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fdasdf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来,小学校园的语文课堂悄悄发生了一些改变,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小学语文教师对孩子们的适龄语文教育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发展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中就包括“群文閱读”的概念。群文阅读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完多篇与课堂主题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文章,逐步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激发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知识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结合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群文阅读在实践中的教学内容、现状、意义等方面,将群文阅读理论融入语文课堂中,为广大小学语文老师提供更具有可行性的教学模式参考指引。本文将具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论述“群文阅读”的概念和该种教学模式的特征和价值;第二章将通过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阅读现状的案例分析调查,指出现行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现状的不足之处;第三章则会重点就“群文阅读”的实践策略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有关规定,小学阶段的学生中文阅读总量应该不低于150万字,同时对初中阶段的中文阅读文字量要求为不低于260万字。小学语文的课程结构通常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学校开设的语文课程内容;第二是学校组织的语文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办黑板报、课本剧表演等;第三是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这些或显性或隐性的教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则是第一类由学校专业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的语文课程。其中,阅读课程又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这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日常语文课程教学进度的推进乃至其他科目的教学效果。
  群文阅读,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台湾小语会前理事长赵镜中先生的演讲词中,就是指对一系列内容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文章进行探索式的阅读的模式。跟普通的阅读课程的最大区别是,即不再以“篇”为单位进行阅读,而是以“群”为文章单位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符合其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阅读文本,促进学生充分掌握阅读技巧,同时提高阅读兴趣。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人翁,教师作为辅助角色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指导,既提高了教学速度,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避免了学生被强制完成阅读任务的抵触心理。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特征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三:第一,同一主题,多篇文本;第二,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助参与;第三,充分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
  (三)“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目的和价值
  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在阅读中感受文字的乐趣,引起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能力的重视,不断培养孩子的中文语感,同时为未来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主要价值在于高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最明显的表现则为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文章篇数,从而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最终目的。同时,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对于复杂文本的理解、质疑、表达、问题分析处理的能力都将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接受大量具有相关性的文本的输入,对大脑具象性思维有一定的活跃效果。因此,如果在语文教学课堂上采用多篇相同主题的文章同时阅读的教学方式,将大大提高学生动脑思考的活跃度,让学生在阅读中尝试从自己的认知层面进行思考和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二、案例分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现状
  本次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主要运用了采访调查、问卷调查等调查研究方式。
  调查样本选取了贵阳市师范学校附属实验小学的小学生。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对全体学生共计收集完成1699份调查问卷,对包括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兴趣、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读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大量数据的筛选分析,我们主要发现以下情况:
  首先,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习惯上不如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同时低年级的小学生在阅读数量上远远低于高年级学生。而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阅读兴趣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也有相应幅度的提升。此外,每一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文本偏好上都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如低年级学生通常喜爱读绘本类图书,高年级则偏向漫画、自然科学、神话寓言等图书。
  (二)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
  在对样本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以课本阅读内容为主进行学生的阅读教学课程,通过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内容,朗读生字词,布置课堂练习作业内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上的训练和指导。同时,受多年应试教育的习惯影响,教师通常习惯于对学生进行“一言堂”式的指导,在阅读任务的布置上有太多具有明确指向性、标准答案式的问题,将一篇篇完整而优美的文章进行拆解,分部分完成阅读和理解,这样将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发现课本选取的经典文章中的美。同时学生在被动接受标准答案的过程中,也固化了其思维,限制了其想象力,不利于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三、“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出现和兴起,则为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打开了新的一扇大门。在优化阅读结构、提高阅读效率等方面,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范本和实践策略。
  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当主动把自己放在辅助性角色上,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和阅读。从而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可以提供学生一些关键词助力其更好、更快地理解内容。其次,群文阅读的关键在于提供大量同主题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给学生进行阅读,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制定相应的主题思路,由教师选取(高年级可视情况让学生加入)一定篇数的文章,让学生在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一个问题进行透彻、全面的分析和把握,从而尽可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最后,增加课堂自由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思考的主动性和活跃性,充分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
  参考文献
  [1](美)莫提默·J.艾德勒(Mortimer J.Adler),(美)查尔斯·范多伦(Charlesvan Doran).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张文质.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郭根福.阅读有效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程军.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3).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和新课程理念的提倡,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改革要求。师生互动模式是一种重要的课堂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增进课堂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师生互动的实效性。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强调了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与价值,并着眼于当前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模式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力求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
【摘要】语文教学中有两大难点,也是两大重点——“读”和“写”。虽然写作在人们眼中是语文的重中之重,但是在传统认知中,小学低年级的重点依旧只停留在“识字”和“写字”这两个方面,新课标提出的“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愛护图书的习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强化训练。此外,新课标还提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不难看出,低年段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培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依
【摘要】结合十年语文教学实践,探索建立“教材范例—技法总结—写作训练—习作评改”的高品质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同时注重教学策略的改变,发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开拓作文课堂的姹紫嫣红的新天地。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品质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提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会计”专业岗位的素质要求和学生特点,从职业品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论述了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专业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会计;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运用,而中职语文教学不同于基础教学,因为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急需提升各方面
【摘要】“互联网 ”时代中,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移动通信技术,越来越丰富和便捷的网络环境、平台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条件和工具,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基于“互联网 ”时代下,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 ”时代 ;初中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