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不良行为的表现及教育对策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twan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的特殊教育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在特殊孩子身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良行为,如偷盗别人钱物、打架、抢包、出手“阔绰”、举止“大方”、好吃懒做、一味的调皮捣蛋、损坏公物等。聋生这些不良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令人关注、令人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及时发现潜伏在他们身上的危机,分析其特点及成因,因势利导,寻找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途径。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我认为聋生现有的不良行为具有以下特点:①多样化,是指不良行为形式的多样性:有偷盗性、破坏型、调皮型、好吃懒做型等多种。②团伙化,是指不良行为性质的非法性。他们做坏事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是分工合作的不法结合,如偷盗型,有放风的、有撬门的、有消赃的。③现代化,是指不良行为技術的智能性,他们作案的工具往往利用现代智能化的工具做坏事。④组织化,是指不良行为层次的阶梯性。以前聋哑人的不良行为大多属于个人行为,无组织无预谋,而现在聋哑人多有一定的组织,有头头脑脑,有各“职能”部门,分工较细,组织严密。聋生不良行为的多样性、复杂性、社会性决定了其成因的多面性,综合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不良的家庭教育是聋生不良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
  家庭是形成个性品质的基地。我们通过家访调查发现导致聋生其不良行为的家庭因素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父母“放纵型”。有些家长自身文化水平和素质修养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感觉无从下手,只好不管不问,任其发展,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使部分聋生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行为的对与错。②家长“厌恶型”。有极少数家长厌恶卑视自己的孩子,认为他们是家庭的累赘,对他们态度生硬,过分控制经济,稍不如意即或打或骂,致使他们缺家庭温暖,父爱和母爱,他们为了满足自身欲望而做出各种坏事。
  二、自身不良心理是聋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
  由于生理缺陷,限制了其道德认识水平的发展,聋生道德认识水平大多处在道德表现的感性认识阶段,道德观念和道德意识薄弱,致使聋生形成了诸多不良心理,这是造成聋生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这些不良心理表现形式为:①“好胜”心理。部分聋生喜欢表现自己,夸耀自己,总是以为自己比别人“强”,你不敢干我敢干的不良好胜心导致聋生出手“阔绰”,买大把零食,“大方”地分给其它同学,当自己没有钱时就去偷抢,进而走上犯罪的道路。②报复心理。个别弱小的聋生受到别人欺负或自己的东西被偷,从而产生欺负更小同学或以偷他人财物为还击的不良心理想法,这种不良心理现象产生的不良行为在聋生中最为普遍。
  三、不良的社会环境是聋生不良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
  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聋生也不例外,他们走出家庭和校园,面对的是缤纷而又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社会大环境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对青少年施加有形与无形的影响和作用。目前在社会大环境中,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相称的不良文化现象乃至丑恶现象,诸如一些内容不健康的出版物和音像制品对色情、凶杀和暴力的渲染,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愚昧歪理邪说,低级庸俗的商业和街头文化,互联网上传描的有害信息以及社会变革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都对聋生产生负面影响,损害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使一部分聋生走向犯罪。另外,公安机关对聋生犯罪打击的力度不够,由于语言障碍,对聋人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执法机关问不明又打不得,加之对残疾人的怜悯仁慈,一放了事,从而使聋人认为这种宽容和怜悯是对他们的无奈,无形中纵容了他们的违法行为。
  四、教育管理不“力”也是造成聋生不良行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从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来讲,对特殊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都有不同程度的片面认识,另一方面,特校的学生管理还未进一步细化分工,有些学校还未把学生管理提到一个重要位置,未设立专门的科室或部门而是采用教导处兼顾学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时间。这也是聋生不良行为形成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聋生的不良行为,是一种腐蚀剂,它会使他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从而成为社会的包袱。做为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观念,对聋生不良行为溯其源,断其流,积极引导,循循善诱,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聋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使他们养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行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认为对聋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榜样引行,重在正面教育
  聋生心地比较单纯,可塑性强,不同的引导会使他们形成不同的行为,做为教育工作者,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如一次学校食堂煮得米饭有点欠火,学生们把米饭倒得满桌都是,弄得食堂工作人员束手无策,非常尴尬,值周老师赶到后,打了米饭吃,且津津有味。值周老师的这一举动的作用就说明我们教育者的榜样作用是最为关键的、最为直接的。其次,在学生中树立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榜样,不时时机地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2.活动导行,重在感悟内化
  少年儿童天真烂漫,喜欢参加有趣的活动,做为教育者,我们要充分抢占学生不良行为的空间,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自己行为的真善美。如举办以“爱护公物,保卫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黑板报比赛、小品表演比赛等,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填补学生的思想空间,祛除不良行为滋生的温床,同时也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了教育,把良好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言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如在一次漫画比赛中,一名五年级聋生的作品内容为:一个画面上,骄阳似火,一位老人挥汗如雨正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另一画面上,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个学生手拿纸扇,双脚翘在课桌上在悠闲地吃雪糕。两个画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漫画展出后,不少聋生露出了羞愧的神色,有的还伸出小手指指责画面上吃雪糕的同学不好,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摘 要:教学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好的教学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掌握这种艺术的人,在自己享受美的同时,也把这种美传递给更多的人。本文从教学艺术的不同角度探究物理教学的美,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艺术  好的教学就是一项艺术,好的教学本身就是在创作艺术,好的教学艺术让师生共同沐浴在美的情境中,对师生都是一种享受。它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和公式的简单应用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激发了学生想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热情。  重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及应用。  难点: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方法——错位相减法。(根据Sn特点乘以公比q造成错位
摘 要:当前农村语文教学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中,直接困扰语文教学的开展和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使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得以落实,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就农村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加以分析研讨,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师;学生;学习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摘 要:本文通过列举日常教学中的实例,从四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促进创新数学教学提供条件和借鉴。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平台,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虚幻为现实,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观念。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在英语教育的课堂上,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好的平台;我们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活跃起来,因为老师们要明白素质教育不是提高一小部分学生的素质;但是上课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课下的训练也必不可少。  关键词:加强;高中英语;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已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研究课题,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要求详细分析,结合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在校本培训的需求结构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校本培训的优势构建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内容和校本培训活动设计的流程图,为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校本培训的实施提出了详细说明,最后叙述了论文研究的局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