索者“菲莱号”在彗星发现了有机分子。  彗星易寻,“骨头”难啃  欧洲中部时间11月1
90年代中期,莫言曾有过短暂的沉寂,然后在1998年,一下子推出好几个令人叫绝的中短篇。其中有发表在《收获》上的一个中篇:《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  故事发生在1968年,许多右派能人下放到高密东北乡。在乡间举行的一次春节运动会上,各路好手大显身手,搞得像过节一样热闹。但小说的中心人物,却是一名本地右派,即被叙述者奉作“天才”来纪念歌颂的教师朱总人。他的外貌平凡,甚至有些丑陋,参加长跑比赛,一
在画家苏小松看来,中国传统绘画中,新和旧是没有特定区别的:“比如说花,每到春天都开,每个都是新的,但不能说去年的花就是旧的,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画了电脑,画了键盘,或者画了高楼大厦,就是新的;新的画其实应该是指它的内涵是新的,也就是说,你表现的语言是从古人那边过来的,但是又有自己的发展,这种新是有它自己的根源的,它是有源之水,因此可以持续发展。”  的确,在苏小松的笔下,山水、人物、花鸟,甚至案头清供
互联互通,是当下流行词组,刚落幕的北京APEC会议上,这是热词之一。  香港与上海股市的互联互通试点“沪港通”,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一波三折,终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  笔者从北京获悉,在APEC会议前10天的一次会议上,习近平谈到香港问题时说:要坚决支持特首梁振英的工作,“他很不容易”,“我们要支持到底,义无反顾,决不回头”。“香港发生的所谓占领运动,是迟早要发生的,晚发生不如早发生,责任
诺贝尔奖,特别是它的和平奖和文学奖,历来会引起种种争议,而且还往往非常激烈,原因很简单:一个弹丸小国的几位老人居然成为全球文学和政治价值取向的评判者,他们能服众才是怪事呢。本来世人根本就不必那么认真。如英国人就从来不认为诺贝尔文学奖高于本国文学奖。法国作家萨特更是曾以“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而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更多的国家民众却因媒体的渲染,也因自己自信心之匮乏,才会如此仰视诺贝尔奖,从而
每届威尼斯中国馆都会面临着争议与批评,今年也不例外。更多的批评是对展览本身,但我在此首先要提出对威尼斯中国馆展览制度的批评。的确,做中国馆的策展人是不容易的,每两年才有一次申请机会,并且压力大、困难多,不但展览要体现学术性,更关键的是还要能拉到赞助和找到能出钱的艺术家,因为政府只给场地而没有足够的经费。再加上国内缺乏艺术基金会的资助制度和私人赞助制度,使得威尼斯中国馆变相成了能拉到贊助的策展人和有
11月18日的一场记者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说将在21日解散国会众院,同时推迟不得人心的增加消费税计划。果然,11月21日下午安倍正式解散国会众议院,安倍领导的内阁变身为“临时内阁”。  在稍后的临时内阁会议上,安倍敲定了“12月2日公示,14日投票”的众议院选举日程。原定于2015年10月实施的消费税再增税计划,被决定推迟一年半至2017年4月。  众院选举  日本是内阁制国家,首相和大多数内阁
从生育的角度来说,人类,绝对是一种麻烦的动物。  很多动物一年中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会发情并交配,通常发情季节在春季或者秋季,这样,它们每年受孕的机会只有可怜的一两次。在这一点上,人很“奇怪”,每一个月,女性都可以受孕,也就是说,如果不加节制,除去怀孕周期,一位女性每年都可以生育一次。  光是想一想,这样的结果就让人恐惧。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很多女性不再愿意照顾成群的孩子,她们要工作、要社交,想
打个比方,如果说中国的戏剧/电影市场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普罗观众就是“贾母”。大家都期望导演们是八面玲珑、排场十足的“王熙鳳”。作品呢,当然该像大方得体、善解人意的薛宝钗,最不该像那愤世嫉俗、孤僻骄傲的林黛玉。但是,艺术家除非不是艺术家,否则都有某种贾宝玉情结:晶莹薛虽好,难忘寂寞林。因为促使一个人废寝忘餐、呕心沥血创作,不可以只是追求荣华富贵,却是人生在世,寂寞难耐——戏剧/电影,若不是透过
今年5月4日,NHK卫视频道播放了名为《大和抚子在亚洲盛开》的大型专题节目。所谓“大和抚子”,在日语中意指,日本女子外表柔美但内心坚强。节目中,主持人请来10多名“20代”和“30代”(在日语里,10岁为“一代”,“20代”指“20至29岁”,依此类推)的日本女性。她们分别谈了自己的亚洲体验及未来人生设想。该节目还插播若干已在亚洲各国获得成功的日本女性故事。   这些年来,在亚洲工作的日本年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