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教学对促进高年级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部分教师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首先是认识不清晰,有些教师认为口语交际就是语文习作课教学,或者等同于品德教育课,留给口语交际的教学空间少之又少,往往是一带而过;其次是讲解太枯燥,只是完成课本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任务,每次的教学流程都是教师指名学生回答,简单点评后讲解答案,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教学中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互动,枯燥的课堂氛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是训练不彻底,部分教师将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讲解教材中单元练习的一个板块,割裂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训练时仍把口语交际在形式上等同于口头作文,学生自说自话。由此可见,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参与口语交际的锻炼,参与意识不足,使得原本就欠缺的口语交际训练的教学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为此,我在开展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境,进行了以下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社会实践的烦恼
又到一年花开时,孩子们满满的期待。当听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是红山动物园时,六年级的他们表示不可思议,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都去过十几回了,还要去……”“都长这么大了,还去小孩子玩的地方,真没劲。”“老师,能不能不去啊,我想请假。”……一通牢骚抱怨,孩子们的情绪可以理解,但这是因为行程冲突,临时调整的折中方案,学校也有苦衷,学生当然不会理解这些,难道我们老师就不管学生们的情绪,强行春游吗?
突然间我灵机一动,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吗,平日里都是讲解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往往都是先花时间营造情境,进而展开讨论,而今天不是水到渠成的情境嘛!于是我现场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个话题,面对熟悉的红山动物园,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进行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话匣子一打开,学生们立即展开了讨论,根本不需要我再过多引导。首先就有几位学生重复了刚开始的牢骚话,我没有批评,只是追问:“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去那固定的几个地方呢?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不直接改名叫春游秋游呢?”同学们一愣,面面相觑。思考了一会儿,小军站起来答道:“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含义更丰富,包含着春秋季节的外出游玩,但也是一种体验学习,类似于陶校长说过的教学做合一。”听到这么有觉悟的答案,我内心很高兴,但也只是笑了笑,示意大家继续讨论,不要介意老师的态度。接着小琪说:“学校在挑选时间地点时,一定要挑选地方足够大的场所,还要适合我们小学生游玩,还不能离得太远,这样算来,可选择的景点就剩下那么几处了。”说完还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学生们烦躁的情绪渐渐消退了下去,最后我做了总结,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体验中学习,学会团结协作,学会顽强拼搏,建立真挚的友谊等等,就算是同样的地点,只要我们本着学习和锻炼的心态,也会有新的收获。
案例评析:
原本怨声四起的社会实践,因为临时产生的口语交际,竟平息了大家的埋怨,而且大家参与的程度非常高,几乎人人都参与了讨论,看来这个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的情境,让学生有亲切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大胆交流。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使他们乐于倾吐心声,自由表述。在这种真实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述,句句发自内心,而且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探讨。身为教师,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并捕捉生活中的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
案例二:课余活动的思考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些寓教于乐的课余活动,电影进校园、消防安全演练、拔河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等等,学生们都很乐意参与其中,但是有些老师会趁机布置孩子们写一篇体验作文,学生们都很苦恼。自从承担口语交际课题研究以来,我惊奇地发现,这是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好素材啊!比如早前学校又一次组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警报声想起,全校师生迅速离开教室,依次跑步进入操场,接着是消防官兵知识讲座,书记做总结发言。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排队回到教室后,我抛出话题:“同学们,今天的消防演练,你有哪些收获?”平日里不善举手的小雅腼腆地说:“我掌握了逃生技巧,当火灾来临时,可以自救。”我微笑着点点头,但之后就没人再举手了,似乎她把大家的心声说完了。我接着引导:“难道只有在校园里才需要这样的演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电影院里也需要,有的说家里燃气泄漏很危险,也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进一步追问道:“那碰到以上你们说的情况时,刚才我们掌握的知识还够用吗?”同学们不语。“当然不够,火灾烟雾弥漫时,我们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慢行,以防吸入有毒气体。切忌乘坐电梯,因为火灾容易引起电路故障,导致乘客被困电梯。”我简单补充了两条,引导学生们课后进一步搜集逃生资料,然后在班级展开讨论,整理出相对完整的逃生准则十二条,牢牢记住并介绍给家长和身边的朋友。
案例评析: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的进步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因此,口语交际在课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平日里校园的课外活动,假期里学生们的娱乐游戏、走亲访友等等,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好素材。教师要拓展空间,拓宽渠道,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想说、乐说,真正爱上口语交际。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平时要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促其想说;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有需要时还要亲身示范,开阔学生的思维,助其会说;最后要拓宽训练的渠道,细心捕捉身边的每一次活动,让孩子們在鲜活的情境中竖起耳朵,动起嘴巴,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享受口语交际的快乐。
作者简介:
张星,二级语文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关键词:口语交际;教学;案例
为此,我在开展口语交际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真实情境,进行了以下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社会实践的烦恼
又到一年花开时,孩子们满满的期待。当听到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是红山动物园时,六年级的他们表示不可思议,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都去过十几回了,还要去……”“都长这么大了,还去小孩子玩的地方,真没劲。”“老师,能不能不去啊,我想请假。”……一通牢骚抱怨,孩子们的情绪可以理解,但这是因为行程冲突,临时调整的折中方案,学校也有苦衷,学生当然不会理解这些,难道我们老师就不管学生们的情绪,强行春游吗?
突然间我灵机一动,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吗,平日里都是讲解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往往都是先花时间营造情境,进而展开讨论,而今天不是水到渠成的情境嘛!于是我现场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个话题,面对熟悉的红山动物园,我们还有没有必要进行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话匣子一打开,学生们立即展开了讨论,根本不需要我再过多引导。首先就有几位学生重复了刚开始的牢骚话,我没有批评,只是追问:“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去那固定的几个地方呢?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不直接改名叫春游秋游呢?”同学们一愣,面面相觑。思考了一会儿,小军站起来答道:“因为‘社会实践活动’含义更丰富,包含着春秋季节的外出游玩,但也是一种体验学习,类似于陶校长说过的教学做合一。”听到这么有觉悟的答案,我内心很高兴,但也只是笑了笑,示意大家继续讨论,不要介意老师的态度。接着小琪说:“学校在挑选时间地点时,一定要挑选地方足够大的场所,还要适合我们小学生游玩,还不能离得太远,这样算来,可选择的景点就剩下那么几处了。”说完还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学生们烦躁的情绪渐渐消退了下去,最后我做了总结,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在体验中学习,学会团结协作,学会顽强拼搏,建立真挚的友谊等等,就算是同样的地点,只要我们本着学习和锻炼的心态,也会有新的收获。
案例评析:
原本怨声四起的社会实践,因为临时产生的口语交际,竟平息了大家的埋怨,而且大家参与的程度非常高,几乎人人都参与了讨论,看来这个和学生的生活相关联的情境,让学生有亲切感,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大胆交流。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能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使他们乐于倾吐心声,自由表述。在这种真实的情境里,学生不但乐于表达,勇于表述,句句发自内心,而且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探讨。身为教师,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并捕捉生活中的训练点,抓住时机让学生交流,进行口语交际。
案例二:课余活动的思考
每学期,学校都会举行一些寓教于乐的课余活动,电影进校园、消防安全演练、拔河比赛、师生趣味运动会等等,学生们都很乐意参与其中,但是有些老师会趁机布置孩子们写一篇体验作文,学生们都很苦恼。自从承担口语交际课题研究以来,我惊奇地发现,这是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好素材啊!比如早前学校又一次组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警报声想起,全校师生迅速离开教室,依次跑步进入操场,接着是消防官兵知识讲座,书记做总结发言。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排队回到教室后,我抛出话题:“同学们,今天的消防演练,你有哪些收获?”平日里不善举手的小雅腼腆地说:“我掌握了逃生技巧,当火灾来临时,可以自救。”我微笑着点点头,但之后就没人再举手了,似乎她把大家的心声说完了。我接着引导:“难道只有在校园里才需要这样的演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电影院里也需要,有的说家里燃气泄漏很危险,也需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我进一步追问道:“那碰到以上你们说的情况时,刚才我们掌握的知识还够用吗?”同学们不语。“当然不够,火灾烟雾弥漫时,我们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慢行,以防吸入有毒气体。切忌乘坐电梯,因为火灾容易引起电路故障,导致乘客被困电梯。”我简单补充了两条,引导学生们课后进一步搜集逃生资料,然后在班级展开讨论,整理出相对完整的逃生准则十二条,牢牢记住并介绍给家长和身边的朋友。
案例评析: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语言的进步需要大量的课外实践。因此,口语交际在课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平日里校园的课外活动,假期里学生们的娱乐游戏、走亲访友等等,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好素材。教师要拓展空间,拓宽渠道,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想说、乐说,真正爱上口语交际。
总之,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平时要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促其想说;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有需要时还要亲身示范,开阔学生的思维,助其会说;最后要拓宽训练的渠道,细心捕捉身边的每一次活动,让孩子們在鲜活的情境中竖起耳朵,动起嘴巴,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享受口语交际的快乐。
作者简介:
张星,二级语文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