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和高考改革如何双轨并行?如何上好高三数学总复习课?通过对近几年的试卷的分析和历年的《考试说明》可知:高考在注重对“双基”考查的同时,更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全面考查学生对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这样的趋势,就高考复习的方法,笔者秉着抛砖引玉的态度,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做好统筹安排
〓〓认真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和范围,理解考试能力要求,熟悉我省高考考试题及试卷的基本结构、规定和要求,以增强复习中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干扰,减轻负担,有利于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益。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制订复习计划,一是做好时间的统筹安排。各阶段和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一开始就要在时间上做好周密的安排,切忌头松尾紧,或像踩西瓜皮那样踩到哪里滑到哪里。高中数学的全面复习,大体上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复习课本,抓章节知识,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模拟训练,提高能力并查漏补缺。二是合理使用好资料。对学生的复习资料要精心选择,合理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对每一轮的复习,精心选择配套资料和练习,侧重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训练。三是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复习课,在备课中多花时间,在课堂上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力争让学生做到课课清。
〓〓二、抓好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第一轮的复习对高考复习来说至关重要,主要是按课本结构进行,狠抓章节过关,夯实基础。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要求学生按老师的复习计划,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暂时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摘要地记在阅读笔记上。在这一阶段复习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化零为整,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轻松掌握零散的知识。通过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又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以“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的教学过程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综合思维的训练。现将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供参考。
〓〓 求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可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交点坐标,然后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距离.
〓〓 如图,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知,抛物线焦点的坐标为(1,0),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y=x-1①
〓〓将方程①代入抛物线方程y2=4x,得x-12=4x化简得x2-6x 1=0.解之得:x■=3 2■,x■=3-2■.
〓〓将x■,x■的值分别代入方程①中,得y■=2 2■,y■=2-2■.
〓〓即A、B坐标分别为(3 2■,2 2■)(3-2■,2-2■).
∴│AB│=■=8
〓〓可见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能死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中顺利解决问题。第一轮复习所配套的练习以基础为主,题型选用选择题和填空题,目的是能及时反馈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总之,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边强化基础,一边理解记忆,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脉络清晰、主线突出的知识网络,最终达到运用自如。
〓〓三、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教师更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练结合。教师的讲应该做到:(1)讲得要精。按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2)讲得恰到好处。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和练习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3)要指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少学生在数学高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首先是书写的基本功问题)。在平时讲解题目时注重培养学生“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规范化环节的基本功训练。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巩固运用知识的过程,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保持解题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再次查缺补漏的过程。练习要特别讲求效率,题量不要太大,题型要具有典型性接近我省高考题型,对症练习。这就需要教师走进题海精选适合高考考试要求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如针对精讲的内容练习,针对学生易疏漏的知识练习,针对易忽略的知识练习,针对常考知识点的知识练习等,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出题海,不做大量而徒劳的机械化重复劳动。
〓〓责任编辑〓罗〓峰
〓〓一、制订科学的复习计划,做好统筹安排
〓〓认真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和范围,理解考试能力要求,熟悉我省高考考试题及试卷的基本结构、规定和要求,以增强复习中的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干扰,减轻负担,有利于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益。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制订复习计划,一是做好时间的统筹安排。各阶段和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一开始就要在时间上做好周密的安排,切忌头松尾紧,或像踩西瓜皮那样踩到哪里滑到哪里。高中数学的全面复习,大体上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复习课本,抓章节知识,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第三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模拟训练,提高能力并查漏补缺。二是合理使用好资料。对学生的复习资料要精心选择,合理使用,达到最佳效果,对每一轮的复习,精心选择配套资料和练习,侧重基础知识和常考知识点训练。三是提高课堂效率。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复习课,在备课中多花时间,在课堂上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力争让学生做到课课清。
〓〓二、抓好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第一轮的复习对高考复习来说至关重要,主要是按课本结构进行,狠抓章节过关,夯实基础。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章节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加深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克服遗忘现象。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追求快速度,要求学生按老师的复习计划,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暂时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摘要地记在阅读笔记上。在这一阶段复习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化零为整,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帮助学生轻松掌握零散的知识。通过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既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结构化,又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以“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的教学过程为例,谈一谈如何在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知识综合思维的训练。现将教学过程的设计如下,供参考。
〓〓 求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可通过联立方程组求解交点坐标,然后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距离.
〓〓 如图,由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可知,抛物线焦点的坐标为(1,0),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 y=x-1①
〓〓将方程①代入抛物线方程y2=4x,得x-12=4x化简得x2-6x 1=0.解之得:x■=3 2■,x■=3-2■.
〓〓将x■,x■的值分别代入方程①中,得y■=2 2■,y■=2-2■.
〓〓即A、B坐标分别为(3 2■,2 2■)(3-2■,2-2■).
∴│AB│=■=8
〓〓可见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能死记,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中顺利解决问题。第一轮复习所配套的练习以基础为主,题型选用选择题和填空题,目的是能及时反馈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总之,第一轮的复习一定要做到:一边强化基础,一边理解记忆,将零散繁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使其系统化,并找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形成脉络清晰、主线突出的知识网络,最终达到运用自如。
〓〓三、讲练结合,精讲精练
〓〓在教学复习过程中,教师更要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练结合。教师的讲应该做到:(1)讲得要精。按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重点、难点,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2)讲得恰到好处。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想和练习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包办代替。(3)要指出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少学生在数学高考时,并非在知识上有什么缺陷,但得分不高,原因多半是解题的基本功上出了问题(首先是书写的基本功问题)。在平时讲解题目时注重培养学生“读题―析题―答题”这三个规范化环节的基本功训练。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知识、巩固运用知识的过程,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要保持解题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再次查缺补漏的过程。练习要特别讲求效率,题量不要太大,题型要具有典型性接近我省高考题型,对症练习。这就需要教师走进题海精选适合高考考试要求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如针对精讲的内容练习,针对学生易疏漏的知识练习,针对易忽略的知识练习,针对常考知识点的知识练习等,才能让学生真正走出题海,不做大量而徒劳的机械化重复劳动。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