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与发展趋势r——基于WOS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来源 :山东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较高水平状态,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更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为了解国际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本研究主要以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00-2019年1805篇文献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图谱分析的方法从文献年发文量、机构发文量、作者发文量、文献高被引、作者高被引和期刊高被引来分析国际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从研究层次、关键词共词聚类和突现分析、知识演进与前沿对国际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国际教育现代化研究的年发文总量呈上升趋势但总体上文献量仍是较少;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的发文机构和作者主要集中于欧美国家;研究领域范围广、层次多,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中国对教育现代化关注度高但国际影响力较弱.受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关于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因此,应加强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共同致力于国际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双减”是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懈努力下,已取得明显进展,全省学科类培训机构在全国实现率先清零,校外培训虚火明显降温,培训机构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给予积极评价.
期刊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落实省委十三届历次全会部署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宗旨,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
期刊
第一章 总 则rn第一条 为有效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指导作用,提高教育督导针对性、有效性,落实教育督导问责制度,加快推进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督导条例》《教育督导问责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期刊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把功夫放在课前,把力量放在课中,把落实放在课后,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夯实语文学习基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成功和乐趣,方能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
近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建设推进方案》,强调要整体推进不同学段、不同类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专业教材建设,用5年时间,重点建设200种精品教材,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材系列.
期刊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期刊
面对素质教育大背景、学科教学主张及其他学科专业化培养模式的日趋完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如何有效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学科融合探究意识、提升信息化服务工作能力等都是亟待解决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小学教育学区为例,谈谈指导教师依托学区一体化信息技术学科研训平台,寻找自身短板,研学相长、共同提升的策略.
要真正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构建更为紧密有效的协同育人共同体,鼓励特色学校建设,丰富校本课程和教育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在保证课程计划和课程管理的前提下,要满足学生学足学好的需求,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依曼博士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尖锐批评道:大学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但令人欣喜的是,我国近年来陆续出版了一些深入研究和剖析大学自身的论著,如《大学的沉思》(潘懋元)、《大学的革新》(瞿振元)、《大学的精神》(刘琅)、《大学的逻辑》(张维迎)、《大学文化》(吴勇)、《找回大学精神》(董云川)、《大学管理与治理》(别敦荣)、《大学转型与发展》(宋永忠)、《大学的道德责任》(王向华)、《大学校训论析》(韩延明,徐愫芬)等,但有关“大学的格局”方面的专著,恕笔者寡闻,过去还真没有看到,
期刊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受美国教育“科学化”运动的影响,庚款留美生钟鲁斋以大学教育学科为主要平台,讲授“比较教育”、“教学法”、“实验教育”、“教育之科学研究”等课程,并在其教学实践经验和授课讲义的基础上撰成《比较教育》、《小学各科新教学法之研究》、《中学各科教学法》、《教育之科学研究法》等著作,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比较课程、课程编制、教学法、学科教学法等重要问题,使其成为近代中国教学论研究的重要理论性成果.钟鲁斋的教学论思想对近代中国教学论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今我国教学论和课程论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