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及内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平台等方面情况,分析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提出整合课程资源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养、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对策。
【关键词】高职 涉农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021-03
2015年以来,国家颁布多份文件,强调高等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推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人才的需求,高职涉农专业需要大力培养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為全面了解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职涉农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笔者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依托问卷星网络调查,对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抽取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农学与园艺类、园林类、中草药栽培技术4个涉农专业的2016级、2017级2个年级的7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农专业2个年级学生中,男生比例为57.01%,女生比例为42.99%;2016级人数比例为55.22%,2017级人数比例为44.78%;畜牧兽医专业人数比例为27.61%,农学与园艺类专业人数比例为40%,园林类专业人数比例为15.52%,中草药栽培专业人数比例为16.87%。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星调查,向学生发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网址链接。问卷共设2种题型,即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70份,670份问卷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5.71%,情况较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37.61%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5.08%的学生认为一般,而认为学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达到57.31%(见表1)。由此可知,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体现为:学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教研活动、课程改革等方面基本上还处在停滞状态;创新创业授课教师以行政教师、辅导员为主,教学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经验。
(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及内容情况。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评价,认为教材好、较好和一般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8.06%,认为教材差的学生占51.94%(见表2),这说明当前使用的创新创业教材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学生认为应结合更多的实际创业案例更新教材知识和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学生认为单调和比较单调的占比累计达到64.78%,认为内容多样化的仅为35.22%(见表3)。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还比较单一,学生认为教育内容仍以理论为主,缺乏可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缺少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接触企业运营活动的机会。
在教育内容建议方面,分别有84.48%的学生认为应多涉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85.37%的学生认为应多涉及创新创业知识培养,77.91%的学生认为应多涉及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见表4)。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希望老师多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加强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情况。在教师教学方法方面,83.88%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案例法,81.34%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73.88%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法,认为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及其他教学法的学生占比均为58.06%(见表5)。这说明当前教师的首选教学方法是案例法,其次是头脑风暴法。学生认为,应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多融入实践与体验类教学方法。在已有考核方式方面,33.88%的学生选择考试,26.27%的学生选择答辩,19.10%的学生选择考试加答辩,20.75%的学生选择平时表现考核(见表5)。这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考核方式。
(四)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相关情况。在指导教师教学满意度方面,学生对现有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教学非常满意、较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为43.73%,比不满意低12.54%,说明参与调查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不满意(见表6)。对于受欢迎的教师类型,56.72%的学生倾向于由成功创业者来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可见大多数学生更希望由创业成功的人员来授课,希望借由他们分享的成功创业经验,为自己将来创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情况。在对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满意度方面,学生认为很好、较好和一般的累计占比为60.44%,有39.56%的学生对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不满意,说明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仍需要拓展升级。在对校内实践平台的选择中,有37.61%的学生选择创客园,30.45%的学生选择创业社团,17.16%的学生选择网络创业平台,14.78%的学生选择创业工作坊,说明创客园、创业社团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平台。具体数据见表7。
三、对策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高职涉农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多不足的地方,如重视程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需要更新、指导教师满意度不高、实践平台需要升级完善等。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解决。
(一)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育内容。高职涉农专业可通过整合多方面课程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是在公共课程中合理穿插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如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水平;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切实实现课程育人;三是利用互联网遴选一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程,增加创新典型案例、创造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章节学习;四是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范围。此外,要严把教材关,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编写优质、适合涉农专业使用的优质教材。 (二)完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方面,高职涉农专业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实践与体验类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即把实验实训课程以项目的方式分配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实验实训内容撰写项目计划书,预测项目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项目的可行性等,最后形成总结报告。整个实验实训项目集岗位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学习于一体,既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能锻炼创新创业所具备的一些能力。另一方面,應积极探索新的考评方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完善并推行与时俱进的考评制度。
(三)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是较为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一批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由此,高职涉农专业应注重创新创业教师的培养,一是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企业实践机会,增强教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是聘请知名企业家等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举办培训讲座,或者给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配备企业导师,持续提高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指导能力。
(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针对学生对校内实践平台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应继续加强创业社团的管理与培养,加强创客园、创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拓展创业实践平台,吸引校友、企业家的资金扶持;开展创业项目申报评比与评估,扶持有创业前景的项目,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创业实践,体验市场调研与评估、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总之,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人才的需求,高职涉农专业应大力培养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但要高质量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将涉农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清香,丁时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J].机械职业教育,2019(4).
[2]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3]杨羽,王兵,杨东林.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4]李琼,裴丽.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建政府、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一体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YJJ1726)
【作者简介】陈建红(1974—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果树生理;蒋飞燕(1983—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比较文学。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职 涉农专业 创新创业教育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1-0021-03
2015年以来,国家颁布多份文件,强调高等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推动就业,拓宽就业渠道。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人才的需求,高职涉农专业需要大力培养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為全面了解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职涉农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笔者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依托问卷星网络调查,对高职涉农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抽取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农学与园艺类、园林类、中草药栽培技术4个涉农专业的2016级、2017级2个年级的7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农专业2个年级学生中,男生比例为57.01%,女生比例为42.99%;2016级人数比例为55.22%,2017级人数比例为44.78%;畜牧兽医专业人数比例为27.61%,农学与园艺类专业人数比例为40%,园林类专业人数比例为15.52%,中草药栽培专业人数比例为16.87%。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星调查,向学生发送“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问卷”网址链接。问卷共设2种题型,即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发放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70份,670份问卷全部有效,有效回收率为95.71%,情况较好。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37.61%的学生认为学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5.08%的学生认为一般,而认为学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达到57.31%(见表1)。由此可知,多数学生认为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体现为:学校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教研活动、课程改革等方面基本上还处在停滞状态;创新创业授课教师以行政教师、辅导员为主,教学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经验。
(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及内容情况。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评价,认为教材好、较好和一般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48.06%,认为教材差的学生占51.94%(见表2),这说明当前使用的创新创业教材不能满足授课需要。学生认为应结合更多的实际创业案例更新教材知识和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学生认为单调和比较单调的占比累计达到64.78%,认为内容多样化的仅为35.22%(见表3)。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还比较单一,学生认为教育内容仍以理论为主,缺乏可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缺少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和接触企业运营活动的机会。
在教育内容建议方面,分别有84.48%的学生认为应多涉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85.37%的学生认为应多涉及创新创业知识培养,77.91%的学生认为应多涉及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见表4)。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希望学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希望老师多传授创新创业知识、加强创新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
(三)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情况。在教师教学方法方面,83.88%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案例法,81.34%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73.88%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研讨式教学法,认为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法及其他教学法的学生占比均为58.06%(见表5)。这说明当前教师的首选教学方法是案例法,其次是头脑风暴法。学生认为,应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多融入实践与体验类教学方法。在已有考核方式方面,33.88%的学生选择考试,26.27%的学生选择答辩,19.10%的学生选择考试加答辩,20.75%的学生选择平时表现考核(见表5)。这说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统一的考核方式。
(四)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相关情况。在指导教师教学满意度方面,学生对现有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教学非常满意、较满意和基本满意之和为43.73%,比不满意低12.54%,说明参与调查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教学不满意(见表6)。对于受欢迎的教师类型,56.72%的学生倾向于由成功创业者来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可见大多数学生更希望由创业成功的人员来授课,希望借由他们分享的成功创业经验,为自己将来创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情况。在对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满意度方面,学生认为很好、较好和一般的累计占比为60.44%,有39.56%的学生对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不满意,说明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仍需要拓展升级。在对校内实践平台的选择中,有37.61%的学生选择创客园,30.45%的学生选择创业社团,17.16%的学生选择网络创业平台,14.78%的学生选择创业工作坊,说明创客园、创业社团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创新创业校内实践平台。具体数据见表7。
三、对策分析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高职涉农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较多不足的地方,如重视程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需要更新、指导教师满意度不高、实践平台需要升级完善等。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解决。
(一)整合课程资源,丰富教育内容。高职涉农专业可通过整合多方面课程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是在公共课程中合理穿插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如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水平;二是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切实实现课程育人;三是利用互联网遴选一些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程,增加创新典型案例、创造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章节学习;四是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范围。此外,要严把教材关,积极组织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编写优质、适合涉农专业使用的优质教材。 (二)完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方面,高职涉农专业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实践与体验类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即把实验实训课程以项目的方式分配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实验实训内容撰写项目计划书,预测项目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项目的可行性等,最后形成总结报告。整个实验实训项目集岗位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课程学习于一体,既能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又能锻炼创新创业所具备的一些能力。另一方面,應积极探索新的考评方法,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完善并推行与时俱进的考评制度。
(三)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是较为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一批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由此,高职涉农专业应注重创新创业教师的培养,一是要加大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增加教师企业实践机会,增强教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是聘请知名企业家等创业成功人士来校举办培训讲座,或者给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配备企业导师,持续提高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指导能力。
(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针对学生对校内实践平台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应继续加强创业社团的管理与培养,加强创客园、创业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校企合作,拓展创业实践平台,吸引校友、企业家的资金扶持;开展创业项目申报评比与评估,扶持有创业前景的项目,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创业实践,体验市场调研与评估、经营管理与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总之,为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工作人才的需求,高职涉农专业应大力培养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但要高质量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台阶,将涉农专业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清香,丁时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 [J].机械职业教育,2019(4).
[2]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3]杨羽,王兵,杨东林.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4]李琼,裴丽.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建政府、大学与中小学的协同一体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高职涉农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YJJ1726)
【作者简介】陈建红(1974—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果树生理;蒋飞燕(1983— ),女,硕士,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比较文学。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