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能谱成像模式与常规CT扫描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仿真体模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仿真胸部体模研究胸部能谱CT不同方案成像模式与常规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及主观评分对比,获得最佳能谱扫描参数。

方法

对仿真胸部体模分别进行常规胸部CT扫描以及3种不同扫描方式的能谱CT成像。3种能谱模式为宝石能谱CT(GSI)Assist模式(方案A)、管电流平均值时的GSI模式(方案B)及管电流最大值时的GSI模式(方案C)。所有扫描方式分别在噪声指数(NI)=9和11时,螺距0.984∶1,依次扫描。记录辐射剂量,同时测量感兴趣区(ROIs)5个不同层面水平的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图像噪声值(SD)以评价图像质量。所有扫描序列由两位资深放射医师对肺窗肺纹理及分支5分制主观评分。

结果

NI=9和11时,常规CT平扫与方案A、B、C的有效剂量(E)值分别为(8.0、8.5、6.2、10.4)和(5.3、5.1、4.3、6.2) mSv。NI=9时,常规胸部CT平扫与方案A、C的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6,P<0.05);NI=11时,方案A、B、C与常规胸部CT平扫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25,P<0.05);常规胸部CT扫描中,NI分别为9和11时S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P<0.05);在相同能谱扫描模式中,NI不同,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相同扫描模式不同及扫描模式相同NI不同时,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理的能谱扫描模式与常规扫描的辐射剂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能谱扫描模式可以获得较高的图像质量。此外,选择合适的噪声指数在图像质量相仿的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综合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能谱CT智能模式可以达到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双向平衡。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短期疗效差异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放疗剂量分为46和50 Gy两组,同步化疗方案以卡培他滨为基础,<75岁且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联合奥沙利铂,所有患者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和直肠癌根治术。结果共有21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46 Gy放疗剂量治疗61
目的利用金属伪影去除技术去除基于12 bit和16 bit CT图像中金属植入物伪影,分析其对图像CT值分布和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将金属棒插入模体中,CT扫描得到12和16 bit原始CT图像,运用归一化伪影去除法(NMAR)分别对所得到的原始CT图像进行去伪影处理,得到NMAR修正后图像。临床中选取人工股骨头患者CT图像,对其进行同样处理。比较分析各图像伪影去除前后CT值分布。在放疗计划系统
目的分析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病例在离线自适应放疗(off-line ART)中靶区的外扩边界及其剂量学参数。方法选取50例宫颈癌病例,采用随机配对法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例患者每周行2次锥形束CT(CBCT)扫描,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在左右(LR)、前后(AP)与头脚(CC)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利用靶区外放边界公式计算新的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外扩边界。同时
目的探索早期鼻咽癌螺旋断层放射治疗(Tomotherapy)计划设计过程中降低颈部皮肤受照剂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17例已接受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的早期鼻咽癌病例,将各病例颈部外轮廓内缩3 mm生成新的组织器官即颈部皮肤组织,同时清除各靶区与颈部皮肤组织的交叉部分;针对上述处理过的病例进行两组计划设计,常规(TP)组按照常规计划方法进行螺旋断层放疗计划设计;新计划(NP)组是将颈部皮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