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洗衣机”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生是“洗衣机”?
  当初我听到这个观点颇为震惊,觉得这位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些过于轻视了。那时我刚开始带硕士生,在观念中认为博士生应有很强的自主能力。之所以有这个观念,也是我在读博士期间,目睹自己的同学自主能力大都不差。然而,这些年带学生的经历让我认识到,自己当初的观念还是有些理想化,也可以说不成熟。其实在不少时候,不是老师主动要把学生当“洗衣机”,而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不少学生也乐得扮演这种“洗衣机”的角色。
  后来我开始带博士了,一心想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选题、设计研究方案、分析结果、撰写论文各个方面。结果几年下来,发现在这几方面能够做到一两个方面的学生,就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
  我也曾经和一位在美国中上游大学执教的老师谈话,他说不少美国的本科生也能做出点有意义的科研。这既让我感到震惊也让我惭愧,于是我开始思考:是美国的老师和本科生水准高,还是我们这里的学生的能力以及态度有问题?抑或是老师的观念有问题,对学生不够信任?或是老师自身能力太差调教不好学生?顺便说一句,这位美国老师的教育能力是值得信任的,因为他已经培养出若干相当优秀的学生(包括已经成为中科院院士的学生)。
  一次“失败”的尝试
  最近几年,我开始努力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过去我不是没有这个愿望,但因为多种因素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当然,和那位执教美国大学老师的谈话也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人家连本科生都有信心调教好,而我竟然不能带好博士生?即便我们这里老师和学生平均能力低一点,那也不至于差别如此之大啊。
  下定决心后,我首先制造舆论环境:对新入学的研究生提出,让他们逐渐养成不指望老师给现成研究方案的习惯。同时,拿其他课题组的例子来督促或“恐吓”学生。我说:“知道吗?有个杰出青年领衔的实验室,老师只给大方向,让学生自己选题。结果那个组的学生最晚到博二的第二学期才定题!如果你们不积极主动思考,难道也想等到博二快结束时再开始做课题?”
  然后是真刀实枪地开练。一方面给学生指定必读书目和业内重要期刊,督促他们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我认为如果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对业内研究进展知之甚少,要培养所谓的自主思维根本是无源之水。另一方面从过去把具体方案直接给学生,转变为让学生看我的课题研究思路和大方案,要他们围绕某个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去做,对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下一步的方案,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先选择了一名上进心较强、也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博士生作初次尝试。虽然硕士生相对更容易接受调教,但实践基础较弱也是不利因素。所以权衡之下我还是选了一名博士生。首先向他简单介绍了课题背景。我们自己曾发现一类柔性较强的分子对某一药物靶点显示活性,但这类化合物的活性仅达到微摩尔级,因此需要优化结构。
  这名博士生经过一学期思考后,说要把两个苯环中的某个原子与其中一个苯环连接起来,理由是“锁定构象”。解释一下,药化中常常会采取对构象(在物理有机化学中,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单键周围的原子放置所产生的空间排布)进行锁定的策略,原因是某个分子会以多种构象存在,如果能锁定其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正确构象,会增加其效用。
  不过,当初我给这个学生指定的课题是“天然产物来源的优势结构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他在申请研究生创新基金时,也用了与这个内容一致的标题。然而对于这个我“移植”给他的题目,他在博二的一年时间里似乎基本不明所以。这个情况我虽然有所察觉,但到了博二下学期才彻底明确——这位同学告诉我,他博二下学期才开始看有关优势结构的文献。
  那博二这一年他在干什么?记得前面说过我们曾发现对某靶点上有活性的柔性分子吧?他在看与那个靶点有关的文献。当初我说过可以适当考虑将那个靶点做偏倚(biased)化合物库,但如果缺乏信息则可做非偏倚(non-biased)化合物库。实际上,由于这类柔性分子对那个靶点有作用是我们首次发现,信息非常有限,因此做非偏倚化合物库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这名同学却选择了做偏倚化合物库。对此我有点为难,如果不同意他的方案,那就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设计非偏倚库,而他的思路根本就不在这条路上。除非我把方案设计出来直接给他,但那又不符合我的初衷。经过2~3个月的“拉锯战”,对他的方案我一次次提出意见,最终我等不下去了,原因是我也得考虑现实的需求。这是个获得基金资助的课题,再这么无休止地讨论下去,意味着到年底时可能没什么结果去汇报。
  方案经过我们俩的反复修订付诸实施了。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工作,他拿到了二十几个化合物。活性测定表明,“构象锁定”的化合物作用普遍低于柔性更大的母体化合物,这也意味着原来“构象锁定”的方案失败了。
  接下来无非是坚持做“构象锁定”,或是对柔性大的母体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综合考虑后,我建议两条腿走路,又安排了一名新入学的博士生参与此课题,由两人分别尝试不同的策略,因为我也不知道哪个策略更好。
  在进一步做“构象锁定”的方案中,最初的那名博士生有个让我稍感满意的表现。他分析说原来方案的失败,可能源于锁定的构象有误,因而准备在下一步针对与原来不同的构象,提出两种锁定方式。虽然我不知道新的构象假设是否正确(除了这个构象的能量相对较低之外,没有其它证据支持其正确性),但毕竟学生在思维连贯性上可以获得不错的评价。
  然而这个方案只涉及到要合成什么样的母核,遗留的一大问题是要在苯环上选取什么取代基?第一次讨论时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两周后学生来找我,说打算做4种取代基(对应4个化合物结构),其中1个是上一轮活性筛选时表现较好的取代基(某种双羟基取代),另外3个分别是两个不同位置的单氨基取代,以及1个单氨基外加两个卤原子取代的结构。
  这样的方案缺乏系统性,所以我表示难于理解为何要如此设计方案。他解释说,以前的结果表明,应该在苯环上带有氢键给体,所以用具有类似性质的氨基替代羟基。我问:“那个单氨基外加两个卤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呢?”他犹犹豫豫地说,那是因为有商品化原料。
  然后我们又谈到为什么要设计2个单氨基取代的化合物呢?我说如果仅仅考虑苯环上带有氢键给体(虽然理由也不够充分,但可以暂且保留这一假设),应该把双羟基中的每个羟基分别置换为氨基。对此学生的回答再次让我啼笑皆非:因为没有那种同时带有氨基和羟基取代的商品化原料!
  原来,这个在我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方案,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其“合理性”,就是最容易做(而非最值得做)。尽管我以前对此强调过,原料的易得性比较次要,按照一定的想法系统探索,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这个探索需要涉及复杂的、不易得到的原料,也应该去做。值得做比容易做重要得多的多,但很明显我的话没有起作用。此时我已经无力质问他为何如此设计,只是说这个方案我不能同意,然后提出包括具体做哪些取代基的建议,让他回去继续完善方案。
  现实告诉我,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十分艰难。这个我认为具有一定上进心的学生尚且如此,那些把自己定位为“科研民工”,或是懒得读文献、对学术活动能躲就躲的学生,又该如何培养其自主思维呢?
  责任编辑:曹晓晨
其他文献
教育先行。  一直以来,出国留学大家往往是往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大家的选择也可以更多些。这里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部分高校在“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和“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TOP400”上榜的高校名单,仅供参考。
小时候,老师问我长大想做什么,我毫不犹豫地说:“环游世界!”可是一直以来,我从没有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途自由行。除却金钱、时间等现实条件,对陌生世界的恐惧感也是一大制约因素。2015年春节期间,我制定了一个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俄罗斯的暑期旅游计划。原因很简单。第一,漫长的暑假,我想出去看看;第二,俄罗斯签证方便,卢布贬值,消费水平低。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时,他们觉得我一定疯了。“人生地不熟的
全球数亿书迷入坑《哈利·波特》十几年,哈恩党看的是哈利和罗恩的友(基)情,反转党看的斯内普教授的虐心暗恋,而吃货看的则是那个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魔法食堂——雄伟恢宏的大礼堂里长长的餐桌,只要用魔杖敲敲就能出来一大堆好吃的,简直是吃货的终极梦想!其实在现实中,真的有一所大学拥有那座魔法食堂,那就是牛津大学。《哈利·波特》电影的取景地,就是牛津大学的38个学院之一——基督教会学院的食堂。虽然没有电影那样布
采访叶沈俏时,记者经常会被她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  “认真”“感恩”和“上善若水”,叶沈俏选择这三个词形容自己。从七岁失去双腿,到考上浙江大学,保送本校中文系直博,三个形容词已经完全融入到她的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乃至于与她合为一体。  “我是个做人处事都很认真的人,与人真诚相处,不惹是生非,不轻易麻烦别人,容易满足;做事努力,无论多枯燥的日常,我也都能不厌其烦;理智严谨,温和细心,一旦做事就想
女外交家傅莹常有引人注目的讲话,这次她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向美国大学生们说了一番话,演讲的标题是《中国的成长与“秩序之争论”》。外交家的讲话,既明白又含深意,表面上的话清清楚楚,但想表达什么?想对谁表达?这些就需要琢磨了。  历史告诉未来  一开始读了中文的演讲稿,觉得似乎不太好理解,又找了英文稿看,果然明白多了。寒暄暖场过后,傅莹首先说“我想先谈谈中国在世界变迁中的经历”。这个话看起来平淡,但最后引
伟大的作品很多,不过,在我这个年龄,看到能真正融到人生当中、支撑自己前行的作品并不多。  我的脑海中有两个这样的清晰的图景,都是一位女人在绝望中倒在地上,又起身继续前行。一是《飘》中斯嘉丽跪在被南北战争碾为狼藉的塔拉的红土地上,另一则是简爱连夜逃出桑菲尔德庄园跌在荒野带露的草地上。  2011版《简爱》电影放弃了传统上从简爱童年开始顺叙的方式,从故事中央开始叙述,结合顺叙和倒叙。这场雨夜艰难的逃离
毕啸天对任何关于他段子手生活的刨根问底都保持着警惕。  “不想暴露真实生活。”  毕啸天坐在记者对面,低头思考着,解释道,  “只想在社交平台上展示希望展现给大家的形象”。  毕啸天是清华大学化工系2014级直博生,2012级本科带班辅导员。  社交平台上,毕啸天自号“毕导THU”,  他的微博简介是——一个想当段子手的清华化工辅导员。  不过现在,“想”字已经可以去掉了,如今校领导看到毕啸天,都
拿各种材料给同学做沙发,爱滑板却不想成立滑板社,成立了colorful社交礼仪协会最后发现原来不爱,一根筋扎进非遗青年社团,棒球队里的各种撮合……不管成不成,参加社团,最重要的,是有人与你同乐,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活的幸福指数。  Q:跟我说说你大学时候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情吧,也许是和学习无关的。  王大卫:太多了!有一次,我做了一个沙发,是我自己跑到各种地方捡了很多的木头做的。当时我大二,我不但是学生
岁末年初,一股改编《南山南》的热潮席卷各大高校,歌词不仅华美灵动,而且将本校最精华、最具特色的景点、建筑等融入其中。  园子  近春园  清华大学  歌词:近春水 风雅存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属于“圆明五园”之一,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西面。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此处便是朱自清教授的名篇《荷塘月色》中的荷塘。近春园荷塘是清华园水系两湖一河之一(水木清华荷花池、近春
关于北大食堂,网上曾一度盛传“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北大食堂是全国人民的食堂”。  食色江湖  因为清华北大邻近,我时常去隔壁校园蹭课( fàn),和小伙伴慕名前往“人民公社”,最推荐的是勺园食堂,令我这名清华吃货也不禁衷心赞叹:“爱上北大食堂了,好吃的不行不行的,感觉比清华好怎么破! ”家常菜,经济菜,各地风味菜,花样繁多的糕饼点心和水果,连榴莲芒果红心火龙果都有,中秋节有月饼,端午节有粽子,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