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在鼻咽癌颅底放射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颅底侵犯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行常规磁共振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分别测量颅底部位的ADC值。随访12个月以上分为复发组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治疗前后所测ADC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的ADC值相比,复发组的ADC值明显降低;复发组与对照组的颅底病灶治疗前ADC均值分别为(0.782±0.028)×10-3mm2·s-1及(0.821±0.029)×10-3mm2·s-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C均值分别为(1.034±0.084)×10-3mm2·s-1及(1.506±0.110)×10-3mm2·s-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颅底侵犯的患者,在经过放疗后病灶会明显缩小或消退,对应部位的ADC值也会有所不同;治疗后颅底部位的ADC值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评价鼻咽癌颅底放射治疗疗效的指标,且对于鼻咽癌颅底复发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