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与复杂性特别强的学科,在高中教学当中一直困扰着大多数学生。相较于较容易理解掌握的形象思维,数学教学更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并且能够利用抽象思维能力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灵活多变,形式多样,需要学生在熟悉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数学教学当中引入情境教学,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起来。本文以问题教学情境教学的创设为引领,探究如何在素质教育下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的大潮下需要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革新重组。在高中数学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这带来的弊端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最终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素质教育下须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这样一种关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承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领与指导的责任。另外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改变关系以外,在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创新。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引入问题情境教学,具体通过生活情境、社会情境、想象情境等方式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提升教学的质量。
一、设置富有层次性的问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当中,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即是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要从一些基础的问题入手,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高中数学牵扯的内容有很多,题型更是千变万化,难度也是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的时候一开始就从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导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极大的背离了问题情境教学的初衷。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问题设置过于简单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像学生经常进行简单的练习,会很难进行层次的拔高,另外这也会容易让学生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的心态,同时也会在一旦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易产生自我怀疑,丧失信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也会极大的浪费高中数学教学的宝贵时光。在问题情境教学教学中,正确的问题打开方式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渐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借助这种逐步提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过渡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借助图形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图形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掌握利用图形进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自己进行图形的绘制,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问题。图形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通过图形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在思维空间中不能很好进行想象的内容。比如说像空间图形当中不同平面是否构成垂直,线段是不是相交?这些问题如果单凭想象很难有一个较为完全的印象,但是借助图形则可以很好的进行理解,往往会有一目了然的效果。在问题情境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多多利用图形为学生思考带来巨大便利性,使学生对于其他的问题像函数、数学公式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能力。比如说,学生往往会对学习当中的一些概念公式比如说sin角或者是cos角没有一个清晰的認识,总是会把sin角当作cos角,犯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在黑板上多花些时间画一些不同的三角形,针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个详尽的阐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认清到底sin角是如何得出来的,是哪条边与哪条边比较产生的。如果学生还是不太清楚,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者黑板上亲自进行操作,彻底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以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相较于传统教师口头的阐述,可以让学生在大脑思考中形成一种形象思维,在情境中对于问题能够理解的更快更彻底。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
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中,同时从另外一方面来讲,知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提炼升华得来的。在数学教学当中,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层次与初中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难度也加大了很多,理解起来也变得更加困难。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着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效果,使问题情境教学的长处得到足够的发挥。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有很多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比如说在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计算比较一个直径与一个正方形相同的圆,谁的面积更大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考虑生活当中遇到的圆形与正方形的图形,或者让学生可以考虑在一个正方体的纸盒当中,放入一个与它的长一样直径的球能不能放下,在思考过后学生得出能放下。在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以后再借助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最后得出正方形的面积更大。通过这样一种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借助生活情境也可以让问题变得更加生动。
四、结语
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高中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开发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使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在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当中通过引入诸如设置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借助图形来引发学生思考以及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这种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与精神,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水华.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策[J].文理导航,2016(12z):18-19.
[2]吴阳锋.点击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话题[J].数学教学通讯,2017(33).
作者简介:梁建仙,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钢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素质教育的大潮下需要对传统教学策略进行革新重组。在高中数学传统教学当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这带来的弊端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最终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素质教育下须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这样一种关系,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承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领与指导的责任。另外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改变关系以外,在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创新。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引入问题情境教学,具体通过生活情境、社会情境、想象情境等方式的作用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提升教学的质量。
一、设置富有层次性的问题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当中,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即是在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要从一些基础的问题入手,在问题情境的设置上不要妄想“一口吃成个胖子”。高中数学牵扯的内容有很多,题型更是千变万化,难度也是参差不齐,如果在教学的时候一开始就从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导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极大的背离了问题情境教学的初衷。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问题设置过于简单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像学生经常进行简单的练习,会很难进行层次的拔高,另外这也会容易让学生滋生出一种骄傲自满的心态,同时也会在一旦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易产生自我怀疑,丧失信心。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也会极大的浪费高中数学教学的宝贵时光。在问题情境教学教学中,正确的问题打开方式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渐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借助这种逐步提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一个过渡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借助图形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图形占据了重要的部分。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掌握利用图形进行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要学会自己进行图形的绘制,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问题。图形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通过图形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在思维空间中不能很好进行想象的内容。比如说像空间图形当中不同平面是否构成垂直,线段是不是相交?这些问题如果单凭想象很难有一个较为完全的印象,但是借助图形则可以很好的进行理解,往往会有一目了然的效果。在问题情境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多多利用图形为学生思考带来巨大便利性,使学生对于其他的问题像函数、数学公式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例如,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考能力。比如说,学生往往会对学习当中的一些概念公式比如说sin角或者是cos角没有一个清晰的認识,总是会把sin角当作cos角,犯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在黑板上多花些时间画一些不同的三角形,针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个详尽的阐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认清到底sin角是如何得出来的,是哪条边与哪条边比较产生的。如果学生还是不太清楚,教师可以直接让学生在练习本或者黑板上亲自进行操作,彻底的掌握这一知识点。以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理解,相较于传统教师口头的阐述,可以让学生在大脑思考中形成一种形象思维,在情境中对于问题能够理解的更快更彻底。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
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够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中,同时从另外一方面来讲,知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提炼升华得来的。在数学教学当中,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学,学生的学习层次与初中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难度也加大了很多,理解起来也变得更加困难。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数学教学当中存在着的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效果,使问题情境教学的长处得到足够的发挥。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有很多与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比如说在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计算比较一个直径与一个正方形相同的圆,谁的面积更大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考虑生活当中遇到的圆形与正方形的图形,或者让学生可以考虑在一个正方体的纸盒当中,放入一个与它的长一样直径的球能不能放下,在思考过后学生得出能放下。在形成这样一种认识以后再借助公式圆的面积公式是“πR2”,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最后得出正方形的面积更大。通过这样一种与生活实际紧密连接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同时借助生活情境也可以让问题变得更加生动。
四、结语
问题情境教学是一种符合高中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开发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使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在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当中通过引入诸如设置富有层次性的问题,借助图形来引发学生思考以及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教学方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这种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与精神,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水华.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对策[J].文理导航,2016(12z):18-19.
[2]吴阳锋.点击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话题[J].数学教学通讯,2017(33).
作者简介:梁建仙,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钢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