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经胶质细胞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的作用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7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小神经胶质细胞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s,CNM)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11例湿性AMD,利用其手术切除的CNM,石蜡包埋后切片,分别用抗HLA-DR抗原、CD 45、CD 68的抗体对小神经胶质细胞进行免疫染色。同时用抗CD 68抗体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对CNM进行双重免疫染色。

结果

在炎症活跃的CNM中,可见大量阿米巴样小神经胶质细胞,胞体肥大,突起短小,并可见新鲜出血。在炎症非活跃的CNM中,可见分叉较多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胞体小、突起呈细长的结节状且数量多。双染的结果显示VEGF主要表达在小神经胶质细胞。

结论

小神经胶质细胞存在AMD病程的各个阶段,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是该病的重要病理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比阿培南与美罗培南对丙戊酸(VPA)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住院期间因症状性癫痫并发感染联用VPA和比阿培南或美罗培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纳入比阿培南组和美罗培南组。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用药情况,比较2组患者联用抗菌药前后的VPA血药浓度、癫痫发作情况以及临床处理措施等。 结果 共纳入79例患者,其中6例曾间
期刊
@@
目的评价内源性眼内炎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内源性眼内炎12例(12只眼)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2~75岁,平均(53.67±3.09)岁,男8例(66.67%),女4例(33.3%)。右眼8例(66.67%),左眼4例(33.3%)。9例(75.00%)伴全身疾病,5例(41.67%)玻璃体培养得到阳性结果,2例首次就诊时误