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的有效性方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坚持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个良好方式,也是新课程倡导和鼓励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地理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综合体,既包含有理科知识特点,又涉及文科所学知识。也因此,对高一新生来说,学习要打好夯实的基础,有必要对高一地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 坚持;有效;兴趣;运用;效果;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O572.24 6,D924.13,J714.5,N945.11,B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58-01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顺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修订后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高一地理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总体来说,课前预习体现在学生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地理课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说来,有效主要是相对于预习的投入而言,是指预习的质量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符合老师和学生对积极进步的需求对高一地理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一、教师要充分重视“观察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高中地理老师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天体系统时,由于该课程的空间跨度大,涉及的学科多,因此难度较大。为了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可通过动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系统学习课程之前,给学生演示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以及其排列顺序,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总结,进而再学习地球的普通性在于其只是太阳系众多行星中的其中一颗,而其特殊性又在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存在的行星。要注意空间概念的建立,深刻领会相关的原理和规律,从多角度层次思考问题。又如,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直是高一地理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但是由于其过于抽象而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对知识点的掌握往往不够扎实。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提前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对其分布、移动规律进行观察,先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了解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其中还有3个低气压带。并且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周期性季节移动。这样,等老师在课堂上正式讲授的时候,学生由于已对这一难点知识有了初步了解,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了许多。
  二、充分培养学生学习高一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在刚刚接触高一地理课程的时候,由于其大多数的内容往往比较抽象,并且兼有文理特点,因此往往会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表现出畏难情绪。针对这一问题,在高一地理的课前预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下,通过让学生自主制作一些简易地理模型或者进行小组讨论,来提高学生对高一地理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地理,热爱对高一地理的学习,进而增强课前预习的效果,提高成绩。例如,在学习“水循环”这一知识点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沙土、石子等,在上课之前自主模拟水在地表和地下的渗透循环过程,从而引申出水在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蒸发、凝结、水汽输送、将水、下渗和径流过程。通过联系各圈层,进行水分联系,同时结合进行物质迁徙和能量的交换,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即:使自然的地理过程得以延续,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并且持续利用。这些活动在让学生热情参与其中之时,还会让学生感到惊奇、意外,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既学习到了该有的知识点,还对学习过程进行了简化,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地理老师还可以通过课前讨论的方式来强化课前预习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寒潮”这节课时,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如“512地震”,让学生们在课前自由讨论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身的体会及现的知识分析其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学生在讨论结束之后再开始系统学习地理教材中寒潮的知识点,必然会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课堂效果也必定事半功倍。
  三、注重学案的编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高一学生在进行地理课前预习的时候,经常会通篇全看,很少能够准确把握重点。因此,地理老师可以在一堂课结束后,对下一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预先进行指导,预留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有侧点的进行预习。这样学生在自主预习的时候,不仅会避免盲目预习,还能提高预习的效率。如学习《水循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思考“水圈的构成”,思考“我们所在地河流的水源补给方式及注入海洋?”“结合生活常识理解水循环的意义”等问题。在高一地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个性化、多樣化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中学习进步。避免包办和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避免对学生过分强调成绩和升学等问题。同时还应重视课前预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高中地理老师通过对课前预习有效性的改进,增强学生学好高一地理的信心,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促进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因此,对高一地理课前预习在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值得倡导!
其他文献
摘 要 崇尚礼仪、礼貌待人是一种社会公德,如果不注意礼仪,不注意礼貌就会遭到众人谴责。我们国家是一个文明古国,上至国家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讲礼仪、讲礼貌。讲礼仪、讲礼貌必须学会语言美。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反映一个人的心灵,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如果人人说话文雅,待人诚恳,尊重他人,同志之间、同学之间就会和谐,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关键词 礼仪;礼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随着素质观念的深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生活化的教育教学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获取语文知识最直接的方式,也是对语文知识的内化与吸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无法从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只有将体验、认知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将学生放在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方式和习惯,才能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该时期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离不开心理教育的渗透。因此,对小学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下文我们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具体策略展开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渗透;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O5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072-01  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
摘 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时期是习惯养成的最重要阶段,学会怎样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们受益终生,针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问题,本文将从培养阅读的兴趣,创造阅读的环境,合理安排阅读时间三个方面来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 阅读习惯;兴趣;小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192-01  “书中自有黄金屋”,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简单总结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量表的方法对于学生问题的评估做出一些自己的论述。  关键词 班主任;学生心理问题;评估  中图分类号:G635.1,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3-0045-01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世界和社会的认知也处于逐渐升华的过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进行及时的规避和疏导,
摘 要 时代的发展让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成为可能,传统文化的弘扬促逼着我们更加关注汉字书法,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又让我们必须对汉字书法的课堂作出反思和改进。书法教学的精进之路很长,但我们愿意做出探索,做出反思,做出改进,以求更好,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  关键词 汉字书法;白板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0-0164-01  在日
摘 要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忽视“写前指导”的状况,文章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指出“写前指导”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掘生活资源,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有深度、有广度,这样“写前指导”才会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写前指导;生活化;积累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7-0189-01  当下的作文教学,可谓是百家争
摘 要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和法制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小学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依据课本的要求和学生的学情,只有可行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并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8,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领会文章思想的重要手段。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205-01  小学生的阅读活动不应只是文字符号的识别过程,更是思维过程,更应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新课标中强调“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摘 要 综合来讲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特征,所以小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达成切实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可考虑就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不仅可一定程度降低小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有利于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升。  关键词 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95-01  概念类知识教学属于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