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yues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群文阅读教学单篇化、碎片化现象普遍存在,这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症结。为了消除这一症结,笔者从“整合教材、确立议题”“重构内容、完善议题”两个方面阐述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關键词: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2017年秋季,初中语文使用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也在6个省市试点使用。这两个学段的新教材与以前的旧教材相比,变化最大的就是指向群文阅读教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温儒敏教授等教材编写人员也在不同场合、不同文章中发表观点指出,统编教材要采取“1 X”的方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温教授讲的“1 X”就是群文组合。这种“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所谓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但是,目前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除了必要的精讲篇目外,大多还是局限于单篇化、碎片化的语文知识教学之中。走出这种教学现象的困境,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必然选择。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要有相应的策略,对群文进行整合与重构,从中提取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一、整合教材,确立议题
  广义上说,选文类书籍就是一个大的群文组织,文选型教材的文本、单元内的文本都可以称为群文。这些群文之间的关系,有的松散,如文选类书籍;有的紧密,如教材单元内选文。一般来说,教材里的每个单位都有一个议题,议题越具体,群文关系就越紧密。对于议题不具体的,就要整合教材,让议题具体化,才能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那么如何使之具体化呢?
  (一)寻找文本的联系点
  所谓文本联系点,就是教学的关联点。这个联系点要依据新《课标》和教材而定。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课本是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必须以新《课标》为依据,否则教学就是无效的。
  课本是教学的蓝本,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本内容,以教学目标为纲,生成议题。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内容都可以作为教学的议题,但是这些议题大多彼此孤立,不能凝成一个共有的关系链。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编在一起,要提取的议题就很多。教师必须对众多议题进行过滤和提纯,使之符合并服务于教学目标。这三篇文章,共同的议题有很多,其中“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境界”就是一个很好的议题。当然,在联系点的确定上,还要综合考虑实际教学的需要,最后才能生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效果较好的议题。
  (二)把握学生的能力
  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阅读水平都存在差异,教师在确定议题时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能力,站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来确定议题。比如,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四则寓言时,笔者确定了如下几个议题:
  1.结合四则文本,说说寓言文体样式有何特点?
  2.结合文本的来源、出处,试分析我国古代寓言与外国寓言有何不同?
  3.《伊索寓言》常见的有哪些主题?主人公常常是哪些人(物)?
  4.我国古代寓言故事往往出现在哪些作品里?以什么形象为主人公?这些主人公有何共性?
  这四个议题难易有别,第1和第3个问题较为容易,适合于普通班级学生学习。第2和第4个问题较难,适合于火箭班学生学习。如果我们不分学生基础,凡事一刀切,必然会事倍功半,或者是“事倍功‘负’”。
  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所考虑。对此,笔者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喂,出来》《芦花荡》三篇人教版文章时,确定了两个议题:
  1.比较三篇小说情境相生、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2.从三篇小说的叙事角度,谈主人公形象塑造的同异。
  相较于这两个议题,第一个没有第二个复杂,应该让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研究第一个议题,让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研究第二个议题。这样,通过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均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了师生的有效交流,为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构内容,完善议题
  王荣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对教学内容的重构做了系统论述,不管是单篇教学、整本书教学、作文教学,还是群文阅读教学,从文本的自身价值到文本的教学价值,甚至到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师都要始终不断地对进行重构。
  就群文阅读教学而言,重构指向文本之间的联系,同中求异也好,异中求同也好,横向比较也好,纵向串联也好,都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说单篇文本的重构是指向文本内部的微观重构的话,那么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就是着眼于大视野下的宏观重构。群文阅读教学内容重构的要义,是学生走向专业阅读、自组群文、自构议题的增长点,是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闪光点。具体来说,重构内容、完善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驱动任务
  驱动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任务要难易适中,层次清晰,既要力避学生产生浅层感悟,又要使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解决问题。例如,杨晶晶老师执教《白毛女》《威尼斯商人》《枣儿》群文,设计的驱动任务策略是:
  驱动任务一,走进戏剧冲突,感知戏剧特点。从学生喜欢的一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聊起,走进《白毛女》(节选)剧本,说说哪个人物让你揪心,有什么纠纷(冲突)让你揪心?哪些标点符号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然后是寻找冲突,辨识类型,探寻戏剧冲突的方法。
  驱动任务二,走入戏剧冲突,探寻作用。《白毛女》戏剧节选,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传说,《文言文启蒙读本》与《白毛女》剧本相比,情节上有什么变化?
  驱动任务三,《威尼斯商人》《枣儿》中几个戏剧冲突。小组合作,任选屏显中的一个冲突,结合剧本的具体内容,以“如果去掉这个冲突,()就没有了”的方式说出自己的体会。
  驱动任务四,走出戏剧冲突,打通社会生活,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如果剧本中的戏剧冲突没有了,你还会看戏剧吗?
  2.你希望人性复杂、社会复杂吗?
  任务的驱动,急活了学生的大脑,使课堂产生了不可预想的精彩。而最为精彩的是点睛的小结:认识戏剧冲突,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间最大的冲突—一厢情愿的自由意愿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进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复杂,并最终做更好的自己。
  总的来说,杨晶晶老师的这节课,明确了驱动任务,努力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多情境、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让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设计跨媒介活动
  当今社会,音频、视频、图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群文阅读教学,如果仅停留在纸质文本上,那么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危机感。我们反对音、视频充斥全课堂,反对把语文课上成音频、视频课,但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音频、视频等辅助工具,还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笔者选取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等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这些作品的共同议题是:都讲述了身残志坚的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这些作品,既有纸质文本,也有音频、视频,我们通过重构,将纸质文本和音频、视频合理搭配,主次分明,学生再学习起来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诸定国《整合与重构:群文阅读教学的突破》,《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19年第12期。
  [2] 王君、孙秋备等《课型创新视野下的团队专业发展:青春语文的集体人格—群文教学视野下的文本特质与课型创新研讨(十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年第3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成功的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引领学生进入角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学的关键不只是我们想教给学生什么,还要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找到一个“激活键”,一键按下,课堂立即有声有色起来。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兴趣 人本主义 情境教学 合作学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50  网上有个段子:语文课上老师正给大家朗读《最后一课》,当老师读
摘 要:初中学生需要重点学习语文学科,其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通过写作教学,一方面提升文字处理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快速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灵活使用微写作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还能推動写作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微写作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2
摘 要: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有最基本的信任,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注重与学生关系的建立,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的学习更上层楼。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法 个性教学 策略  到了初中阶段,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让学生亲近与信任,教师的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息息相关,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重影响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出了较大的变革与改进。学生不仅要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还要积累素材,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实践证明,群文阅读是满足学生阅读需求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优化  
摘 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有很大的益处,可以开发他们的右脑,改变其性格,陶冶其情操,感染其心灵,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有效性  核心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要求教师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增加小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提高學生阅读能力的目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策
摘 要: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以自身经历和生活为底蕴,用小说书写她所认知的世界。在萧红的小说世界中,透过男性形象的塑造展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萧红笔下的男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意味,她描写农民是野蛮且冷酷的,描写市民是可悲又可怜的,描写知识分子是懦弱兼虚伪的。虽然其中一些不免让人感到“绝望”与“压抑”,但不得不承认,这恰恰是对那个年代背景下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萧红的小说入选了语文新《课标
摘 要:语文在高中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成绩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养,学好语文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掌握中华文化传统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因此,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然而,如何更好地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仍然是高中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 融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无数的瑰宝。高中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渗
摘 要:导学案是师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与掌握的有效手段,值得高中历史教师高度重视与广泛运用。怎样有效利用导学案已成为当前高中历史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分析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导学案 高中历史 设计  高中历史导学案设计应注重两点:自主学习和引导教学。在具体学习中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
摘 要:学校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管理艺术。学校管理对学校发展有直接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校长懂管理,会管理,这样才能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来,促使校园充满和谐、努力的氛围,从而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对加强学校管理的校长工作进行思考。  关键词:校长 学校 管理 德育  所谓学校管理,简单讲就是管理者科学使用学校中各种有限资源,将学校中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中的作用充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