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线自适应放疗的宫颈癌病例靶区外扩边界及其剂量评估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by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宫颈癌病例在离线自适应放疗(off-line ART)中靶区的外扩边界及其剂量学参数。

方法

选取50例宫颈癌病例,采用随机配对法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例患者每周行2次锥形束CT(CBCT)扫描,记录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在左右(LR)、前后(AP)与头脚(CC)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值,利用靶区外放边界公式计算新的临床靶区体积(CTV)-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外扩边界。同时,将摆位误差值归一至等中心点(ISO),回归治疗计划系统,对照组在原有PTV的基础上移动ISO后重新计算剂量,试验组在得到新的外扩边界后移动ISO重新计算剂量,比较评估两组计划在重新计算剂量后的CTV与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

结果

根据靶区外放边界公式,CTV外扩边界在LR、AP和CC方向上分别为0.45、0.46和0.82 cm。治疗计划系统(TPS)剂量再计算结果显示,试验组在CTV的D100%D95%上优于对照组(t=-8.16、-6.73,P<0.05),在股骨头的V40V30以及Dmean上均优于对照组(t=3.14、-9.52、-7.48,P<0.05),在骨盆的V34Dmean上均优于对照组(t=10.14、-9.38,P<0.05)。

结论

在宫颈癌的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中,off-line ART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CTV-PTV的外扩边界,并且可以提高靶区的照射覆盖范围,减少相应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短期疗效差异及耐受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放疗剂量分为46和50 Gy两组,同步化疗方案以卡培他滨为基础,<75岁且一般情况较好的患者联合奥沙利铂,所有患者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和直肠癌根治术。结果共有21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46 Gy放疗剂量治疗61
目的利用金属伪影去除技术去除基于12 bit和16 bit CT图像中金属植入物伪影,分析其对图像CT值分布和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将金属棒插入模体中,CT扫描得到12和16 bit原始CT图像,运用归一化伪影去除法(NMAR)分别对所得到的原始CT图像进行去伪影处理,得到NMAR修正后图像。临床中选取人工股骨头患者CT图像,对其进行同样处理。比较分析各图像伪影去除前后CT值分布。在放疗计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