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人性化产品设计课堂教学路径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当下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以及由需求所引起的工业生产方式的不断的革新。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出发,基于人性化的理念,通过举例论证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提倡设计中的人性化关怀,并融入课堂教学,揭示了设计不仅只是为了实现其使用的功能,通过一定的形式体现出来,体现了物质的精神性因素,使之服务于人类的发展需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多元化以及人的需求的发展,这将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关键词:产品设计;后现代主义;人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21-02
  一、后现代主义的概念界定
  后现代主义提倡关注人性,心理,自由,强调人与科技的有机结合,遵循人的经验在生活中的作用。后现代主义关注人性自由、批判继承历史文脉、关注环境问题。在后工业时代,机器让位于人,重视人在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以人的需求作为设计活动的出发点和宗旨。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将历史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取之其精,去之其糟,批判继承。随着日益加重的污染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就是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亲近自然、保护环境、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二、人性化设计的概念界定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据人的生理结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文化信仰等因素行为,在原有设计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优化,它作为一种无言的服务,使人们使用产品时高效、方便、舒适,使消费者与产品达成互动,获得舒适的体验与回忆。普罗斯在对设计的论述中曾提出对“人性”的阐述:“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世界各国对人性化设计的倡导正在成为大势之趋。
  人性化设计的特点包括:科学性、自然性、人文性。科学的人性化设计强调“真、善、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提出了产品情感设计的三层次理论并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按照人的需求规律从这三个方面去逐层构建产品的功能与形式及其内涵。自然的人性化设计最起码的要求是产品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循环与可持续性。人文的人性化设计则在于关注弱势群体,残疾人、妇女、儿童和老人,加强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同的功能区都应该有弱势群体的专用设施。
  人性化设计构成的要素主要包括造型与仿生、色彩与心理、质感与手感、细节与人文、文脉与归宿几个维度。造型是产品设计的载体,任何产品的设计都要通过造型来指示它的功能,表达它的理念。梵高曾说:“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搭配。”由此,色彩的搭配也显得较为重要。文化对产品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被动的,深层次的,间接地。
  三、后现代主义与人性化设计的关系
  在后工业时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其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已深入人心,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心理需求。二者是两个领域的交集,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人性化设计要想完美的实现是科学与艺术、人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具备后现代意义。单纯靠科学或艺术,要么所成产品虽实用但缺乏人情味或仅仅是美观但不够实用,后现代意义下的科学的人性化艺术设计是从“真,善,美”三个角度来实现产品设计的人性化。这种结合使设计涉及到功能学、心理学、材料学、市场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科学要素。
  产品是承载设计师理想的载体,是一定时期人类精神文明的物质化体现,也称为“物质的人格化”,即“物缘”。在后现代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提倡物的“人化”和使设计者“物化”的高度统一,两者互为交融,从而以达到“人物合一”的高度境界,也就是人与物的一种交流,一种默契,一种缘分。
  四、人性化产品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设计师是产品设计的灵魂,大多数的产品设计师均通过在高等学府进行产品设计相关专业的学习,从而获得与掌握相关行业设计知识与技巧。所以本科阶段产品设计课堂教学路径的选择则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现阶段,我国本科阶段产品设计课堂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
  我国本科阶段产品设计教学目的缺乏针对性。产品设计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产品设计人才,要意识到我国文化产业的问题所在,并强调人性化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运用工学,美学,心理,经济学原理,结合人机尺度,制作出方便人们生活的工业产品。在产品设计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因而教学缺乏针对性。
  (二)教学内容滞后忽略人性化教育
  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巨大效益,因此我国的教育教学,多突出科学学科,而忽略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学生所使用的产品设计相关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知识载体。同时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只是知识灌输的过程,忽略了对学生精神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人性化精神意识的指导与发展。
  (三)忽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每位学生都有其性格的独特性和能力的擅长方面。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提出过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智能即每个学生所擅长的领域都有所不同。在现阶段产品设计本科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大多数课堂都是教师统一授课。教师鲜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个性化教学,很难激发出不同学生的设计潜力与能力,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五、后现代主义视阈的人性化产品设计教学路径选择
  (一)借鉴美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
  美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近年来,为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我们应当在教学模式、课程、产学研相结合等维度上进行积极探索,实现著名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借鉴CDIO的教育理念,逐渐将课堂教学目标由传统式的知识传授发展成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   (二)开展因材施教的实践性教学——发扬赏识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的艺术,更何况我们是培养艺术方面的人才,更应该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我们在教学进程上万万不能搞“一刀切”,有的学生会因为没有跟上教学节奏而抹杀学习的积极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教师要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从学生角度出发,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它的短板和擅长之处,作为教育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长处,从而使课堂教学发挥到最优状态。后现代主义强调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不以权威的观点和观念控制教学。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建议新的想法,教学应不局限于学科的知识界限,使教育关注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开放教学的边界,解放学生的个性,面对教师和书本的时候,学生不再被要求总是点头称是,而是应该被教师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指出教师和书本的错误。
  (三)知情意行的统一,培养学生生态意识
  在当下本科工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包华士主张建立一个以生态为本的教育理论,其教育目的在于强调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中融入德育理念,将环保意识提高到意识层面。比如,低碳设计理念中,为什么要使用环保材料?在“无印良品”中的超声波香薰灯所蕴含的人性关怀对我们今后设计的启示?这些教学都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新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知行合一”。那么我们作为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传达出这些理念使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与价值观的塑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六、结语
  设计是人类社会高科技发展的润滑油,在高科技社会背景下,后现代主义设计是:把人们从程式化的产品设计和奴役中解放出来,使生存环境更适合人类,使人类心理更加健康、感性、舒适、人性。产品设计的核心的是人,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无论社会怎样发展都不要忽略“人性”,而人性的觉醒标志着人类的进步。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的工作者,为了培养更合格的设计师,我们应当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到每一个设计教学实施环节中,从而实现人性化设计教学与人性化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征.情感设计与人本设计[J].装饰,2004,(6):15.
  [2]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4]胡飞,杨瑞.设计符号与产品语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郑薇薇.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对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缺失的现象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对这一现状的改变提出自己的见解。
改革开放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高企业竞争力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企业家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世界跨国公司比,我国企业家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不论是经验上还是素质上;不论是品牌上还是实力上都存在着差距。中国最为稀缺的是优秀企业家,优秀企业家最为稀缺的是企业家品牌。    企业家要善于打造知识型品牌    当今中国已开始进入学习型社会、应用技术社会和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型企业家,这是时代的必
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改中的新课题。本文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知识构建中的"新"、生态课堂建设中的"创新"、重视"新媒体"在教
2004年6月5日,落日余辉下的香港维多利亚港,一艘游船缓缓驶来。甲板上,一群操着北京话的年轻人正在有说有笑地观赏美景。他们是北京和平门邮局的员工,正在进行着一次令同行们羡慕的愉快旅行。    生产快乐的人们    美国管理学者托马斯·沃森曾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和才智。成立于1983年的和平门邮局,近年来连续完成各项经济指标,2003年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们的秘诀何在?  
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品牌延伸正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厂商间的同类产品在性能、质量、价格等方面的差异化变得越来越困难,国际企业界面临新品牌挑战的风险和成本急剧增加。作为企业一种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经营战略,品牌延伸被得到广泛应用。营销管理学理论鼻祖——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采用品牌延伸策略(brand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合理最佳方法。方法: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男54例,女114例,年龄60一83岁,其中60—69岁62例,70—79岁70例,80岁以上29例
新课标是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也是国家对目前普通高校课程教学的全新要求与安排的集中体现。伴随着课程改革而形成的全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成为目前高校发展教育
质量文化是组织文化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具体化与细化.有些学者将组织文化的结构分为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三个层次.在此,笔者亦借用这一划分形式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